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想说说一部老电影的完结篇。
十年中,它是很多人不由分说进入电影院的一个理由。
但接近尾声,很多人的心却一点点沉重下来,
焦急等待结局,却又害怕结局的到来。
终于,在2011年,这个牵动我们十年的电影宣告终结,
它就是《哈利·波特》。
前几部由美国导演克里斯·哥伦布(Chris Columbus)执导的哈利·波特电影是典型的好莱坞风格,
叙事流畅不费劲,毕竟是《小鬼当家》的导演。
但是从《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开始,
由英国导演大卫·叶茨(David Yates)来执导,
加入了英国学院派内敛的元素,使影片略显沉闷与晦涩。
而最后一集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作为”哈利·波特“电影系列的终结篇,更突出了这一特点。
说说导演。
大卫·叶茨生于英格兰,曾在美国华盛顿居住一年,
之后返回伦敦的国家电影电视学院学习,
是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激励他继续从事电影的拍摄。
执导过不少电视电影和迷你剧集后,
他在英国取得不小的声誉。
2004年,他凭借为BBC拍摄的政治惊悚电视剧《游戏进展》,
获得英国导演工会的电影电视连续剧杰出导演成就奖,同时也赢得一项艾美奖。
2007年,他接棒哈利·波特系列,
成为第五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导演。
获得好评,赢得世界声誉后,
大卫·叶茨继续执导《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在这部电影中,他一直努力试图保留原著的剧情结构,
却在电影节奏上失去了把握。
影片一开始和上一部情节衔接不上,
一些无关痛痒的对白让人很难入戏,
而之后的战斗有些混乱,镜头杂乱且琐碎。
如果不是英国人而换成好莱坞导演来拍,
我想在海格抱着哈利返回霍格沃兹的时候,
起码会让音乐进入来述说悲情和绝望,
用英雄式的节奏来吹响反攻的号角,并给我们一个个坚定的眼神,
而不会空洞地展现战后的伤痛,之后却对这些伤痛毫无交代;
起码还会多些时间去刻画“霍格沃兹保卫战”来提升可看性,
而不是在开篇用苍白的对话来堆砌无谓的剧情。
说到演技,几个配角都可圈可点。
伏地魔的肢体语言(看不到表情)看点十足;
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一贯的神经质更闪闪发光(海伦娜·伯翰·卡特饰演,我太爱这个演员了,推荐她另外一部电影《搏击俱乐部》);
纳威在这部应该说是第一男配,
但导演的限制让他的华彩打了折扣;
麦格教授担当起之前邓布利多的角色任务,几个镜头帅气无比。
其实整部影片最大的亮点应该是“霍格沃兹保卫战”开始的时候,
可惜从食死徒攻进来之后就乱了。
几位主角仿佛睡眠不足,韦斯莱和赫敏就像两根木头,
而哈利·波特基本上也是个木偶,完全没有性格描写。
作为主角,这个缺陷让人爱不起来。
连斯内普之死也处理得悄无声息,
感觉就像你看看荒野纪录片,镜头在一个木筏子上顺着水流,
慢慢你发现水越流越快,可以预见前面就是一个瀑布了,
你不禁开始期待一种波澜壮阔下降的痛快,
结果到那儿却连水带河道都没了,
剩下我们在一个莫名其妙的空间里日有所思地飘来荡去。
斯内普的死并不壮烈,
之后的回顾也不能展现这个人物的伟大。
英雄可以死在冲锋的路上,
但最好不要在一个没人的地方被个京巴之类的宠物咬死,
而且他还没有反抗,让人怀念都怀念不起来。
英国人真的是内敛到骨子里了。
最后的情节很狗血,不是说哈利必须死么?
后来邓布利多出现,说了些让人半懂不懂的心灵片汤话,之后哈利就活了,
这剧情足以使这部电影得那一年的金酸莓奖。
由于正反面人物都没得到充分的发挥,
使得影片最后表现19年后的所有人都显得很滑稽。
哈利和孩子在站台上的对白基本上就是三流文艺片的路子,
和之前之后都没什么关系,
而且导演你给了马尔福镜头,
能给纳威和卢娜一镜头么?
我们很想知道他们怎么样了。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之前好莱坞式的哈利·波特电影,
色彩明快,人物性格鲜明,导演在节奏的把握上更加收放自如。
英国人似乎更喜欢躲在墙后面和你说故事,
进而显得这堵墙无比的多余。
人们在飞来飞去的魔法里找不到之后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或者说导演根本就迷失在了这里,
既没了顺畅的叙事,也没有层次感的推进,对镜头失去了控制。
这部电影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存在,
就好像一个人刚从沙漠到一个旅馆,
尽管里面只有温水浴,没有热水洗得舒服,但聊胜于无。
不在多好,而在于存在,不过我还是有点小小的遗憾。
(本文转载自”青春山西“,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