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赟 来源/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少年派在结束了227天的漂流后,带来了两个版本的故事。在梦幻漂流和弱肉强食之间,调查货船沉船事故的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选择了前者。而“流浪大师”的故事,在经历了近一周的爆红后,也迎来了两个开放式结局。
一则结局贴在了杨高路1660号玻璃门上。作为“流浪大师”沈巍一度的暂居地,在被大量网红、路人围堵的三天后,沈巍离开了那个早就荒废的家政公司。留下的只有玻璃门上的一张白纸,上边写着:“沈先生身心疲惫,暂时离开一段时间,谢谢。”
另一则结局则被贴在了各大V的贴文中:“流浪大师”坐上了一辆豪车离开了围堵他的众人,从新发表的短视频来看,他剃须理发换了新衣服他正在拍照。针一两张照片,不少人推测——接走“大师”的车,是某传媒公司,“大师”或许要出道,自己开直播了吧?尽管有人解释,这是补办身份证和参加同学聚会,但是有耐心去核实真相的又有几个。
无论哪个版本的结局,不可辩驳和解读的事实是:“大师”已经在流浪了十几年的杨高路彻底消失——某种意义上来看,“流浪大师”已死。回顾这场大型“大师凶杀案”,是谁杀死了“大师”?而独立于世的他是怎样被“娱乐至死”的?
第一步:找到种子
牢牢贴在沈巍身上的“流浪大师”标签,似乎是揭不下来了。
虽然沈巍一直强调,“自己不是什么大师,只是一个流浪的读书人,不想火。”可也因为这样解释,恰好符合大众心中大师应该是谦虚、低调、务实的形象,所以越解释越契合。
沈巍成为“大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江浙沪一带,报年龄一般说的都是虚岁。1967年出生于上海的沈巍按照当地算法实际上已经54岁了。在沈巍接受红星新闻的采访自述中得知,他的家庭关系较为简单:一直未婚,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母亲健在,父亲在2012年中秋季去世,关系亲近的外婆在2014年5月去世。
沈巍的父亲对他管教较严,因而他喜欢画画和读历史方面的书这两个兴趣遭到了禁止。于是开始用捡瓶子卖来的钱买自己感兴趣的书,偷偷看。后来,听从父亲的要求,大学选择了审计学专业。1986年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上海市徐汇区审计局工作。
工作的那几年,因为觉得有些东西还有用,不该被浪费,就继续捡一些如报纸或印了一面的纸,沈巍解释说:“只要在办公大楼一天,我就捡有用的东西,比如报纸或者只印了一面的纸。但不捡可乐瓶之类的东西,我经济独立了,不需要再卖钱来花。”
1993年,因有人投诉他在单位捡垃圾,觉得他“脑子有问题”,领导主动找他谈话,并给他办了病退。1995年,和家人赌气,搬出了家租了一套房子,自己住着。2001年老房子拆了之后,住在了邻居家的屋檐下。直到2002年春节,家人给他找了一个老屋,但因为被邻居投诉,两次被人赶出来。从这之后,沈巍才正式流浪街头。
正式流浪的生活,对沈巍来说简单平静。
每天凌晨两点,推着三轮车去附近几个固定的点捡垃圾;五点回到睡觉的地方,眯一会;天亮后开始收拾捡来的废品,根据吃的、用的、报纸、书、塑料、铝管之类的分拣开;六七点收拾完后,去附近的地铁里看会书,八点找个地方睡一会。
沈巍说他每天有两件事——捡垃圾和读书。
从沈巍自述中能发现,54岁的他病退了26年,正式流浪了17年。在流浪的17年间, 安静地读着自己想读的书,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
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人工智能研究的开拓者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和威廉·蔡斯(William Chase)在研究国际象棋大师的成长时总结了一个“十年定律”。他们发现,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不经过10年左右的训练而达到国际象棋大师的水平。
