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世民把老爹撵出太极宫,彻彻底底的坐稳皇位之后,他终于把目光投向了已经蹂躏大唐十几年的东突厥。从此,开启了大唐连续100多年的对外战争(用现代眼光看,这叫统一战争)。
不过在讲打东突厥之前,我们还是要先稍微回顾一下之前讲过的突厥历史,以免大家忘记。
隋朝建立之后,在隋文帝杨坚连续20年的暴击之下,那个不可一世的突厥,被打成了两截——西突厥和东突厥。
后来东突厥又遭到了隋朝一系列的摩擦,无奈之下,原来嫁给东突厥大可汗的北周大义公主,只好认贼(杨坚)做了干爹。
后来这个干女儿不太老实,杨坚就设计来了个大义灭亲。然后,他又把同宗室的义成公主,嫁给了东突厥的老二突利可汗,并给突利可汗了一个新版身份证——启民可汗。
公元601年,杨坚让杨素帮助启民可汗北征(篡权),一路上所向披靡,很轻松的干掉了东突厥的老大,让启民可汗当了老大。
公元609年,启民可汗跑到洛阳朝见了一次隋炀帝杨广,不久之后就挂了。他的儿子始毕可汗继承了汗位,然后又娶了他的小妈义成公主。
刚开始,始毕可汗对隋朝也是跟孙子似的毕恭毕敬。但是,在杨广这位败家子的英明领导下,始毕可汗开始把毕恭变成了逼宫。
公元615年,杨广三征高句丽全部失败之后,又到雁门溜达了一圈,结果差一点被这位小舅子给阴死。从此,突厥和中原王朝就彻底闹掰了。
随后,始毕可汗便把大隋当成了自动取款机、兼人力资源储备库、兼青楼。家里缺钱了,来隋朝抢点,家里缺劳动力了,来隋朝抢点,家里缺女人了,还来隋朝抢一点。
公元617年,也就是李渊在晋阳起兵的那一年,始毕可汗的小日子达到了历史的巅峰。他把在马邑造反的刘武周,封为了定杨可汗,把在宁夏造反的梁师都,封为了大度毗伽可汗。
接着,他还连忽悠带吓的让李渊称了臣(李渊是以隋朝臣子的身份称臣的,不过也有说,李渊当皇帝之后也称臣了),并和李渊签订了劳务合同“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
公元618年李渊进了长安,当了皇帝之后,就给突厥送去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美女啥的。但是,按李渊那狡猾的德性,大概率是没有完全按照劳动合同执行。
于是乎,第二年,始毕可汗就和梁师都、刘武周一起,准备武装上访袭击太原。但是,这哥们命比较背,带着大军溜达到半路,就被天给收了。
接替他位置的是其二弟俟利弗,号称处罗可汗。处罗可汗又娶了他小妈兼大嫂义成公主。不过,处罗可汗比他哥命更背,当了一年老大就挂了。义成公主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个软蛋,便让小叔子阿史那咄苾继承了汗位,号称颉利可汗。
颉利可汗按照惯例,又娶了自己的后妈、兼大嫂、兼二嫂义成公主,并封了自己大哥始毕可汗的儿子什钵苾为突利可汗(和他爷曾经的名号一样),让其坐镇东突厥的东部。这关系有点复杂,画个图吧。
颉利可汗比他老哥的野心更大,一上台就开始和唐朝互砍,一年砍好几次,不过两边互有输赢。
公元624年,李渊不知道咋滴被东突厥打蒙了,突然脑子一发热,想要把首都从长安迁到襄阳,还派了几个大臣去实地考察。
幸好,李世民和一群文武大臣脑子还算正常,就给制止了。李渊冷静下来之后,也觉得迁都太傻叉了,于是就怒了,又恢复了当初因为天下平定而撤销的十二军,重新选拔精锐,准备和突厥大干一场。
结果,还没干几架呢,玄武门之变就发生了。
公元626年8月,也就是玄武门之变后的两个多月,颉利可汗便亲率10万大军直接杀到了长安城下。
李渊当皇帝时,东突厥虽然也很猛,但最多也只是打到了豳(bīn)州(陕西咸阳北部)。李世民一上台,人家就打到了长安。所以,后世有很多人都拿这件事来恶心李世民。今天我们就看一下,这件事到底是不是李世民的责任。
以前东突厥往长安(西安)打,一般都是和灵州(银川)附近的军阀梁师都联合起来,先打灵州、再打泾州(李艺驻守的萧关),再打豳(bīn)州。为啥是这条路呢?我们看下面的地图。
黑色为陆路,蓝色为水路
当时从灵州到长安主要有三条路:
第一条路:沿清水河南下,过萧关(泾州),走回中道或豳(bīn)州,再到武功、再到长安。
这条路最好走,因为清水河河谷比较宽阔,又有比较多的牧草,不仅有利于突厥骑兵调动,还不用怎么带粮草。
