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被潘金莲、西门庆和王婆合谋鸩杀后,停尸在堂。按例,团头何九将验明尸身,敛葬去讫。“团头”既非职业称谓也不是职务名称,《水浒传》和《金瓶梅》都没有明言。同时期的《喻世明言》中有一篇《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做了详尽解释:平时,乞丐行乞后要向团头缴纳常例钱。如果遇到天寒地冻等极端恶劣天气,乞讨无门时,团头负责供应薄粥维持众乞丐的性命。至于收敛尸体,扛抬冥器、丧葬烧埋等与死亡有关的活计,因普通百姓颇为忌讳,就由官府指定团头组织乞丐实行。团头通常还义务担任本地仵作。团头嘛,其实就是个叫化头儿。
王婆担心何九殓尸时看出破绽,提醒西门庆先行打通关节。西门庆请何九到酒楼饮宴,并送上钞票十贯,嘱托他“百事周全”。何九心中纳罕,武大家的白事何须西门庆示好?到了紫石街武宅中,见到未亡人潘金莲,才隐约料知她同西门庆有些首尾。
上述情形,《水浒传》和《金瓶梅》所记类同,之后却大相径庭。
《水浒传》中,何九揭开盖着武大尸身的千秋幡后,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晕倒在地。众人断定他中了恶(恶灵犯冲),赶紧将他抬回家中调养。众人散后,他忽然睁开眼睛对他老婆说,武大的尸体通身紫黑,七窍内隐隐有血迹,分明是中毒身死。倘若当时就指出尸身疑点,必定触怒事先招呼的西门庆。而如果草草入殓,支吾过去,武大的弟弟武松事后查明真相,他也难以交代。
西门大官人交通上宪,把持官府;都头武二郎血气方刚,勇武过人。他一个小小团头招惹了谁都会引来杀身之祸!生死抉择的刹那间,何九急中生智,效法五霸之一的姜小白,咬破舌尖,血遁而走。
等到武大火化时,他暗中捡了两块未烧尽的中毒发黑骨殖,预留了证物。武松归来后,果然一路寻访到何九,何九拿出骨殖,陪同武松、郓哥见官首告。
在《金瓶梅》中,却是何九的两个手下提出:尸首似乎有问题。何九呵斥道:“不要胡咧咧,这么热的天气,尸体有些异状也属正常。”敦促众人顺利将武大火化。武松找他了解敛葬情况时,何九早就到外地避风了。直到武松发配,何九都没有露面。
两书所载各有合情之处,也都有悖理之点。须知,担任清河知县易,成为清河团头难。知县不过是朝廷任命,不如团头遍历人间繁难。既要结好衙门,上应官役;又要管理群丐,下体民情;还要同地方各豪强往还,间于齐楚。若非机变百出、屈伸自如之辈,肯定坐不稳团头之位。
如依《金瓶梅》所述,下属尚有异议,何九呵斥了之,无法消解疑窦。万一事后风吹草动,疑状公诸于世,他与西门庆勾结的情弊就会坐实,铁定与武松结仇!以何九的精明,不可能不考虑到武松血债血偿所迸发的巨大毁灭性,仅仅把宝押在西门庆这一头。
而按《水浒传》所写,何九面对查问线索的武松时,将武大的骨殖和西门庆贿赂的赃款双手奉上,还引领武松去找此案关键证人郓哥。图样图森破,哪里还有半点团头的风采?所谓龙斗虎伤,苦了小獐,若武都头搬不倒西门大官人,他何九不就死日可期!
所以只有综合两书,方更贴近事实真相。何九初见武大尸身时,不幸“中恶”,无法履职,避免矛盾当场触发,较为符合“团头”的人设。既不开罪西门庆,违拗他的嘱托,又免去东窗事发的后顾之忧。再借火化之际保留证据,在武松处也押上一注。武松归来时,何九势必异地藏身。如西门大官人技高一筹,他就将证据高束庋藏,秘不示人;武都头胜券在握,他即行返回和盘托出,一吐为快!只要形势一天不明朗,他就不会选边站队。跳出局外,远离颠倒是非,终能心无挂碍,无有恐怖!如此抉择,才真正精彩地展现了团头何九的生存智慧。
然而,施耐庵和兰陵笑笑生均始料未及,数百年后,一位后生查某人,考证出丐帮实为江湖第一大帮,山东一带正是丐帮的重要辖地。团头何九岂非是丐帮分舵的舵主?
施、笑二公若有先见,后续定会援笔而书——只见古庙中众化子环绕,簇拥着一位须发微白的老者。那老者精神矍铄,手持一根晶莹碧绿的细长杖儿,开言说道:“大元,那乔三槐的儿子在少林学艺几年了?”其侧一中年汉子微微沉吟,答道:“已有八年了。”老者颔首道:“好!”又对另一位面色蜡黄的中年人说道:“世镜,清河分舵何九之事你不必亲自前去。你派人到少林寺中多多拜上玄慈方丈,就说我请玄苦大师的弟子下山走一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