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流泪是观众的权利,但流泪不是一个电影好坏的色蕊试纸。
我以前曾经采访过到贝劳打工的一群打工妹,她们提到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
在国内的时候,我们对春晚都是嗤之以鼻的,似乎没有人会在春节晚会节目前,痛哭流涕。
但是,那群在海外的打工妹在繁重的劳动之余,最大的乐趣,就是守着一架破旧的录像机,翻来覆去地看从国内带来的滞后的春晚录像带。
那群打工妹们,看着那些我们并不以为然的节目,却一个个泪流满面,哪怕是小品,也能让她们流着眼泪笑出声来。
并不是说春晚有催泪功能,而是不同的立场、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代入了自己的情感,赋予了原本很中性的元素,以极大的情感力量。感动的是你自己内心的软肋,而不是电影本身。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觉得《芳华》让你哭,让你流泪,但并不是它有什么天生的、命定的什么感染人的力量,而是你心中的软肋被触摸到了。
为此,我归纳三个理由如下:
一、《芳华》不过是“乙方”被隐藏的 《甲方乙方》而已。
冯小刚有两类电影,一类是正剧。如《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等,《芳华》也属于此类。
一类是王朔发明的“三T模式”,就是“替人排忧、替人解难、替人受过”,这个模式到了《甲方乙方》里,就成了“好梦一日游”公司。这一架构的核心框架,就是一个服务公司,满足各类客户的扮演需求。《甲方乙方》里的主导者,就是一帮电影工作人员,它说明的是,拍电影的目的就是满足各类客户的精神诉求。比如在《甲方乙方》里,有想过把扮演巴顿瘾的,有想吃苦的,有想告别繁华、沉迷清静的。《大腕》是“三T公司”“承办”明星葬礼的,目的是达到催泪感人的效果。2013年,在时隔十多年后,冯小刚再一次在《私人订制》中祭起《甲方乙方》的“三T模式”,这说明源自于王朔的“三T模式”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边装。
隶属于“三T模式”的冯氏作品还有《编辑部故事》《非诚勿扰》等等,衍生的作品还包括当时受其影响的众多模仿之作,如《我爱我家》《炊事班的故事》。
这一喜剧模式后来日渐式微,因为它太易模仿,王朔的那一套,以“不变应不变”的服务模式,可以套住这个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套多了,观众厌了,编导也觉得没意思,所以,也就销声匿迹了。但冯小刚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旧梦重温,比如《私人订制》就是一个典型。
我们现在可以从《私人订制》的简介里,看到“替他人圆梦”的内容:一心想过“烈士瘾”的女青年,一心要想当“最俗导演”的冯小刚同行,还有自愿接受钱色诱惑的司机师傅,梦想变成“有钱人”的河道清洁工。
有一天,有一个导演来到这个圆梦公司,想拍一部反映自己青年时代在文工团的电影,于是,甲方:圆梦公司,与乙方:揣着梦想的前文工团成员,签订了合同。只不过这里的甲方与乙方,都是同一人,就是:冯小刚。
合同的两方中,身为乙方的冯小刚被隐藏了。所以,只剩下前台的甲方也就是文工团的内容。
看看《甲方乙方》里,那个扮演巴顿的客户,过了一把将军瘾,但行将结束之际,还意犹未尽,继续享受那种指点江山的滋味,但圆梦公司的服务人员,立马脱去他的军装,让他恢复常态。
《芳华》也不过是这样的一种操作而已,乙方按照甲方的要求,满足甲方的心理诉求,如果甲方还沉浸在乙方制造的虚幻中,那么,乙方便会毫不客气地告诉你好梦只能是一日游,这就是《甲方乙方》里“好梦一日游”公司命名的原因。
二、《芳华》感人的部分是样板戏,而不是电影本身。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一位网友在后边留言,说这部电影让他感动了,流泪了。
我给他的回复是:其实你不过是被样板戏感动了,而不是电影。
比如,被认为最为感动人的段落是何小萍穿着病号服跳起了《沂蒙颂》,在这些段落中,引用的一直是样板戏中的一些高亢、壮美的段落。如果何小萍在操场上,跳起“贵妇醉酒”是否还有催人泪下的作用?估计答案是“否”的。