在赫伯特·西蒙和威廉·蔡斯之后,学者们又对其他领域的天才成长进行研究,印证了同样的规律。学者们经过仔细检视其生平事迹后给出了明确的否定答案:他的成就是学出来的,练出来的,不是上帝给的红包。
沈巍正式流浪17年间专注在“捡垃圾和读书”上,照“十年定律”推断,他的历史、绘画、书法等水平确实可能超过普通人。而这样的文化素养,在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形象承托下,被人贴上“大师”的称号好像也合情合理。
第二步:聚光灯下
创造一个“大师”,是“如何杀死一个大师”的基础步骤。
在杨高路流浪读书了十几年的沈巍,早就被人发现与其他流浪者的不同之处。
在网友“六叔的迷妹”写的《让人忍不住热爱生活》中得知,在她四年前路过杨高路地铁时,注意到一位奇特的读书人。衣衫褴褛却从容自信的碰撞,让她感受到了不同之处。但也因为感受到这个“奇特的读书人”对目前的生活方式乐在其中后,便没有上去打扰。
这个“奇特的读书人”就是沈巍。
自媒体“呦呦鹿鸣的鹿鸣君”在一篇描写沈巍的文章中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沈巍已经在这里流浪一二十年,有关沈巍的内容,已经出现了好一段时间,但他真正热起来,是最近这两天,而且集中在直播平台,所以,恐怕是各大平台的流量机制出现了倾斜,各路网红主播才纷涌而至。”
沈巍从“奇特的读书人”到“流浪大师”,就差了个抖音。
翻看了抖音#大师在流浪的话题:3月12日开始,陆续出现沈巍的相关原创、现拍短视频;3月16日,出现不少剪辑编辑过的转载视频,形成了一个小高峰;3月20日左右,涌入大量剪辑视频,目前能看到的视频也都在这个阶段出现,同时视频下的留言也大多在这个时间段出现,沈巍彻底爆红。
而让沈巍彻底爆红,形成全民关注的原因,除了酷爱读书的流浪者形成的天然吸引力外,还有两次因为身份和身世引发的辟谣和引发的社会性问题讨论。
谣言和辟谣阶段,大致发生在3月18日前后。在#大师在流浪#话题下的短视频流传开后,关于“流浪大师”身份和身世的“看图说话”类故事开始出现:流浪大师名叫沈巍,复旦答案学高材生,曾是公务员在上海徐汇区审计局工作,妻女车祸身亡,心灰意冷开始流浪。
这一曲折又包含现实意义的故事,符合大部分武侠故事中“世外高人”“扫地僧”的情节。凭借这一故事,沈巍从短视频平台走向了大众视野。
(关键词“流浪大师”近30日百度指数曲线图)
搜索百度指数“流浪大师”关键词后发现:近30日数据中,3月18日开始收录该关键词,3月19日,平地起高楼,直接从0到了4179。这个真真假假的故事,为“流浪大师”走向社会舆论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3月21日左右,基于前期的传播和辟谣,“公务员、病退、一直拿工资”触动了社会较为敏感的神经。在辟谣揭开“流浪大师”的真实身份后,一场关于“他到底算不算吃空饷”的讨论开始了。
(关键词“沈巍”近30日百度指数曲线图)
百度指数“沈巍”关键词,近30日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3月16日,沈巍的身世故事开始出现,18日形成了波峰,21日第二个波峰中收录的新闻头条则为对他的身世辟谣。
在前期短视频传播、中期曲折身世故事和后期身世辟谣讨论中,沈巍相对饱满的故事传遍大街小巷,“流浪大师”的形象也因此稳定成型。而这其中,还没算上围堵在“大师”门口的网红和主播们,辛苦制造的另一个话题——放“大师”去流浪。
第三步:流量时代
他们等待“大师”出现,又在时时刻刻杀死“大师”。
自媒体“每日人物”撰写了一篇《“流浪大师”爆红后的72小时》,该文作者22日来到上海杨高路,旁观了一出由“大师”、网红们、主播们、路人和附近摊贩联合出演的荒诞派戏剧。
