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峰真人
我国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作品《红楼梦》因为没有完整传世,引发后人不断地猜想、探佚,有创作爱好者光怪陆离的续补,也有学者呕心沥血的研究,甚至派生出广为熟知呼风唤雨的红学。无论怎样的时代,无论怎样层次的读者,都对小说人物的结局充满着好奇,对主角人物的命运或归宿自然是最激发知情欲。今天就跟红友们谈谈黛玉的结局,也就是黛玉之死吧。
是的,黛玉在作品中没有活到最后一集,无论我们怎样的心理愿望,都不会改变作品布局和思路,但肯定不是百廿回本中那样死去。
(百廿回本的林黛玉结局)
小说写到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我们从古本《红楼梦》或者《石头记》里,看到下面的文字:
〖黛玉又道:“这一节还恕得。再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他和我顽,他就自轻自贱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他和我顽,设若我回了口,岂不他自惹人轻贱呢。是这主意不是?这却也是你的好心,只是那一个偏又不领你这好情,一般也恼了。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恼他,与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
关于这段文字,很多古本例如蒙府本、戚序本和庚辰本,都有大致这样的批注:问的却极是,但未必心应。若能如此,将来泪尽夭亡已化乌有,世间亦无此一部《红楼梦》矣。
这是一条重要批语,虽然现在绝大多数人未见原著结局,但参与创作的誊抄与批书人是见到过的,他透露了黛玉之死与“泪尽”关联。这个泪尽,是怎样的过程或者篇章,今人挖空心思不得其解。黛玉怎样死,再权威的猜想,也不能逾越原著的思路与批书人留下的框架。首先我们看批书人关于黛玉之死的点评。
小说在第五回以贾宝玉太虚幻境一梦暗示了作品情节的发展思路与归结,判词若隐若现地给出模糊的轮廓。关于黛玉的判词,作者把她与薛宝钗放在一起,内容是:
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在古本《石头记》或《红楼梦》中,“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有一句批语:寓意深远,皆非生地之意。
不同抄本存在个别虚词差异,不影响基本内涵,这里“非生地”,弦外之音就是黛玉与宝钗之死。至于“寓意”怎样深远,稍后探索作品思路时再论。关于黛玉之死,批书人已经触景生情泄露作品的情节和场景。黛玉“夭折”究竟是怎样的情节和场景呢?
很多读者对周汝昌的唯美猜想很感舒适,迎合了读者对美好事物归属无限美好的愿望。又有好事者翻炒冷饭在国内权威媒体发挥得淋漓尽致,大约描述的情境是:一个皓洁的月夜,黛玉一个人慢慢走进清澈的湖底。让读者觉得如此的妙曼,黛玉不是赴死而是去了武陵仙境。大概《寡妇村》有这样类似影视镜头,不仅不切合“玉带林中挂”是“非生地”的暗示,而且违背了原著的伏线和框架。“投湖”论者,抓住黛玉《葬花吟》“质本洁来还洁去”漫无边际发挥,以为自绝于湖就是“还洁去”了,没看到后一句说的是“强与污淖陷渠沟”。沁芳闸流出的水可以跟天池媲美吧,黛玉的眼里也只是“渠沟”。作者在《红楼梦》中,字里行间对水充满仇恨和憎恶,一点也没觉察出来的人才误以为“洁”。宝玉怜香惜玉把花瓣丢到沁芳闸里,黛玉就差爆粗口了。第二十三回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如果黛玉的“夭亡”是可以选择的,她绝不会死在水里。《葬花吟》中“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暗示了黛玉死后,甚至长时间没人收尸,成为一堆白骨后才被人安葬,对应了批书人点评的“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是“黛玉晴雯一干人”。晴雯是少数已知死亡的人物,死后会马上安葬,不会成为白骨下葬,那么“送白骨”指的只能是黛玉。退一步讲,黛玉如果像专家们猜测的投湖,那也是湖水掩埋尸骨,而不是“白骨”。
在第五回的判词与谶画里,关于黛玉的描述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 ”和“玉带林中挂”,大家理解两木是个“林”字,却没有留意是“枯木”,简单地说,就是“两株死木”,批语说“寓意深远”的寓意就是“林”之死。
《石头记》中,最令人惊叹的是每一个角色,关于自己结局或者死亡,都是有角色对应的某个小细节或者某一句对白,比如金钏儿的投井,早就有台词在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细心的读者看到紫鹃试玉一回(《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当黛玉吐了药后斜躺床上,紫鹃要给捶背,黛玉推开紫鹃时说:“你不用捶,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
在“一字不能改一字不能少”的《红楼梦》中,岂有闲来之笔。这里,黛玉用“正经”来看待“勒死”,对比“投湖”的设想,如果黛玉可以选择死亡,她会从容选择吊死而不是夸张地走进湖底。结合“玉带林中挂”的谶语与枯木图画,已经基本勾勒出了黛玉的结局。
最后,讨论一下“泪尽”,很多读者望文生义,特别读过《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又很不接受的读者,对该本中黛玉惨死无法接受,指出黛玉的死应该是“泪尽”,并且设想各种自以为是的泪尽的情景。其实“泪尽”可以跟割了手腕流尽血液一样死去,割腕可以是死因,但“泪尽”更多是人物所处时空,人在某种极限情景时的欲哭无泪。当一个人身边的亲朋死去时,人会很悲痛;当每天看到身边人惨死,最后甚至尸骨如山的时候,人就痛苦到了麻木。这样极限的环境,恰是《吴氏石头记》营造的剧情,大悲剧悲惨到文学作品从未有过的惨烈。黛玉这样的“泪尽”合情合理,而不是躺在床上眼泪汩汩冒,直到没眼泪就一命呜呼,这种把“泪尽”做死因的,太过幼稚可笑。
提醒一下这些读者,《吴氏石头记》的黛玉之死,恰恰是“绛珠仙泪尽抛全生”。第九十七回写到“黛玉趁着明月高照在园中急走,只见到处都是尸骨堆积,全是自己的人,心里虽悲愤交加,只是因长年哭啼,眼中已经泪尽,哭不出一滴泪来,知道大势已去,加上药劲攻发,浑身辛苦,又怕被贼人侮辱,污了清白,不如一死倒也干净。不觉来至柳叶渚边,只见槐柳成阵,月泻树林,四周树影纷纷,花影丛丛。正是……”
“泪尽”不仅吻合批书人“泪尽夭亡”的透漏,而且惊现作书人居高临下把握全局的大家襟怀。又是“药劲发作”,又是吊死槐树,这与五十六回吐了药,“勒死正经”对应得纹丝不差。《吴氏石头记》的内容正是林黛玉“泪尽夭亡”真实的惨相:月圆之夜吊死在柳叶渚,并在“一年又西风”后发现惨不忍睹的香骨。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