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朝的开国名将之一,他也是狂放不羁的帐前先锋,他还有百发百中的射箭功夫,他就是那个战无不胜的大将常遇春。
只是为何这个年轻有为的将领,年仅四十岁就猝然长逝了呢,他的离奇死亡究竟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本期视频咱们就来聊聊这个传奇人物 常遇春。
常遇春 字伯仁 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常遇春自幼习武 到二十岁时就已经武力超群,常遇春早年跟随一位叫刘聚的人落草为寇,但是这每天过着打家劫舍的生活,实在不是满腔热血的常遇春想要的,作为堂堂男儿他也想要建功立业 出人头地,终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遇到了朱元璋。
一次常遇春因困倦躺卧田间,梦见有一神人披甲拥盾在叫他,起来 起来 主君到了 你建功立业的时机已到,于是常遇春从梦中惊醒,而此时朱元璋正好从这里经过,,常遇春早就听说朱元璋所带领的军队是一直仁义之师,于是当下就决定这辈子就跟着他老朱干了。朱元璋也是个实在人,他一眼就看中眼前身材挺拔的常遇春,当下就决定让他留在起义军中效力。
但是这常遇春怎么看也不像是平凡人,总得给他个一官半职啊,不然还有人会说老朱小气,于是朱元璋就问常遇春,你想要个什么官职啊,常遇春回答,我也不想要别的,你就把那个前部正印先锋官给我就行了。此话一出朱元璋是大吃一惊,你有啥本事啊 初来乍到就要这么大的官儿。这本事不是靠嘴巴说的 在战场上才能见分。
不久朱元璋军队进逼采石矶,元兵早就在长江岸上蓄势待发,等待着朱元璋大军的到来,朱元璋军船离岸三丈多远,就遭到敌人猛烈的攻击,根本没人能抢登上岸,就在这个时候常遇春飞舟而至,朱元璋见常遇春骁勇,加上之前在自己面前夸下的海口,早就对常遇春的表现拭目以待。
朱元璋命令常遇春带着军队抢登上岸,常遇春领命,于是挥戈直冲向前,敌兵抓住常遇春的长戈,只见得常遇春乘势借力一个飞身,连翻几个跟头就到达了岸边,大声喊叫冲入敌阵中,一把长戈几将挥舞,霎时间刀光剑影叮当作响。常遇春长戈所指 敌人便全部瘫倒在地,其余元兵见常遇春如此骁勇,就都纷纷丢盔卸甲望风而逃了,朱元璋大军乘胜上岸攻击,于是占领了采石并攻克了太平,常遇春因为作战勇猛被授以总管府先锋。
由于常遇春在朱元璋帐下十分英勇,多年来凡是有他参与的战争都未尝一败,可以说在朱元璋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是居功至伟,在万千光芒的照耀下常遇春也不免有点儿狂傲,有时候呢连朱元璋的命令他也可以抛之脑后。
公元1359年,此时朱元璋的敌人已经不是元朝了,而是陈友谅和张士诚,一次常遇春辅佐朱元璋攻克九华山之际,陈友谅有将近3000人次,成为了朱元璋军队的俘虏。这俘虏怎么来处理呢?
朱元璋当初有交代,在战争取得胜利的时候不要杀害俘虏,达到以此收买人心的目的,但是此时的常遇春就不想这么干了,这些人干了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现在还留着他们干啥,于是就想把这3000俘虏全部活埋,徐达这时候站了出来,你就这样把他们杀了,将来还怎么可能有人来归顺我们,你这样做不是和主上的意愿背道而驰吗.常遇春却摆出一副有恃无恐的态度,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我杀了这些人是免得他们留下祸根.于是这3000人最终还是没能逃过常遇春的屠刀.
在我们看来常遇春杀害3000俘虏确实有些残忍,但是在古代的战场上就是这么残酷,不是有句话说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吗,打蛇不死反被蛇咬的故事也不少,常遇春这种残忍的做法放到当时似乎也不那么难以理解,但是得知自己3000士兵全部死于常遇春之手,这陈友谅可是有点儿坐不住了,这人怎么这么残忍啊 心胸也太狭隘的吧,连投降的士兵都能斩尽杀绝.
但是陈友谅也就只能在心里生生闷气,因为常遇春的能耐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想从他哪儿讨点儿便宜几乎是不可能的,再说了人家还有一项技能没有展示出来呢,是啥技能呢,这就是咱们在之前提到过的,常遇春除了武功了得外,他还是一位额百发百中的神射手.
鄱阳湖大战时,朱元璋二十万迎战号称六十万的汉王陈友谅大军,陈军人多船大 又处上游顺江而下,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朱元璋军队并不适合水战,而且当时的朱元璋大军的战船在陈友谅大军的战船面前,那简直就是现代渔船和游轮的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大军根本没有招架之力.
常遇春逆势奋击 呼声震天,所部人马无不以一抵百,而这时陈军头号骁将张定边杀至朱元璋的座船,朱元璋命在旦夕时,常遇春弯弓搭箭使出了他的看家本领,只见一直飞箭射向了,在敌船上指挥的张定边的脑门儿上,张定边当场毙命,朱元璋这才得以保全性命.
要知道当时的张定边无异于移动的活靶子,离常遇春又有数丈之远,而常遇春一箭就能送张定边回家,这没点本事能行吗,所以啊常遇春之所以狂放不羁也是有道理的,他确实有本事 有能耐,但是就只这样一个狂人却在四十岁暴病而死,这又不得不让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那么骁勇善战 身强体壮的常遇春究竟为何而死呢.
其实啊在金庸先生的作品《倚天屠龙记》中,似乎能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当时啊幼年的张无忌身中玄冥神掌 命在旦夕,恰逢此时遇上了同样也身受重伤的常遇春,于是二人来到明教神医胡青牛的药庐,但是因为张无忌并非明教中人,所以胡青牛拒绝为张无忌治病,而常遇春见胡青牛不肯救治张无忌,索性自己也不治了 黄泉路上有个伴儿.后来呢张无忌因为对常遇春心存感激,就在胡青牛的药庐里翻阅医书,寻找救治常遇春的办法,最后还真让张无忌给找到了.在常遇春服下张无忌为自己调制的药的时候,常遇春果然痊愈,但是这时候胡青牛却告诉张无忌,为常遇春配制的药虽然救了常遇春,但是由于用量太大和针灸手法的不对,导致常遇春的元气大伤 最多只能活四十岁.
当然这只是小说虚构的情节,并不能作为研究了历史的证据,那么常遇春究竟为何而死呢,有人又把这个屎盆子扣在了朱元璋的头上,但是常遇春死的时候是公元1369年,这时候明朝才刚刚建立起来,北方元朝的势力依旧对明朝虎视眈眈,朱元璋需要这些将领为自己南征北战,而常遇春绝对是替朱元璋南征北战的不二人选,所以朱元璋不可能这么早就除掉常遇春,而在史料中都说常遇春的真正死因是病死,是得了一种叫做卸甲风的疾病.
所谓“卸甲风” 顾名思义,就是古代将军打仗之后回到帐中,因为身体太热 又出了很多汗,立即卸去盔甲 贪凉吹风引起所谓中风之疾,而常遇春是在1369年行军途中病逝的,所以常遇春死于卸甲风的可能确实很大.
常遇春作为明朝初年最杰出的将领之一,自跟随朱元璋之后南征北战从未打过败仗,他自称有十万精兵足以横行天下,因此在军中也被称为常十万,但是四十岁的他就英年早逝了,这也成为了明朝初年的一大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