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邵阳市隆回县出了两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土匪,他们还是兄弟俩。
邵阳旧照
咱们先从张光标说起,他出生于1915年,原籍邵阳市洞口县。老张家世代务农为生,家境不富裕,但勉强能过得下去。没想到,1920年,也就是张光标5岁的时候,他父亲忽然因病去世。
家中失去了顶梁柱,日子越过越差,最后连饭都吃不上了。张光标的母亲蒋氏,不得不把大儿子张邦迪寄养到别人家,自己带着5岁的张光标和3岁的女儿,外出讨饭。当时像他们这样四处乞讨的人,太多了,哪有那么多人施舍食物?
所以,蒋氏带着两个孩子,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一路艰难的流浪到了70多里外的隆回县荷香桥区山峡刘家。也是巧合,这个村子北边有一户人家,男主人名叫刘季平,一年前妻子病逝,自己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正想着再娶一个妻子操持家务。
三十出头的蒋氏带着孩子上门乞讨,刘季平一看,这乞丐虽然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但毕竟还年轻,长相也俊俏。于是,刘季平试探性地问了问,蒋氏自然愿意嫁到刘家,张光标就这么,跟着母亲住在了这里。
从乞丐变成刘家的主妇,操持一切家务,蒋氏内心还是很感激刘季平的。于是,对那三个非亲生的孩子,也是尽心尽力的照顾,甚至比对自己的儿女都要好。张光标兄妹俩当时还小,好不容易有个栖身之所,当然也是拼命干活。
于是,平时放牛砍柴、割草喂猪,一大堆家务活,都落到了兄妹俩的身上。结果不到一年时间,张光标的妹妹,就因病去世了。失去了亲妹妹之后,张光标只能和刘家的二少爷刘东楚作伴。
这个刘东楚,比张光标大一岁,经常欺负这个弟弟。他觉得张光标以前是个小叫花子,于是每天颐指气使地安排弟弟干活,有时候还骑在张光标的身上当牛马玩,动手打骂更是很平常的事情。张光标呢,寄人篱下,只能忍着。没有人能想到,这兄弟两人长大后,竟然都成了土匪。
1931年,15岁的张光标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刘家。
湘西旧照
受了多年的欺负,张光标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混出个名堂来。那个年代乱啊,出门讨生活的人多,想混出来谈何容易?一直到1939年,张光标才在洪江盐务大队当了个二等兵。第二年,部队要开往浙江金华,张光标不想去,于是借故离开,做起了贩米的生意。
但张光标当不了生意人,很快又回到了荷香桥区,在一个乡绅家里当长工。到了1944年,张光标加入了大土匪张云卿的匪帮,当上了班长。几年后又升任分队长、中队长,成为了一个土匪小头目。
当土匪就是要捞钱,张光标这一点还是很在行的。没几年功夫,他就在隆回县沙子坪街头盖起了一座四合院,又在房子对面的山头上修了炮楼,带着土匪打家劫舍,抢劫行人。当地人还编了一首民谣:“人到沙子坪,灾祸难躲身;车到沙子坪,喇叭无声音。”
咱们再来说说,张光标的那个哥哥刘东楚。
刘东楚不是从小欺负张光标嘛,那是因为他自幼娇生惯养,蒋氏进了家门之后,依然对他百依百顺,从不打骂。1932年,也就是张光标离家的第二年,一直在邵阳偕进中学读书的刘东楚,因为聚众耍钱,被学校开除了。
很明显,这个刘东楚从小嚣张跋扈,也不是善茬。从学校出来之后,他靠着家里的关系,先是当了邵阳县第八区禁烟委员,两个月之后又进入小学当教员。1936年,刘东楚又成为了保长。张光标还在盐务大队当二等兵时,刘东楚就已经和土匪头子廖坤富烧香拜把子,跟着一帮土匪偷偷抢劫了。
没过多久,土匪廖坤富被抓住枪毙,刘东楚一看形势不对,果断逃走。因为有文化,他很快又在外地混进军队当了文书。1946年,刘东楚回到了山峡刘家,游手好闲混日子。
此时,分别多年的两兄弟,又聚在了一起。
被捕的湘西土匪
张光标已经成了土匪,不再计较小时候的事情,而是把刘东楚介绍到了土匪张云卿的身边当副官。从此之后,兄弟俩都进了匪窝,开始狼狈为奸、祸害百姓。抢劫绑架、杀人放火,张光标、刘东楚兄弟两人犯下了累累罪行,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
1949年10月11日,隆回解放,张光标自知作恶多端,于是带着六十多名土匪,连夜转移到一个山沟里。没想到几天之后,一群匪徒正在吃早饭,门外忽然响起枪声,张光标出门一看,解放军的剿匪部队来了!
