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殊最后的结局,是所有读者最关心的问题。电视剧中林殊是明明白白死了,小说中也明确写出了这一点。可是,喜爱完美大结局的我们,总是抗拒这个结果。我们一直在幻想奇迹的出现。
所谓的彩蛋,其实是开端.png
我也希望他活着
没看电视剧之前,我就知道了“彩蛋”的事。网上流传的据说是未删节版本,结局是琅琊山上,蔺晨独坐于桌前,飞流泡茶。蔺晨端起飞流泡的茶,并没有饮用,而是递到屏风之后,说:好歹是飞流泡的茶。素淡的屏风之后伸出一只手,接了茶杯,飞流的表情也随之一喜。
有这个版本的流传,最后一集看着他与霓凰情许来生,虽然为他们惋惜,但是总存有一丝侥幸。每每想到有蔺晨陪伴林殊,无所不能的蔺晨也许真有什么法子救林殊呢。电视剧的结尾,景琰把林殊牌位上的红布揭下,红布飘飘荡荡落地,在我看来,也许是林殊耍的假死手段呢。
说实话,从始至终,我确实没有认真想过林殊死了这个问题。我一直活在童话故事里,认为他会有个完美的结局。
卫峥得到冰续草之后,特别兴奋地拿给蔺晨,蔺晨却告知他们,冰续草并不能使林殊痊愈。当时,卫峥失望地说:为什么只想着自己性命的人能活,而心中有情有义的人却要死呢?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总把现实和戏剧分得很开,认为电视剧不就是人编的吗?情节都是人为设计的。所以结局是越完美越好。甚至有的读者接受不了悲剧的结局,会去骂编剧的。
可是,也许完美,真的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就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认为世间先有一个理型世界,而万物不过是他的影子。我们内心认定完美就是结局,写小说必须要按照这样的框架去构思。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不甘心。
此生一诺,来世必践.png
可是他的结局只能是死
认真读完原著之后,我真切了解到梅长苏的最后结局只能是死。那种心境就像景琰见到卫峥,知道了当年的真相,心神恍惚、眼含泪水地说:回不来了,小殊再也回不来了……
前些天,我在网上看评论时,一篇文章写道,《琅琊榜》的编剧为什么会在电视剧上映时删掉最后那个伸手接茶的情节?原因就是怕读者误解为林殊还活着。编剧设置这个情节的目的,本来打算做一个回忆,想把故事引到前传上去,可谁知读者会想到后传上去呢?
小说中最后写道霓凰和聂铎去琅琊山,最后送他们的是“一位潇洒俊美的年轻人,手里牢牢牵着个头扎宝蓝发带的黑衣少年”。很明确,这两个人应该是蔺晨和飞流。飞流跟了蔺晨,可见林殊确已不在。
回想起之前的种种。总是玩笑不恭地蔺晨,生气地把冰续丹扔到林殊怀里的场景,一再劝告他:如果用了冰续丹,三个月之后就算是大罗神仙也救不了你。爱好自由的蔺晨最后却选择去从军,为的只是陪林殊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把死亡作为林殊的结局,为的就是烘托出林殊英雄主义色彩。面对国家和生命的两难之选,林殊毫不犹豫地作出了选择,甚至为了这个选择,还要瞒着自己最好的朋友,说服领导者。
林殊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性命和道义,得此就会失彼.png
活着的意义不在于长久.png
只有死亡,才能让我们学会珍惜
我们把眼光拉回现实。常常看到一些新闻,说小孩看国产动画片酿成悲剧。有的是模仿熊出没的光头强,用电锯锯妹妹的鼻子和脸,有的是学光头强改造风扇,最后双手绞进高速扇叶,有的学喜洋洋玩“烤羊”,俩男孩遭烧伤。更有甚者,上高中的女学生,因为喜爱看穿越类的小说,试图通过自杀得以穿越到自己想去的朝代。
过度的主角光环,能从各种病危中救治出来的人们,手段高绝的神医,常常让我们不知不觉活在了虚幻的世界。三观不正的网剧、脑洞大开的小说,带坏了很多处在成长期的青年的世界观。
想象的世界,无限可能。我们支持孩子们培养想象力,因为创新来源于想象。可是我们也该让他们认清现实。不管想象多么美好,现实却总带着那么一丝残酷,不管你多么不愿意接受,想象永远不能取代现实。
林殊的死亡,才能让我们更深刻理解他的付出与艰辛,他的伟大与荣光。性命和道义,得此就会失彼,人在两难之间,真的做不出兼顾的选择。
学会接受现实,这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学会接受,我们才能更加珍惜生命的意义,才会好好活着,不辜负韶光。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windy天意晚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