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读者。
此刻,坐在重庆晨报记者面前的史小诺有着两重身份:其一是大家今天依然能每周在央视财经频道见到的新闻主播、节目主持人,清爽短发、行事干练;其二则是大家看不到的纪实财经人物纪录片《遇见大咖》的制片人,奔忙在铺天盖地的背景资料和接洽广告赞助、联络大咖之间。
有趣的是她自己的解读:前者之于自己更像“花瓶”,“那是别人想要的样子”,后面这个才是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言语间,重庆妹子的果敢、不管不顾的冲劲溢于言表。
已经46岁的史小诺现在的生活是这样的——忙着出书,忙着和更多的孩子交流,忙着为新一季的《遇见大咖》联系“大咖”、拉广告,忙着做跨界的梦……4月29日,她带着新书《40而立,也不晚》回到家乡重庆签售,也更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初心和出发原点。
念旧
去北京多年
定期回重庆做头发
没有助理,甚至新书出版社也没有随行工作人员,史小诺就这样一个人拖着行李箱回来了。因为工作实在太忙,她无奈选了4月28日一早的班机,一下飞机又马不停蹄地只身赶往万州。一切辛苦在她看来都值得:“我想回母校万州三中去看看,尽量多跟孩子们交流。”
“毕竟我小时候是在那里长大的。”史小诺说,对比自己后来考上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入职四川电视台,“我在万州的中学时代可以说还是很闭塞的,没有那么丰富的信息。所以,之后我一直觉得孩子如果在中学时代能尽可能地和外面交流,是很幸福的事。”
临行前,还有孩子在微博上给她留言:我们每个班只有前五名的同学才能去现场听你的分享。“我就鼓励他们,你们要更加努力啊!”史小诺说,这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回母校和学弟学妹聊聊的决心。“我知道,我的经验分享、我的一句话也许能影响他们某个人一点点,这就很有意义了。”
29日下午,在万象城西西弗书店面对重庆主城的读者和粉丝时,史小诺换上了一件蓝白相间细条纹的衬衫,搭配白色休闲裤,带微卷波浪的短发和荧屏上一样干练、清爽。
“这个发型是我在重庆做的!去北京那么多年,我都还是坚持每三五个月就回来找那个师傅做。”
她说,那其实就是一间很普通的小发型屋,师傅多年不变不说,“他不把我当名人,我也相信他的手艺。”
冲动
《遇见大咖》
就是一拍脑门的想法
王石、李彦宏、马云、柳传志、王健林、潘石屹、刘强东……国内商界你能想象到的大腕几乎都坐到过史小诺的镜头里,这就是最早捧红了刘强东“不知妻美”的《遇见大咖》。
在这档纪实性很强的节目里,史小诺认为自己有两重身份:一方面,她面对大咖们不断发问,另一方面则是她自己更看重、耗费更多精力和心血的角色——制片人。
“真的就是我一拍脑门的想法。”说起自己一手促成的《遇见大咖》,史小诺毫不讳言,创办《遇见大咖》可以说是自己人生中的二次创业,但也真没预料到有这么难。
“最初我的想法(现在来看)很天真的。就是跟拍企业家的日常嘛……”
开始之后,她蒙了。“先说内容,我们设定是人物纪录片。这就决定了没有故事情节,我们只能根据现场的观察来结构片子,但懂这个的编导就非常难找。”史小诺说,纪录片领域的业内行规是,做类似的人物纪录片起码要有4年的基本训练,才能出这么一个编导。
还有一个问题,无论是王石,还是潘石屹、刘强东,“他们的日常其实对节目而言,都是散的,但节目需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勾着观众往下看。”史小诺仔细盘算了一下,《遇见大咖》从自己有想法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六年,“我们已经换了三拨人。”
火花
40岁办新节目
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
豪情万丈、火花四溅!形容起2012年自己最初构想《遇见大咖》时的场景,史小诺止不住地大笑,和普通重庆邻家妹子别无二致。
“应该是2012年三四月份吧,一次和中国宽带资本基金董事长田溯宁聊天,我就把我之前想的‘搞个新节目’的想法一股脑儿说给了他。他后面说了一句话,我记到今天:小诺,你40(岁)了,千万不要放过你思想中产生的任何一个小火花。”
史小诺说,这句话让自己变得勇敢。“其实我当时什么构思、团队都没有。现在想起来也挺好的,如果知道了后来的那些难,我就真不敢做了。”
让史小诺很感叹的一点是,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次重大转折,朝着央视金牌制作人王利芬投奔而去,毅然“北漂”时是30岁。十年后,自己40岁时迎来了第二次重大转折:二次创业、自办新节目。
“感受太不同了!进央视是欣喜,这么好的一线平台伸出橄榄枝要你过来,被肯定,的确幸福。”但之后……史小诺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最后就有点‘花瓶’了。”
她坦承,“那个样子是他们想要的样子,主动权是别人掌握。”但创办《遇见大咖》,让自己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这个什么都是我操办,这是我想要自己成为的样子!”
