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简历
赵鸿济,山东掖县(今山东莱州市)人,1918年生,生前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60师180团团长。1938年3月入伍,193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50年12月在抗美援朝战争黄草岭战斗中,他率领英勇的180团官兵,打垮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终因弹药耗尽光荣牺牲。
入葬情况
1951年11月,赵鸿济入葬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墓地番号东区三排六号。
长津湖战役中,1081高地是黄草岭位置最靠南的阻敌南逃的要地,这一带雪冷风寒,最低气温达到-40℃。守卫主峰的180团1营2连官兵,历经苦战,击退了美军增援部队的多次进攻,最后终因气候过于寒冷,给养耗尽,官兵们大多数冻亡在高地的工事里。
我军增援部队到达阵地时发现,战士们一个个手握枪支俯卧在冰雪堆成的工事旁,许多战士的手已与枪栓冻结在一起,无法分开。一些战士死于敌人的炮火,但更多是冻饿而死。180团团长赵鸿济就是在这场战斗中牺牲的。
“嘎子”缴枪当上兵
赵鸿济的入伍经历有点像“小兵张嘎”。
1938年2月,胶东游击队第3支队在支队长郑耀南的率领下向北开进,浩浩荡荡路过山东掖县沙河镇赵家村。赵鸿济得知情况后,找到支队长郑耀南说:“带上我吧,和你们一起打鬼子。”不料郑队长摇摇头说:“不行啊,我们不了解你的情况,又没人给你担保,不能要你。”
赵鸿济顿时不知所措地待在路边,他想:“我要打鬼子,给乡亲们报仇,为什么不要我?不管要还是不要,我都要跟到底。”此后部队走到哪里,赵鸿济就紧紧地跟到哪里。部队行军的时候他就帮着挑担子,宿营的时候他就帮着捡柴禾。一次队伍打伏击,枪刚一打响,他竟然手持木棍,毫无畏惧地冲向伪军,硬是从敌人手里抢过一条枪来,大家被他的执著和勇敢打动了,郑耀南也渐渐喜欢上这个小伙子。
一个月后,郑队长交给他一条枪说:“从今以后,这条枪就是你的,我们接收你入队。”
入伍后,赵鸿济作战勇猛,不怕牺牲,很快就被党组织吸收为党员。1947年5月,赵鸿济被组织送到军校学习。1948年6月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华东军区1纵3师9团1营任营长。
激战在长津湖畔
1950年11月,时任志愿军第20军60师180团团长的赵鸿济奉命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参加第二次战役。
11月27日24时,180团向古土里地区美陆战第1师发起进攻。突击队随着嘹亮的军号声高喊着:“冲啊!杀啊!”如猛虎般扑向古土里以北高地。美军利用坚固工事负隅顽抗,子弹雨点般地向突击队倾泻过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战士们的伤亡在不断增加,阵地依然在敌人手中。指挥所内,赵鸿济紧锁眉头,突然说:“把指挥所向前移!”旋即跨出指挥所来到阵地前沿,在流弹与爆炸声中,赵鸿济仔细观察着敌我双方的动向,不间断地实施有力指挥。“把1营给我组织起来,我来当突击队队长!”
28日凌晨2时许,赵鸿济亲率突击队发动进攻。迫击炮弹不断地在敌人阵地上爆炸,手榴弹如暴风雨般地飞向敌人工事。敌军被这猛烈的打击压在阵地上抬不起头来。赵鸿济身挎捷克式轻机枪,高喊一声:“同志们,冲啊!把美国鬼子揍下来!”他一边射击,一边领头向公路旁的高地猛冲!战士们看到团长身先士卒,立刻勇气倍增,端起刺刀,跃出战壕,以排山倒海之势扑向敌人。赵鸿济端着机枪对着被炮火轰开的阵地缺口一阵猛扫,随即突入敌前沿阵地,战士们紧随其后,展开了白刃战。敌人被打得血肉横飞。经过一夜艰苦卓绝的战斗,180团按时完成分割包围古土里敌军的任务。
28日开始,180团在这一带山岭和公路上,与敌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战斗异常惨烈。
牺牲在阻敌阵地上
我军在长津湖地区击溃美军后,立即投入到追击溃敌的战斗中。
12月8日,9兵团向各军发出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力争歼灭南窜与援敌一部或大部。”于是,在由古土里到黄草岭、由黄草岭到咸兴海港的风雪路上,展开了一场悲壮的追击阻截战。疲惫的士兵们在朔风怒号中艰难迈步,无论是撤退的队伍还是追击的队伍都精疲力竭。
180团行进至黄草岭、岘门及1081高地一线阻敌南逃北援。12月9日,美陆战第1师残部千余人以坦克为先导,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开始向180团扼守的黄草岭阵地发起猛攻,同时,美7师也在堡后庄发起攻击,南北夹击岘门及1081高地。
战至9日12时,仅剩2个班的战士坚守在1081高地上,此时敌人约1个连的兵力又在坦克的掩护下发起进攻。危急之际,赵鸿济重新布置火力,高喊一声:“警卫班,跟我上!”敌人火力十分猛烈,但还是没有突破赵鸿济他们的防御阵地。一次、两次、十次……
赵鸿济率领英勇的180团官兵与敌展开肉搏战,打垮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终因弹药耗尽、饥寒交迫,赵鸿济和战友们都在阵地上壮烈牺牲。
帅正新闻、沈报全媒体记者 周贤忠/文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供图
沈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沈阳网)编辑 王沛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