这出戏中,有自称从新疆坐了40多个小时的火车赶来,只为劝沈巍回归正常生活的直播主播;有穿着中东服装、自称是从迪拜赶来的,要和沈大师请教垃圾分类方法的“取经”男子;有拿着“流浪大师,我要嫁给你”牌子,牌子上标有快手昵称的快手女主播;有以“最懂大师的人”自居,连卖书宣传签名都自称“师娘”的皮衣女士;还有因为拍了一个“大师”视频就获得2000多个点赞的纯路人。
有网友将这出五千万演出者的大戏,参照着《新约》的句式进行了总结:
于是圣沈巍斯吩咐众人坐在草地上,就空手望着天,祝福,将流量交给门徒的手机,门徒又传到了朋友圈、微博、豆瓣。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又写了十二篇十万加。吃的人除了妇女孩子、约有五千万。
(“流浪大师”相关段子,来源见水印)
这些围堵在“大师”门口的人都在等待沈巍出现,以此拯救他们的流量,如同《等待戈多》中,等待戈多、期待戈多拯救他们的两个流浪汉。甚至两者还表现了一样的意境——这场流量狂欢落幕之后,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过这里,谁也没有去过那里。
只不过,《等待戈多》中代表着贫穷和空虚绝望的流浪汉,在这出戏中缩影在镜头前想要拯救沈巍,实际却被沈巍拯救的围观者身上。这么看来,这出“流浪大师”大戏,竟然比世界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等待戈多》还要精彩。
鲁迅的经典文章《骂杀与捧杀》中,将舆论中经典的死法总结为两种——捧杀与骂杀。时代在变,科技在发展,传播媒介也在变,但人性依旧如如不动。
《骂杀与捧杀》一文中,这样解释两种舆论杀人法:“其实所谓捧与骂者,不过是将称赞与攻击,换了两个不好看的字眼。指英雄为英雄,说娼妇是娼妇,表面上虽像捧与骂,实则说得刚刚合式,不能责备批评家的。批评家的错处,是在乱骂与乱捧,例如说英雄是娼妇,举娼妇为英雄。批评的失了威力,由于‘乱’,甚而至于‘乱’到和事实相反,这底细一被大家看出,那效果有时也就相反了。”
对于一个满足于捡捡垃圾、读读书的人来说,过度的赞美和过分的批评都不合适。在“流浪大师”这出戏中,骂杀者与捧杀者也都殊途同归——缺什么、找什么。
缺流量的,在这个故事中找流量;擅长吃瓜不擅读书的,在镜头下的沈巍身上找圣人光辉。也因此,沈巍不断强调 “我不是大师,只是读书多”的解释,只会成为沈巍就是一个“大师”的佐证材料。
谁关心沈巍信手拈来的“四书五经”是哪四书,哪五经?谁关心沈巍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才开始流浪的?谁又关心沈巍病退了26年,但不是病退后就直接流浪的事实?
鲁迅说了很多名言,但是有一句传播最广——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换到这里可以说——世上本没大师,信的人多了也就成了大师。
这里的“信”可以分为真信和需要信。所以,要杀死这样的“大师”很简单,因为他本来就是一种群体投射后的成品。
2015年,释永信事件后,自媒体“六神磊磊”写了一篇辛辣的文章,名字叫《别装了,你们需要个毛的高僧大德》,其中点出了大家对高僧大德叶公好龙式的渴望和期待。换到这次的事件,甚至只要换汤不换药把主角从高僧大德换成大师,文章主题立意依旧成立。
对,别装了,我们需要个毛的大师。
相信有读者看了这篇文章后会这样留言:“说别人蹭流量,你们这篇文章不也在蹭流量么?”所以不是你们不需要真正的大师,是我们都不需要去掉引号、真正的大师。
为什么一直说这是一出荒诞派戏剧?艺术理论中,将荒诞派戏剧总结为三个特点,一是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二是通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三是用轻松的喜剧形式来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
如果贴上前两项,可能会有留言说太牵强附会了、瞎编吧等等。但第三点想了很久,不知道如何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