总管
从拉广告到拍摄
啥子事情都得管
对影视业界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所谓制片人其实更等同于“大总管”。说起“大总管”要干的事,史小诺一边笑一边连连摇头说:“从找大咖,到拉广告,我都管。”
大咖难找,节目第一季时是这样,现在依然如此。史小诺说,即便是去年初刘强东自曝脸盲那期让节目红到发紫,但到了8月底新一季人物依然一个都还没确定。“那段时间我就是疯了一样去找人。”
“广告我也拉。之前有两家主要赞助商在新一季开始前突然都撤了,我也蒙了。”史小诺说这话时带着苦笑,“我又开始见谁都说,我们加个微信吧,我觉得都是潜在客户。”
还有一个挑战,是史小诺做新闻主播时,从来没想到过的:“面对这些大佬们,摄像机镜头什么打开都是讲究”。
“像我们跟拍高瓴资本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去湖南扶贫,尽管他和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但他从私人飞机上下来的时候,到底是走下扶梯后我就直接开机拍,还是跟他沟通了之后再拍,都很关键。”史小诺说,什么时候镜头介入、什么时候不能拍,错过了(镜头)和惹怒了(记录对象)都很糟糕。“我们必须有预想、假设。”
落泪
一次被气哭
一次是被感动
当然,被史小诺“遇见”的商界大佬们的脾性也千差万别。
温和、体贴派的,史小诺印象中,蔚来汽车的董事长李斌算一个。“我们第一次采访他是在襄阳,他在高铁上坐二等座,也没助理,旁边有人吃方便面他也不介意。其实他已经有两家公司上市了。”史小诺笑着说,“用我们重庆话来说,他真的就是那种很乖的类型。我坐他对面,他看西装领子没翻好,会提醒;到了饭点,我们摄制团队吃饭问题,他也会过问。”
史小诺印象中,节目做到现在,自己落泪过两次,并且还真有一次是被气哭的。
“我当然不怕说(笑),(气哭我的)就是周鸿祎嘛。”史小诺说,当时拍摄是在早上,周鸿祎好像有点没睡醒,“也的确是我想刺激他一下。我就直接提到,有时候我们明明想上百度,可浏览器打开就是360,怎么也卸载不掉,这是怎么回事?他一下就怒了,说‘我不录了!’”
尴尬,继而泪水夺眶而出。不过,史小诺现在也释怀了,“我也知道当时(被气哭了)不够职业。”
还有一次落泪,史小诺记得是在董明珠面前。“和她就是气场很合的感觉。我已经记不得她说过些什么了,就是很感动。”
史小诺把对谈过的大咖分为三级:哥们、近一点的朋友,很尊敬的人。
妈妈
不断地学习
就是对女儿最好的教育
一个多月前,在国外留学的女儿回家时,史小诺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女儿的照片,配的文字是“请问你可否再长点肉啊”。显然,这个要求更多是玩笑性质。女儿从小到大,史小诺也真没提过什么要求。
“我对她就是散养,中学前,我都不接她上下学,也不怎么见老师。”史小诺说,作为妈妈,她其实是有点惭愧的。
她甚至用“失职”来形容自己做妈妈的表现。“刚好我三十岁到四十岁期间失眠很严重。所以,女儿回到家我基本都在睡觉。”但近些年,女儿大了,自己开始二次创业做了《遇见大咖》,母女俩见面机会看起来更少了,情形反倒有了变化。
“我做《遇见大咖》之后,发现和她交流质量特别高。每次见面,她都觉得妈妈在飞速成长。人家的妈妈40多岁可能都在等退休了,我还在不断学习。”在史小诺看来,这其实是一种对女儿更好的教育。
史小诺说,这种不断进步和“对谈大咖”有关。“这个能学到的东西太多了。”史小诺说,自己问过王健林,他也说自己的知识中其实95%都是靠和其他人聊天获得的。
记者随即问她,考虑过退休、或彻底退到幕后么?她稍稍顿了一下,侧头思考,“我现在想的是再做十年,等到我56岁,再来考虑(退休)。但如果我刚才说的跨界转型成功的话,应该还可以再做下去。”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裘晋奕 摄影 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