第二条路:沿马莲河到豳(bīn)州到武功再到长安。
为啥过了豳(bīn)州,不直接沿泾水到长安呢?主要是因为那一段河谷曲曲折折,简直就是一条猪大肠,下面就是它的卫星图,弯弯曲曲的就是泾水河道。
因为马莲河谷没有清水河谷宽,也没有那么多牧草,所以,这条路只能是突厥的第二选择。
第三条路:需要先走一段陆路到洛水,再通过洛水到渭水,再沿着渭水西进长安。这条路就更难走了,洛水河河谷简直就是猪大肠的PLUS版本,突厥的骑兵要通过这条路往长安绕,估计刚到渭水就蒙逼了。
所以,以前东突厥准备往长安打,一般都走第一条路。他们一般打到豳(bīn)州就被唐军给杠回去了,还从来没有打到长安过。在前两集中,李世民、李元吉和突厥互砍的地方,就是在豳州。
但是,公元626年这一次,突厥没有打灵州,而是绕到了会州(甘肃靖远)。因为在灵州驻守的是大唐第一名将李靖,前一年突厥刚和李靖在山西练过。
当时突厥也是10几万人,李靖只带了1万多江淮陆战队紧急驰援太原,结果唐军其它各部被打了个满地找牙,只有李靖全军毫发无损。所以,突厥知道他不好惹,就躲过了灵州。
大家再看下面这张图,绿色的就是突厥此次的进军路线。
626年7月从会州出发,狂奔了1000多里,8月26号便打到了泾阳。李世民大吃一惊,急忙派尉迟敬德率军前去抵抗。
尉迟敬德在泾阳打了一个小胜仗,砍了突厥2000多人,但是仍然抵挡不住突厥大军的步伐。8月28日,突厥大军就杀到了长安北边的渭水。
突厥为啥突然之间,这么逆天打到了长安?
其实真的不能怪李世民,这锅主要得由大唐的两个封疆大吏背——驻守在泾州(萧关)的李艺(罗艺)和驻守在豳州的张瑾。
李艺手下有1万多的天节军,张瑾手下有1万多天纪军,全部都是唐军的百战精锐。依靠着坚固的城池,怎么着也能抗几个月的揍,给李世民留出充足的调兵时间。但是这俩货看到突厥大军压境,竟然都变成了缩头王八。
李艺是没真打,因为他是李建成的同党,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造反(4个月后就反了),所以他就故意把突厥放了进来,准备浑水摸鱼。
张瑾是真没打,因为这货也偏向于李建成,而且之前还被突厥打尿过。625年在山西的太谷之战中,他被突厥打了个全军覆没,只身一人逃到了李靖的军营才保了一条老命。
而这俩人都是李渊之前派去驻守边境的,李世民上台之后,为了稳定政局,对他们都采取了安抚的政策。
李艺开府仪同三司,封邑1200户;张瑾被李渊(实际控制人是李世民)拜为了冠军将军。可是万万没想到,这俩人上来就抽了李世民一个大耳刮子。
可见啊,无论啥时候用人,还是得用亲信,外人不靠谱。公司被烧的时候,冲在第一线的除了消防员,绝对都是自己人。
突厥大军到达渭水之后,颉利可汗看着金碧辉煌的长安城,就跟农妇第一次进城一样,十分的兴奋。但是,他也明白长安城城高墙厚不易攻破,大军深入大唐腹地,万一唐军再从后面一掏,10万人便会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他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硬攻,而是派出了亲信执失思力进城,名义上是要和李世民谈谈工资,实际上则是打探一下长安的虚实,再做进一步的打算。
执失思力看到才登基19天的皇帝李世民之后,态度十分的嚣张,表示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带了百万雄兵陈兵渭水,随时都有踏破长安的可能,让李世民自己看着办。
李世民一听就怒了,竟然有人看不起自己的数学成绩,老子又不瞎,会不知道你有多少人?所以,他一挥手就要把执失思力给斩了。
执失思力也不愧是一条能屈能伸的汉子,听到李世民要来真的,立马就跪了,嗷嗷叫着请求饶命。
宰相萧瑀、封德彝也赶紧跑来求请,让把执失思力给放回去:砍人打架一时爽,残废坐牢火葬场,人家的10万大军可在城下等着呢。
但李世民却认为,如果放这货回去,就等于是向突厥示弱,突厥肯定蹬鼻子上脸。两边意见一中和,最后李世民把他给软禁在了皇宫里。
下一步怎么办?摆在李世民面前的无非两条路:战与和。
如果硬拼,按照唐初的军制,当时在长安城外驻守的就有3万禁军,另外关中地区至少还有13万中央军。3万禁军先和突厥练几天,再调几万军过来,打败突厥完全不是问题。
但是这其中的风险也很大:
1、李世民刚刚登基,父亲李渊、兄弟李建成的势力还都没有清除干净,没人知道这些军队会不会在临阵倒戈。万一大军里面混进几个像李艺的那样的高级造反派,李世民估计就完了。
2、开战之后,如果李世民率军出城长期作战,长安城里李渊的势力,极有可能会发动政变复辟。如果李世民待在城里固守,突厥军又必然会在长安城外大肆劫掠,到时候各级官员怎么看自己,老百姓怎么看自己。
3、大唐现在急需休养生息,而此战必然不能彻底消灭突厥,以后突厥必然会大肆报复,国内便不能一心一意搞生产。
所以,打仗固然可以,但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唯有和谈,于公于私都是最正确的选择。
但是,要让兵临城下的10万大军同意和谈,又谈何容易?几番思索之后,李世民只好重操旧业,又干起了几年前在豳州对付突厥那一套——忽悠。
李世民带着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个人,骑着马就冲到了渭水边上。也不管对方能不能听得懂汉语,反正隔着河就大骂颉利可汗背信弃义。
颉利可汗看到派去的亲信没有回来,而李世民只有六个人就敢前来骂自己,一瞬间就蒙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就在他蒙逼的时候,李世民的后面又出现了数万唐军,一时间旌旗招展满天遍野。
颉利可汗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好,摆开架子准备战斗,但是他手下的那些贵族长老已经彻底的吓傻了,翻身下马就给跪了。
李世民也没有趁人之危,唐军抵达渭水边之后,他又让大军后撤了一段距离,要一个人和颉利可汗唠嗑唠嗑。
唐突两国领导人就这样,在渭河边举行了愉快的会晤。
会议上唐国领导人李世民表示,近年来唐突关系虽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但突厥人挂的也不少,所以双方应该化干戈为玉帛,加强双边贸易。
突国领导人颉利可汗也表示,从今以后要加强团结合作,努力少抢或者不抢唐朝的财产,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事后,唐突两国领导人还在长安的西边杀了一匹白马,歃血为盟,再次签订和战略同盟协议。虽然这个协议签了也等于白签,谁他娘的都没有准备遵守,但是看在唐朝给钱(啖以金帛)的份上,突厥真的就撤兵了。
李世民到底给了突厥多少金帛,正史中并没有记载。不过唐代历史小说《隋唐嘉话》中编了一个:
李世民听从了李靖的建议,把整个国库都给了突厥。但是,突厥撤军的时候,李靖又搞了个突然袭击把钱又给抢了回来。
但是,这段话肯定不可信。因为后面李世民已经说的很清楚他不想打仗:
“朕已让长孙无忌和李靖屯兵豳州,如果和突厥议和时,将他们灌醉,再派兵偷袭其军营,他们必然大乱。当他们逃往豳州时,李靖再半路出击,必然大胜。
但是由于朕即位时间太短,政局不稳,百姓又穷,所以应该休养生息。这才决定给他们点钱算了。等老子养结实了,再去揍他们。”
可是不知道着,正史没有多少人记着,《隋唐嘉话》却传的很广,而且传着传着把李靖也给传没了,就剩下了李世民把国库给了突厥。
于是,就出来了很神奇的一幕,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天天拿这件事在网上骂李世民窝囊不要脸。
其实李世民真的很要脸,要脸程度简直秒杀了所有帝王。
突厥大军刚刚撤去,他就从禁军中挑选了几百名精锐,以九五之尊天天带着这些人,在皇宫里练习骑马、射箭、砍人(居闲无事,则为汝师,突厥入寇,则为汝将)。
大臣们看见皇帝天天和这些小兵蛋子混在一起,顿时吓了一跳,赶紧上来劝李世民:
法律规定在皇帝住处拿个小刀就得被绞死,你咋还让他们在这里弯弓射箭,万一哪个士兵不长眼,一箭把你屠戮可咋办?
但是,李世民根本就听不进去,天天卧薪尝胆,一心要报仇雪恨。有这样的皇帝在,突厥想不死都难了。
而更加让人激动的是,颉利可汗自从卷着唐朝的金银珠宝回去之后,整个人飘了。他不再善待他的大侄子突利可汗,也搞得薛延陀、回纥等部落起了民怨。
牛气了100年的突厥,终于要见识到大唐东风快递的威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