匪徒们哪敢抵抗,吓得四散而逃。张光标跑得最快,当地人传说,他跑起来能抓住疯跑的狗的尾巴。就这么他一口气跑过了一个山头,累得趴在地上吐了几口血。他的老母亲和妻妾子女,则被远远地甩在后面,哭爹喊娘,连滚带爬。
其实,这次解放军有其他重要任务,根本没有时间剿匪,张光标也就侥幸逃脱了。想来想去,他觉得这样不是办法,于是心一横,带着两支短枪来投降了。县公安局正忙着剿匪事宜,看张光标主动投降,于是设宴款待,并告知既往不咎、从宽处理,最好能在接下来的剿匪工作中立功。
张光标明着帮助剿匪,暗地里依然带着人四处抢劫,而且在当年12月底带着队伍上了山,光明正大的当土匪。这可不能惯着他,剿匪部队于1950年3月3日,又一次打散了张光标的队伍。
1950年3月17日,走投无路的张光标带着30名土匪前来投降。但让人意外的是,张光标竟然提出,他的部队不接受改编,仍然由他带领……剿匪部队领导一听,小小的土匪头子还敢这么讨价还价,而且调查发现张光标还私藏了180多条步枪、几支冲锋枪和几挺机枪,这不是真心投降啊!于是,直接抓起来,在当年9月5日枪毙了。
刘东楚的结局呢?更加离奇。
在第一次遇到剿匪部队的时候,刘东楚就带着几个人逃跑了。后来他跑到绥宁红岩一带,又召集了一帮人马,自任中队长,成了土匪头子。不过,还没干上几票,就又被剿匪部队打残了。刘东楚思来想去,有了一个好主意。
他先让妻子回到山峡老家,见了人就说,刘东楚已经死在了湘西。刘东楚则化名刘伯顺,装扮成小商贩,一路跑到了广西融安县,在这里做起了小生意。巧合的是,刘东楚在这里认识了一个剿匪武工队的炊事员,他灵机一动,和炊事员混熟之后,经其介绍进入了剿匪武工队。
刘东楚的想法是,自己有文化,而且当了这么多年的土匪,一定能在剿匪工作中大放光彩,说不定能弄个一官半职呢。一开始,他是跟着炊事员做饭,很快就因为表现积极,获得所有人的一致好评,转为武工队正式队员。
之后,刘东楚作为一名剿匪战士,跟着武工队四处打土匪。因为有过当土匪的经历,他对土匪的生活习惯、藏身地点、战斗特点等等,都十分了解,于是屡屡立功。比如,有一次他单枪匹马抓住了三个土匪,立功嘉奖。在攻打一个土匪巢穴时,敌人居高临下用机枪扫射,刘东楚根据自己的经验,利用对方换弹匣的空隙,一跃而上击毙两个土匪,缴获了这挺机枪。
这样的英勇表现还有很多,刘东楚很快就获得上级认可,1951年4月调任融安县龙虎乡副乡长,6月调任古木乡乡长,8月调任九区武装部政治、军事干事,次年7月又调任区公安助理员。此时的刘东楚已经完全成了传奇英雄,整天一身军装,神气十足。
为了隐瞒自己的身份,每次填写履历表,刘东楚都写道:“父母早亡,家庭过得是雇工生活。本人只读过一年书,很小就给人家放牛、帮工,学砖瓦匠。后来当小贩做生意,在路上被土匪洗劫一空,为此,投奔革命。”刘东楚的演技好,大家都相信了他。
1953年,上级准备提拔刘东楚为县公安局副局长。
当年7月,融安县第九区区委组织委员覃衡,在谈话中问刘东楚家乡的具体地址,刘东楚吞吞吐吐地说:“我是湖南邵阳县八区荷叶乡茅山村人。”覃衡感觉刘东楚似乎有所隐藏,于是给邵阳县发函查询,结果对方复函:“查无此地,查无此人。”
“查无此人”也许是战乱导致资料丢失、知情人去世等情况,还可以理解。但是“查无此地”就说不通了,谁还能把自己的家乡记错了?与此同时,刘东楚原籍隆回县的广大群众,一直觉得这个土匪头子可能没死,所以向县公安局多次反映。
1953年9月,在一次县公安局长的会议上,隆回县公安局长汇报情况时,细致描述了逃亡匪首刘东楚的情况。同时参加会议的邵阳县公安局长一听,前段时间融安县来函调查一个名叫“刘伯顺”的人,会不会就是刘东楚?
于是,隆回县和融安县合作,通过多次调查,基本确定了这个刘伯顺就是刘东楚。
1953年11月20日,刘东楚接到县公安局的电话,让他到县城来一趟,有事商量。刘东楚敏锐地察觉到,可能是自己的身份暴露了,于是假装生病不愿意去。县公安局的领导于是派副局长带人连夜赶到第二区,见到了刘东楚。
刘东楚知道自己跑不掉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地说:“我是罪犯,我是罪犯!我该死,我该死!我愿意坦白交待,请求政府宽大处理!”最后,经过调查审理,鉴于刘东楚有戴罪立功的表现,判处无期徒刑,长期劳动改造。在服刑了25年之后,刘东楚获释。
已经60岁的刘东楚又回到了老家,自食其力,种地做生意,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1989年农历2月23日,刘东楚因高血压病发去世,时年75岁。
看了这兄弟俩的经历,真是让人感慨万分。同样是十恶不赦的土匪,张光标顽固不化,自寻死路。刘东楚虽然隐瞒了身份,但确实戴罪立功,为剿匪战斗做出了贡献,也算是安享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