《芳华》电影里,大量采用了那个时代的经典舞蹈、歌曲,正如当年“红太阳”歌曲流行时,并不是说当时的演唱者手里掌握着什么样的催泪武器,而是这些歌曲本身内质中的真挚的内核部分。
《芳华》里舞蹈包括《草原女民兵》《沂蒙颂》等,都带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作品把今天我们难以看到的女性的阳刚的部分给予了充分展现,它与女性的柔情的气质,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从而带来了一种隶属于一个时代的独特美感。
当《芳华》把这一切重现的时候,电影里的角色扮演者,也已经与当年这些舞蹈需要的气质,有了较大的悖离,如今只剩下了柔情的部分,但就是这些柔情因素的加入,使过去只有阳刚气息的舞蹈,焕发出了新鲜的意味与意境,也因为这之间的反差,而使人涌上一种强烈的共鸣感,从而触到了内心柔软的软肋。
《芳华》整个电影看起来,恰恰是一部以样板戏为主体的时代文艺的大荟萃,说它是歌舞片也一点不为过,电影里最精彩的舞蹈段落,恰恰是何小萍来到文工团时团员们排练舞蹈的场景,镜头无孔不入,出没在观众与演员之间,用全景式的视野,三百六十度无遗漏地展现了排练厅里的青春勃发。这些舞蹈,其实与文工团成员内部的勾心斗角是严重对抗的,舞蹈在形体上是美的,但表演这些舞蹈的文工团成员的内心却是丑陋的。
所以,当文工团成员解散喝酒、痛哭流涕的时候,会被有的观众看成是冯小刚对文工团成员的反讽,因为正是这些文工团成员挤走了两个好人——刘峰与何小萍。
《芳华》里沿袭了样板戏的经典歌舞,并以新的身姿来呈现它们,它所衬托出的生命易逝的况味,恰恰是样板戏本身的跌入尘埃但依旧新鲜崩脆所带来的内心撞击。就像小戏骨版《红楼梦》为什么让人看的如此热泪盈眶,并不是说小演员演的如何出神入化,而是因为他们和她们在致敬一部经典之作时所作出的吃力、吃劲而拼命的迎合,这才是他们如此感人肺腑的原因。同样,《芳华》中的年轻演员,对样板戏的竭尽全力的再现,让我们也是看到了她们努力背后的艰辛,她们卖力背后的徒劳(如何小萍部分),这与小戏骨版的催人泪下的肌理是一样的。
三、《芳华》的主题是反战,而不是歌颂战士。
冯小刚说过他拍摄《集结号》《芳华》的动机是:“我要传达给观众的绝对不是宣扬战争的力量,我不是在歌颂战争,我是想让观众看到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和我的同龄的这样一批人,在他们的芳华时期,他们真的投送到战场上,两条腿就没有了,眼睛就瞎了,有的人死了,手没了,胳膊没了,他的这种爱国是用他的牺牲作为一个注解的。我是要让观众知道,战争的残酷和恐惧,和平的珍贵,不要那么叫嚣着爱打仗……”
冯小刚的话不能说没有道理,中国人向来不喜欢打仗,喜欢和平,喜欢皆大欢喜,但关键是战争会找到中国人的头上。这时候怎么办?那些在保家卫国的压力面前的“匹夫有责”正是深知战争的残酷,深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才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这个简单的道理,在严歌苓的作品与冯小刚的电影中,统统被排斥到“反战”的对立面。
我们不妨看看好莱坞影视作品。《兄弟连》中,专门有一集,名字叫“为什么而战?”,在阐述着战争的意义与价值。《拯救大兵瑞恩》中,也有一个细节,交待美军去拯救法国小女孩,变相地图说着美军为何远渡重洋在欧洲出生入死。相比之下,从来没有跑到人家的土地上去侵占别人的中国人却在这里奢谈“反战”,实在叫人有一点过分的矫情。
所以说,冯小刚在《芳华》里拍摄的六分钟战争场面,不存在任何的歌颂意味,只是图解着他所需要的战争恐怖的命题。
如果观众在这段戏码中,看到了对“英雄的致敬”,那只能说是观众眼里的误读,只能说观众心目中用自己的想当然代替了电影里的真实表达。
尤其是电影中,在战争残酷的一场戏之后,随即来了一段林丁丁激情洋溢、衣冠楚楚地演唱《英雄赞歌》,而这段戏份,恰恰是对参加战争的刘峰的极大讽刺,因为他的沦落到战场一线的命运,正是由她一手造成,而恰恰是这个导致了他的命运逆转的罪魁祸首,却声情并茂地讴歌英雄,电影声画严重对立的巨大不同步,把冯小刚的反战而无关歌颂英雄的动机昭然若揭地凸现出来。
感动是人的一种情怀,是人的一种高尚的标志,但有时候,如果不适当地为不该感动的东西而感动,那么,我觉得还是不要这种感动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