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才能上,刘娥不输武则天;在品性上,则要胜过武则天和吕后。
文 | 与归 编辑 | 小豆
精美的服装,亮丽的色彩,一张张洋溢着青春与活力的脸,一个个从课本里跳出来的名字:晏殊、欧阳修、范仲淹……那是一个文人士子的时代,也是一个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时代。
《清平乐》算是自疫情爆发后,第一部走进大众视野的电视剧。追到十几集,给我的感觉,其气质真的不像是原著小说《孤城闭》,仿佛是为“清平乐”三字量身打造:清净如水、平平淡淡、朴素安乐。
在这部剧中,有一个只活了5集的女人,她就是章献明肃皇后刘娥。我们在剧里只看到了她的晚年,可实际上,她的前半生才叫传奇无比、精彩绝伦。
宋真宗刘皇后图
不幸的童年
公元969年,在川蜀大地,一个女娃降生了。她的命运正如那个战乱纷飞的时代一样,大起大落。
这个女娃叫刘娥,后来成为大宋第一位垂帘听政的皇太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四字谥号皇后(在此之前皇后谥号为两字)。此外,更牛的地方在于,她是唯一一位敢穿天子衮服、但又不称帝的皇太后。
聊刘娥前,有必要先交代一下她的出生背景。
刘娥出生的这一年,华夏大地四分五裂、群雄逐鹿。这一年,在乱世中以“黄袍加身”出道的赵匡胤已经四十有二,距离他的公司大宋集团上市,也已经过去了9年。赵匡胤一边忙着亲征北汉,开拓北方市场;一边命手下在荆湖地区做物资调配,准备灭南汉。
那个时候,后蜀也刚刚被北宋灭亡不过五年。刘娥的父亲刘通,就是赵匡胤手下的一位将领,官拜虎捷都指挥使。当时蜀地刚被平定,需要人去治理,赵匡胤便派刘通去四川做刺史。于是,祖籍山西的刘娥,就成了出生在天府之国的川妹子。
按说,刘娥一出生就拿了一幅不错的牌,好歹也算是个官二代。她的爷爷更是在后晋和后汉朝做过右骁卫大将军,说是官宦世家都不为过。但命运就是要捉弄一下刘娥,她的川普还没学会,父母就双亡了。一下子,她从铂金段位掉到了青铜,被寄养在姥姥家。
孩子一旦没了爹娘,成长便成问题,比如不好好学习、叛逆,纹身、抽烟、烫头等等。当然,宋朝没有那些东西,但是小刘娥的童年很不幸,小小年纪,她就成了歌女。好在刘娥的天赋不错,不仅唱歌动听,乐器也很擅长。这为她此后的时来运转,埋下了一个伏笔。
流离的青春
在那个时代玩艺术,不像现在的娱乐圈,地位其实很低,也挣不了几个钱,算是下九流。孤苦伶仃的刘娥,很想找一棵大树,便早早嫁给了一位名叫龚美的银匠。龚美这个人,也不甘于做小镇青年,结婚后带着老婆便来到了当时的超一线大城市——京师汴梁。
京城,自古以来都不是那么好混的,前朝人便有诫语,“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志大才疏的北漂青年龚美很快混不下去了,他看看自己周围,发现穷得只剩老婆了,于是便萌生了一个想法:卖妻。
刘娥万万没想到,丈夫带着自己出来闯荡,最后干的职业却是人贩子,而且第一单卖的就是自己。刘娥心碎了,但没办法,同样一无所有的自己,也只能听凭丈夫摆布。爱情不是你想卖,想卖就能卖,但老婆可以。
本来,刘娥以为自己的命运要从青铜跌到废铁了,但所谓“祸兮福所倚”,来买她的人不一般。这个人叫张耆,他是韩王赵元休的指挥使,于是就把刘娥献给了韩王。韩王一见这位才貌双全的落魄女子,便爱上了。
这是一笔影响大宋王朝的交易。这位韩王,便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三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皇帝宋真宗。刘娥,一下子又从废铁升到了钻石!
刘娥时来运转,韩王也很快成了太子。刘娥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就是父母在世,估计也要替她高兴。不过很快,一盆冷水泼了下来。
有一天,赵光义发现太子面容憔悴、无精打采,招来太子乳母一问,原来是家里养了个小妖精。再仔细一打听,堂堂大宋太子竟然是和出身卑微的、连个爹妈都没有的歌女厮混,差点气晕,把太子招来大骂一顿,让他把刘娥赶出去。
不得已,太子只好忍痛割爱,但他留了一手,明着是把刘娥扫地出门,背地里却将她安置在当初的“中介”张耆家中。等到赵光义驾崩后,登基做了皇帝的赵恒(曾用名赵元休)又光明正大地把刘娥接了回来。
进阶的妃子
据史书记载,刘娥到了后宫,并不像现在宫斗剧里演的一样,明争暗斗、历经一番腥风血雨才坐上皇后宝座,而是凭借人品和运气。在后宫,她为人很低调,和当时的郭皇后以及其他嫔妃相处非常融洽,比如她的好朋友杨淑妃,后来也受到了她的提携贵上加贵。
想来一是因为自己没有娘家人,没有倚靠;二是出身卑微,也不敢和那些“关系户”娘娘争。但正是因为她的不争,使得她没有成为强势妃子的对手,刘娥先是被封为四品美人,接着晋升修仪、德妃,一步一步向着第一夫人的位置靠近。
公元1007年,在宋真宗登基整整十年后,郭皇后驾崩了。后宫第一把交椅的位置便空了出来。大宋集团董事长想提名刘娥来做老板娘,但是诸如寇准、李迪、向敏中、王旦等大董事都不同意,这事儿便搁了下来。
郭皇后驾崩后,除了老板娘位置悬空,赵总还有一块心病,就是他一直没有儿子。一直到1010年,赵恒宠幸了刘娥的一个侍女李氏,这个侍女很争气,生了个大胖小子。刘娥得知后,心里一慌:坏了,难道侍女要爬到自己头上?
