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刚反唐》这部小说,在传统市井文学作品中,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虽说老乐从小对这部书有所接触,但直到今天,本人也依旧不是很理解这部书的书名,不知道有多少人跟老乐有同感——小说中的薛刚,明明是效力于大唐中宗李显,他反的明明是武则天的周,拥立的才是大唐,可为什么要叫薛刚反“唐”呢?难道叫薛刚反周,或者薛刚反武不可以吗?因此,老乐对这个说法也算是百思不得其解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查找资料的机会越来越多,老乐找到了一些薛家后代,也就是薛仁贵的孙子,薛嵩反唐的资料,因为他效力于安史之乱士气的安禄山,所以那是地地道道的“反唐”,当然,在后来薛刚又重回大唐怀抱,为平定安史之乱也贡献过自己的力量,但这难道就是薛刚反唐的原型吗?有人说,薛刚的历史原型就是薛嵩,对于这一点,老乐也无法认同。
因为薛刚的故事,完全就是传统小说,特别是家将系列袍带书的一贯套路,再结合唐朝的历史背景,彻底架空历史,杜撰出来的一个内容。因为薛刚的得名就非常“小说化”,他的父亲薛丁山和母亲樊梨花(这二位也是虚构的小说角色,历史上没有他们),生下了四个儿子,分别以“勇猛刚强”取名,所薛刚行三,就这么简单。而无论是勇猛刚强,还是龙虎彪豹,亦或是金银铜铁等名头,都是小说中最常见的兄弟取名方式。从这个角度上说,前辈艺人在创作薛刚这个人物的时候,可能根本都没考虑过后来的故事,只是按照套路,随便定名而已。但是,因为薛家将的故事太受欢迎,所以为了保证小说的延续性可以更好地迎合市场,才有了薛刚反唐这个故事,与历史上真实的薛嵩反唐基本没有什么瓜葛,如果有,也只能算是巧合。不见得是小说作者经过考证后,自信研究出来的,因此,《薛刚反唐》这个名字,恐怕都是一种牵强附会的信手拈来而已。
因为这段故事源自于所谓的《说唐》系列,但这个系列也并非是一人所著,而是几百年前,一代又一代的续书出现后,被一些有想法的书上,绑定在一起,重新包装的结果。所以,薛刚的故事充其量算是《说唐》系列小说的一部分,而明清小说家又特别擅长“借题发挥”,这才有了《薛刚反唐》的故事,以及这个老乐至今看来,仍然是不伦不类的书名。但抛开这些背景,单纯就小说的故事性来说,自从问世以来,还是很受大家关注与欢迎的,因为薛葵这个角色塑造得太深入人心了。薛葵可以说是整个薛家将中最厉害的人物,一对擂鼓瓮金锤加上天赋异禀的神力,找不到任何对手,而明清这种类似的小说里,力大无穷的用锤大将,往往都是最好刻画也最终以出彩的,这一点在《薛刚反唐》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因为大家在评书小说中经常看到的一个超级天团组合,四猛八大锤,很可能最早就源自于薛刚反唐。
这八大锤当中,最早出现的自然是金锤将薛葵,以铜锤将武广,也就是后来才露出真实身份的秦琼的后代秦文。正是因为当时秦文身份不明,反而被武三思养大,成为了武周的大将武广,因此,薛葵与武广的这场大战必不可少。然而这种精彩的强强对话,必须要赋予更多的戏剧性,才能让人印象深刻——话说庐陵王李显因为拒绝了母亲武则天捉拿薛刚的圣旨,气得武则天大怒,要斩杀李显。而李显膝下的两大驸马,也就是薛刚的侄子薛蛟和儿子薛葵,立刻赶往洛阳去就岳父,途中认识了出来打猎的武广,武广跟这对兄弟惺惺相惜,由于薛蛟薛葵当时化名为丁蛟丁葵,所以武广也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三人别结成兄弟,丁蛟老大,武广行二,丁葵最小是三弟。说来也有趣,这哥仨没一个真名,区别就是薛蛟薛葵是主动隐藏姓名,秦文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但即便如此,小英雄们的感情是真的,这也为他们后来的决斗,埋下了一道“残酷”的伏笔。
结果等到李显被开刀问斩那天,薛葵二话不说,抡锤杀进法场,击杀刽子手,救下岳父,并且报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正是武周朝廷捉拿的“反叛”之子,武广也就没有任何退路的,只能跟义弟决斗了。这时,庐陵王在大女婿薛蛟的保护之下,躲进了依旧在世的程咬金府中,脱离了危险,只剩下薛葵与武广的精彩对决了,两位大锤小将,一个用金锤,一个用铜锤,四锤相交,震天动地,嗡嗡作响,只打得周围看热闹的人替双方都揪心不已,如此青年才俊,伤了谁都不好,武广的绰号叫金臂二郎,可见他的力气不输给金锤将薛葵,这时,知道秦文真实身份的伍通,不想让两大重量之后受损失,但在当时又无法说破彼此的身份,便只能以担心武广受伤为名,鸣金收兵,将他叫了回来。武广虽然不情愿,但也不敢违反将令,可这样一来,让杀得兴起的薛葵非常不开心,便狂追不舍,杀进了皇宫内院。
由于金锤小将如天神下凡,实在太过勇猛,武周朝中除了武广外,其他人根本没有能力抵挡,便只能大门紧闭,不敢出战。这样一来,薛葵更加郁闷,就像个无处发泄的猛兽一般,排山倒海东砸西震,最后竟然差点用大锤,砸开了午朝门。锤震午朝门的故事,也作为《薛刚反唐》的经典内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应该说,这些故事当然都是后人杜撰出来的,而且老乐在一开始也结合历史,对这些内容作出了粗浅的分析,可是在民间,薛刚的影响力,一定远远大于历史上的那位薛嵩。其实,通过这里也能证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虽说小说是虚构的,但正因为大量历史演义虚构小说的存在,让更多的普通人得到了接触历史的机会,而这其中的一部分人,对历史产生了兴趣,进而研究起了更深层次的史料。举个最通俗的例子,如果没有虚假的薛刚的故事,又有多少人会在意历史上那位叫薛嵩的将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