生活如此多的苦难,为什么活着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富贵的本是地主家的少爷,因嗜赌成性,败光了家产,气死了父亲。因为妻子的不离不弃,他决定发愤图强。
母亲生病,他去求医中时被抓了壮丁,加入了国民军,后被解放军俘虏,回到家乡后,发现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因病不幸变成了哑巴。
本以为苦难已经过去,可以安安心心的过日子的了,然而真正的悲剧才开始上演。
家珍患有软骨病干不了重活;儿子去给县长夫人献血,抽血过多而死;
女儿凤霞嫁给了偏头二喜,生产的时候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
女儿凤霞死后三个月,妻子家珍也因病去世;
女婿二喜,在工地被两排水泥板夹死;
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被活活撑死。
读了这本书,不禁想到:富贵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余华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而富贵在经历了所有亲人一个个死去之后,仍然活着。没有怨天尤人,平静轻松的接纳了生活所给予的一切。他让我们明白了:活着本身,就是意义。这是一场人与命运之间的较量,生活的苦难与生命无关,命运无法被个人所掌握,但生命的意义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张艺谋拍《活着》,改编费高达25000元
余华偶然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于是,就有了《活着》,余华写《活着》的时候,边写边哭,他说,好的创作者,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
1993年,余华来到北京,专心写作,只凭借400元的稿费度日。这时候已经成为享誉国际的大导演张艺谋找到了余华,想改变他的《河边的错误》。
这么好的事余华当然是求之不得了,立马答应了下来,还顺便推销了自己的新作:“这是我新写的小说《活着》,您要不要也看看?”
第二天一大早,张艺谋就再次来到了余华的出租屋:“我一宿没睡,一口气看完了这部小说,写的太好了!我决定要拍《活着》!”
张艺谋一口开出了25000元的改编费,把余华吓得不轻,要知道他一个月才400块的稿费,这么一大笔钱,简直实在做梦。
为了表示诚意,张艺谋预付了余华20000元,余华夫妇看着那一堆钱,翻来覆去数了好几遍,夜里睡觉的时候把钱放到枕头底下,激动的好几天睡不着觉。
读《活着》,你会更加明白,生命的意义
电影《活着》上映后,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男演员奖,而小说也在电影的带动下火速窜上各大书店的销售排行榜,一举打破了纯文学的销售记录,一年版税就高达1550万。
不仅在中国,《活着》还被翻译成了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日文等在国外出版,并在1998年获得了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活着》在美国出版十年后,每年依然可以轻松卖掉4000册;在西班牙,第一年出版就加印了4次。《活着》在国内外斩获数十个大奖,至今销售超过2000万册,每年仍在以300万册的速度增长。
莫言评价余华:余华的书少我一半,但影响力大我一半。以后我要好好对待我的作品,不要写些可发不可发的东西。
《活着》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曲折的情节,没有刻意强调苦难,没有用眼泪来博取你的同情,而更像是一个历经世间沧桑却仍然对世间保持暖意的人,给你讲着柴米油盐。听完后让人觉得既悲哀又庆幸。最后可能也只余一声叹息,好死不如赖活着。
每个人都会有某些时刻觉着生活不易,而读完《活着》,你更能明白,生命这两个字的意义。
《活着》珍藏版只要28元,一杯咖啡的钱,让你坦然面对生活的苦难,乐观的活着。
《兄弟》《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除了《活着》以外非常有名的代表作。《许三观卖血记》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
有人说,《活着》是希望摧残了人,《许三观卖血记》是生活的欲望捍卫了尊严。
《余华作品集》包含以上四册,原价142元,现头条好物做活动只要88元,就一顿饭钱就可以带回家好好享受一场真正的精神洗礼,戳下方【去看看】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