不过,转念一想,她有了一个惊天计划:把李氏的儿子据为己有,这不就是一个核心项目吗?有个这个项目,再和皇上和大臣们谈判,不就有了底气吗?皇后宝座也就是自己的了。
敢想敢干,刘娥也就脱颖而出。公元1012年,也就是大宋大中祥符五年,43岁的刘娥被册封为皇后,成为大宋集团的老板娘,天下第一夫人。
但也正是因为借子上位,她被后世的文艺创造者写成了一位“奸妃”。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狸猫换太子》,更是将其在民间的印象定得死死的。
临朝称制的太后
公元1022年,宋真宗驾崩,遗诏里又这么一句话,“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于是,大权早已在握的刘娥便名正言顺临朝称制,辅佐幼帝。她斗权臣、平党争、终天书(一项宋真宗发起的、持续了十余年的劳民耗财的迷信活动)、发交子。
是的,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纸币,便是出现在刘娥当政时期。公元1023年,刘娥下旨在她的老家成都设立“益州交子务”,由京都朝官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这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达到一个高潮的标志性事件。
著名史学家司马光评价刘娥称,“章献明肃皇太后保护圣躬,纲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抚中外,于赵氏实有大功。”《宋史》总结她的政绩为,“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胡适评价她称,“章献刘后乃是宋史上一个很有才干的妇人。”
如今我们回看悠悠几千年历史,宋朝可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女性地位最高的朝代之一。有人统计,在两宋时期,垂帘听政的皇太后,竟然达到了9个,而两宋的皇帝,加起来也不过18位。
不仅太后厉害,宋朝还有很多女子传奇故事。比如佘老太君、穆桂英、杨家女将、女词人李清照等等,就连梁山108好汉里,也有几位女性。虽然文艺作品里有不少演绎的成分,但是女性角色在宋朝的活跃,是不争的事实。
而在这些传奇女子当中,刘娥毫无疑问是传奇色彩最浓、也最真的那一位。
被忽视和误解的历史人物
从我们所处的时代看,刘娥的知名度,远远不如武则天和吕后,甚至不如慈禧以及很多在清宫剧里出现的太后。而对其有点印象的人,也基本停留在《狸猫换太子》里的那个坏皇后的印象上。
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尤其是影响了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的大人物,除了生活化的私德,还要看她做的那些公事。老实说,在才能上,刘娥不输武则天;在品性上,则要胜过更知名的武则天和吕后。后面这两位的无情和狠辣,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民间传说,都令人惊悚。
刘娥不像武则天和吕后那么滥杀,哪怕是那些反对她的人,比如寇准,也只是被关在牢里。她病重之时,当年那些反对她的人,更是都被大赦复官。她虽饱受苦难,但却心志不残。
刘娥有没有权力欲望?当然是有的。比如坚持以天子服行太庙祭祀之礼,这就是一种僭越,但她最后还是守住了那一步。
刘娥有没有私心?当然也是有的,比如把别人的儿子据为己有,但她又没有害过仁宗生母,不像吕后对戚夫人那般用尽毒刑。
卧病在床的刘娥与宋仁宗就“生母问题”对话。
从刘娥的进阶之路来看,的确不乏运气成分,比如好巧不巧,渣男龚美把自己卖给了当时的大宋第一潜力股赵元休;比如好巧不巧,偏偏是她的侍女怀了龙种。这些都成为她进阶之路的重要基石。
但是,机会是一回事,能否把握住并利用好机会,则是另一回事。当一些苦难化为前行的动力和能力的时候,福祸便可以相互转换。有宋一朝,纵览当权帝王或垂帘太后的政绩,刘娥绝对可以排在前面。甚至可以说,她比大多数皇帝都能干。
究其原因,我倒是想起了在《清平乐》里,王凯饰演的宋仁宗在和商贾家庭出身的女子陈熙春话别时,曾念过一句诗:“始之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仁宗自己都感叹,“我这辈子所见事物,恐怕不及此女一二。”
刘娥之所以能够在千千万万女子中脱颖而出,成为皇后,后来又成为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可能恰恰在于,她不同于那些养在深闺的大家闺秀,她从小吃过很多苦,走过很多坎坷路,阅尽人间冷暖,尝过种种苦辣辛酸,这些经历和感知,都构成了她的个人能力和品质。
来源|南都周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