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汉文帝,大家可能都会想到之前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叫做《美人心计》。这部电视剧描写的汉文帝刘恒,为人温文尔雅,为帝圣德仁明,为爱对窦漪房异常深情,总而言之,就是少女们梦中情人的标配。
但是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这不过是电视剧罢了。那么,历史上的汉文帝,真的像史书记载的那么宽和仁德吗?其实不然,很多史学家经过考察发现,汉文帝其实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仁厚朴实,其实,他不过是个爱慕虚名之人。
就登上帝位这件事而言,其实,刘恒不过是刘邦的一个庶子。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庶子其实没有什么权力,就算是在皇家,刘邦的风流事也不少,庶子也不少。所以说,刘恒能够成为后来的汉文帝,也算是走了狗屎运了。更别说,他接到长安发来的征书时,害怕得不敢答应,总以为有什么人要针对他一个小小的代国国君。
后来,被中尉宋昌劝服上任,群臣劝他立太子,刘恒口中说着谦让之词,说什么:“诸侯国这么多,诸侯的儿子这么多,我就是一个小小的代国国君,有什么理由立我的儿子为太子呢?立我的儿子为太子,大家一定会认为我是忘了贤德之人而偏爱我自己的儿子,这对百姓也不利啊。”
说着这么“高尚”的话,但是,刘恒是怎么做的呢?他不过口中说着谦让之词,立即在群臣的劝说下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对皇位的继承远没有看上去那么洒脱。这种口不对心的表现,不也正说明了他的好虚名吗?
当然,仅仅凭这件事,确实是有点果断了。那么,下面这些事就可以看出刘恒其人的虚伪了。
这些事与一个人有关,淮南王刘长。刘长是刘邦最小的儿子,从小被吕后娇惯着长大,性格自然属于娇蛮这一类。文帝上位以来,刘长认为自己和刘恒血缘亲情最近,经常称呼刘恒为“大兄”。但是,你想啊,刘恒是一个皇帝,刘长叫他大兄,是不是太看不清自己的位置了。
刘恒不甘心就让刘长叫他大兄,毕竟是皇家,哪怕亲兄弟也得遵守礼节,哪能被“大兄”“大兄”地叫,这也太无礼了!但是,刘恒又是爱慕虚名的人,所以,他只能忍,在表面和刘长保持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
刘长也是被吕后宠得没有脑子,真以为刘恒是个疼爱弟弟的好兄长。因此,做事也越来越不顾忌刘恒,行事霸道,在和审食其结怨的时候,竟然擅自动手杀了他。审食其这个人,是汉高祖时期的功臣,刘长就用一个可笑的理由:审食其没有在他的亲生母亲遇难时提供援助,就杀了他。
说难听一点,没有在刘长母亲遇难时提供帮助的大臣可以绕长安一圈,凭这个可笑的理由杀人不就等同于,我和你结怨,我想杀你,随意找了个理由就行吗。
刘恒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他没有对刘长动手,其一、是想保存明面上对兄弟情谊的看重,其二、是因为审食其在楚汉相争的时候,一直属于吕后的阵营。后来,吕后专政之时,审食其的权力甚至架空了丞相。刘长此次杀了他,也算是给各位大臣出了气,可谓是顺应人意,大快人心。
而刘长呢,以他被宠坏的脑子是不能想出他被赦免这件事情其中的利害关系。他只会觉得刘恒是真的宠他,于是,他就作的更带劲了。殊不知刘恒已经厌恶极了他,只是,刘恒没有在明面上表示出来。刘恒用来惩治刘长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捧杀他。无论刘长作出什么事情,刘恒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刘长因此也就越来越嚣张,最后,居然胆子大到了私通匈奴。人赃并获之时,刘恒也就直接将刘长下放到蜀郡严道的邛邮。
汉文帝批示说:“我不忍心依法惩处淮南王,赦免他的死罪,废掉他的王位吧。”
于是众臣第三次上书启奏说:“刘长犯有大死之罪,陛下不忍心依法惩治,施恩赦免,废其王位。臣等请求将刘长遣往蜀郡严道县邛崃山邮亭,令其妾媵有生养子女者随行同居,由县署为他们兴建屋舍,供给粮食、柴草、蔬菜、食盐、豆豉、炊具食具和席蓐。臣等冒死罪请求,将此事布告天下。”
汉文帝颁旨说:“准请供给刘长每日食肉五斤,酒二斗。命令昔日受过宠幸的妃嫔十人随往蜀郡同住。其他皆准奏。”谁知道,刘长性子刚直,认为这是极大的屈辱,在流放途中绝食而死。刘恒听到消息,一下慌了神,痛哭起来。
按照常理,我们都会以为刘恒在为失去弟弟痛哭,而实际上呢?刘恒是害怕自己担上“杀弟之名”。这样,他就不能自称仁厚之人了。像他这样爱好虚名的人,怎么能忍受这个坏名声呢?后来,经过大臣劝解,刘恒才得以释怀。孝文帝十二年,有百姓作歌歌唱淮南厉王的遭遇说:“一尺麻布,尚可缝;一斗谷子,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参考资料: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班固《汉书·文帝纪》、《晋书·列传第六十二·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