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今天终于开分了,豆瓣评分6.4, 有6万多人参与打分,四颗星、五颗星的占42%,好在及格了。
《长歌行》由迪丽热巴、吴磊、赵露思、刘宇宁主演,剧刚开始播出的时候尤其是女主迪丽热巴因为颜值被黑的很惨,从颜值到造型,而且还被很多人说不如女二赵露思,两个人同框热巴被碾压的很明显,两个人不像一代人。
随着剧情的慢慢推进,突然发现《长歌行》真香啊!剧情的发展让我完全忽视了热巴的造型和颜值。比热巴颜值更好看的是家国情怀,国家大义面前的取舍。
《长歌行》开篇,女主李长歌父亲李建成,和母亲李瑾皆因玄武门之变而死。
李长歌从此无父无母,也成了大唐流放的郡主,四处逃亡。也准备伺机而动杀了李世民为家人报仇。
李长歌在面临国家大义面前却果断的舍弃了个人恩怨情仇,李长歌在幽州之时本有机会逃走,但她为了在幽州粉碎一场阴谋,又回去找到了皓都,皓都一心想要杀李长歌,李长歌却说身为朝廷官员竟然连幽州的安全都不顾,杜如晦有如此义子真当可耻。
可见李长歌心中有大义,有大格局,并没有把自己的私人恩怨凌驾于国家之上,舍小家为大家。
和身为侍卫的皓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皓都的眼里只有个人恩怨,只有义父的命令。其他的他完全不管,和李长歌相比大局观很弱。
李长歌因为身份暴露,前去朔州避祸,偶然间救了公孙恒的夫人和孩子,从而留在了公孙恒身边,朔州面临外敌入侵,李长歌和公孙恒等人共同抵制阿诗勒部,保护朔州不落入外敌之手。
公孙恒受伤,李长歌成了首领。最后,成功击退了他们。
阿窦去城外被抓,兵临城下之际,阿窦作为人质,打死都没让李长歌开城门,跪在城下却只告诉长歌“我是要做大将军的人”,他没有任何的求救,为了朔州阿窦死了。
阿窦还是个小孩子,面对外敌抵死顽抗,不曾透露任何的国家机密。
这就是身为一个国家人民的气节。
公孙恒为保全朔州和朔州城的百姓愿以自己的性命作为交换,只求男主不要伤害城中百姓。
面对大义公孙恒自刎而死。
镜头一转城外士兵在外厮杀,城内百姓安居乐业。镜头之间转换对比,别有意境。
长歌问公孙恒值得吗?答案不言而喻。
公孙恒的死触动了李长歌,她明白心中的“道”。
皓都追杀长歌,长歌却只告诉他杀了我了就是和大唐作对,和大唐子民作对。
长歌心里有国家,有为国家死去的公孙恒。而皓都还沉浸在个人恩怨中,但在他抉择之中,还是放了长歌。
一个女子尚能如此,也许他有被触动吧!
李长歌献上公孙恒的人头投降。沦为奴隶。但依然心怀国家。
公孙恒身为刺史,济万民之道,为国捐躯。赚足了观众的眼泪。这就是家国天下的情怀,死一人换全城平安。
《长歌行》并不是古偶剧,他有历史背景,有家国情怀,人物群像从主角到配角都有心中的大义。
没必要一味地去抨击热巴的颜值和造型,把剧往大了看,便发现《长歌行》的格局很大。
每一个人物都在追求心中的“道”,主角与配角互相成就,让人物更加饱满,配角都不是工具人,不是为了谁而存在,都有自己想要的追求,只不过方式和立场不一样。
没有所谓的“坏人”,就像皓都在面对要杀长歌时,他内心和手部动作都会有镜头特写。皓都的内心也是纠结的,家国大义和义父的命令到底孰是孰非,对皓都本身的价值观也是一种冲击。
让他本身的角色更加饱满,让他更有血有肉,不再是那个冷面的杀手。
剧中也多次通过细节埋下伏笔,李长歌和李世民切磋时,李世民削掉了长歌的头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暗示玄武门之变。
李长歌的宝刀来源于阿诗勒部,作为出城交换,还说以后会要回来,“夺刀”暗示长歌和阿隼会兵戎相见。
李长歌逃出城时遇到了阿史那隼,长歌的衣服带有鸽子图案,阿史那隼的衣服带有鹰的图案,也非常符合两个人物的身份。
李长歌被魏叔玉射伤,阿史那隼在河边救了她,阿隼发现她是女人后,用剑砍断的箭的一端。
长歌将玉玺还给魏书玉,用剑在相同的位置上刺了魏叔玉,对长歌来说换玉玺是报恩,捅魏叔玉是报一箭之仇,恩怨分明,并没有任何影响。
第一集里长歌把作为郡主的面具给了李乐嫣,面具代表着一种身份,也暗示李乐嫣会成为郡主。
李乐嫣去寺庙里求了两个护身符,一个给了李长歌,另外一个打算给魏叔玉,由于看到皓都杀人,不小心吓得弄丢了,却被皓都捡到了,这也暗示乐嫣和皓都之后会有感情线。长歌的护身符转交给了魏叔玉,暗示长歌后面会有危险。
阿窦跪在阵前,导演对李长歌和阿窦的眼睛进行了特写,两个人眼睛里都是彼此的身影也暗示可以和对方说出最后的心声。
《长歌行》这部剧家国情怀拉满,细节处理到位。虽然也有瑕疵,但也不影响它是一部值得看的好剧。阿窦、公孙恒的死尤其让人触动,也许这就是战争,有人生就有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