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147,《三国史话》连载17,欢迎收看。
荆州是战略要地,孙、刘、曹三家谁都不满足在这里已占有的地盘。
01、蒋干说周瑜
赤壁之战以后,周瑜为南郡太守,曹操想占据它,便派周瑜同州人蒋干(字子翼)去江陵见周瑜,劝周瑜归附自己。周瑜知道他的来意,见面之后就说:“子翼,你太辛苦了,远涉江湖,是来为曹操作说客的吧?"
蒋干说: “我与足下别离很久,特来叙旧,并学习治军雅规,怎么能怀疑我是说客呢?“
周瑜笑着说:“我虽然不及师旷耳朵那样聪灵,但听弦赏音,还是能够得知雅意的。”
接着周瑜设宴款待他,请他参观军营、队列和仓库军资等,就是不同他谈军旅之事。过了几天,周瑜明确表态说:“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 即使苏秦、张仪那样的说客再出来,也是说动不了我的。这哪是足下所能做到的呢?"
蒋干无言以对,只好回去报告说:“周瑜雅量高致,不是言辞所能离间的。”
02、鲁肃单刀会关羽
刘备占据益州后,荆州在刘备手中成为可以随意启闭的门户,既可以向北进击曹操,又可以向东直取孙权。这样三家便展开了对荆州的争夺。
先是孙、刘间对荆州南部的争夺。
刘备占据益州的第二年(215年),孙权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为使者去见刘备,要求索还荆州。刘备以夺得凉州后再归还为辞说:“我计划图取凉州,等凉州平定后,我再把荆州还给你。”
孙权见用交涉的办法不成,便诉诸武力,派吕蒙领兵袭夺了长沙、桂阳、零陵三郡。
刘备得到消息,亲自引兵五万东下至公安,命令关羽领兵入益阳(属长沙郡,今湖南益阳西)与吕蒙争夺三郡。
孙权也进驻陆口,命令鲁肃领兵至益阳,与关羽对峙。双方剑拔弩张,一场争夺荆州的大战,眼看就要爆发。
鲁肃不愿意孙、刘两家失和,便主动与关羽会谈,争取找到解决办法,双方相约各自将兵马布置在百米之外,只有将军带单刀赴会。(注:相会地点是双方都同意的缓冲地带,《三国演义》为了突出关羽的形象,说是关羽单刀赴鲁肃大营,与史实有出入。)
双方见面后,鲁肃批评关羽说:“我们诚心以土地相借,是因为你们打了败仗远道而来,没有可以凭借的地方。如今你们已经取得益州,还是没有奉还荆州之意。我们只求三郡,你们也不同意。“
关羽辩解说:“乌林之役(即赤壁之战)期间,我们左将军亲自率领军队同你们一起作战,戮力破敌,哪能白白付出辛劳,连一块土地都得不到,而足下竟来想把土地收走?”
虽然二人不能达成协议,但鲁肃的“只求(长沙、桂阳、零陵)三郡"的提法,则有了回旋余地。
这时刘备听说曹操派大将夏侯渊,张郃领兵进取汉中,恐怕益州有失,便向孙权请和。双方商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湘水以东的江夏、长沙、桂阳归孙权;湘水以西的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
应该说,这种解决办法当时对双方来说是公平合理的(实际上是刘备以长沙、桂阳两郡换取南郡一郡)。但孙权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想把荆州全部据为已有。
刘备、孙权平分荆州以后,刘备只占据荆州七郡中的两个半郡,荆州北部的襄阳、樊城还控制在曹操手中,接着便出现了刘、曹间对荆州北部的争夺。
03、关羽攻襄、樊
219年七月,据守荆州的关羽乘机由江陵北上,以便夺取襄阳、樊城。
这时的形势对关羽出兵是有利的。一是,前一年年底,南阳地区的吏民在曹操的驻宛将领侯音率领下,反对曹操,并与关羽联合。这次反曹,虽然在219年初被曹仁领兵打败,但说明曹操在荆州北部的统治并不稳定。
二是,刘备刚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又攻占上庸等地,声势正盛。
三是,前不久孙权在东方进攻合肥,关羽可与孙权遥相呼应。
襄阳、樊城隔汉水相对,互成犄角,是曹军抗拒南军北上的战略要地。曹操特地派他的族弟镇南将军曹仁驻守在这里。
可以说,在关羽孤军围攻襄、樊的时候,刘备突然从汉中撤兵回成都,是一大败招。如果刘备驻守汉中,则曹操将不敢全部撤出西部的兵力,全力解救荆襄。
刘备从汉中撤军后,曹操大大松了一口气,立即派平寇将军徐晃率军支援曹仁,屯于宛城。关羽进攻襄、樊的消息传来后,曹操又派左将军于禁领兵前往助守。曹仁让于禁和庞德在樊城以北结营屯驻。
这时,樊城地区一连下了十多天大雨,汉水暴涨,溢出堤外,樊城被洪水包围。驻于城外的曹军屯营被淹没,于禁只得率领将士,避到高阜之处。关羽见时机已到,便乘战船猛攻,于禁被逼率众投降。
庞德率领一部分队伍继续顽抗。
庞德原来是马超部下,渭南战役时,归降曹操。曹操知道庞德果敢骁勇,很器重他,拜为立义将军。当时马超已归刘备,成为五虎将之一,庞德的堂兄庞柔也在刘备处任职,樊城曹军在背后纷纷议论说,庞德与关羽作战不会尽力。
但庞德却发誓说:“我受国家厚恩,义在效死疆场,今天不是我杀死关羽,就是关羽杀死我。”
他率领少数将士誓死奋战,从早晨一至战到中午,箭尽矢竭,就短兵相接。将士有的战死,有的投降。
最后庞德突出重围,乘小船向樊城逃去。船翻之后,他抱着船木漂浮水中,被关羽擒获。关羽劝他投降,他坚决不肯,终于被杀。曹操听到这个消息,感叹道:“我信任于禁三十年,没想到临危处难,他反而不如庞德!”
接着关羽猛攻樊城,城墙在洪水冲击下,不断崩溃,随时可能攻陷。城内曹军惶惧不安。曹仁手下将领有的主张乘敌军未合围,弃城逃走。汝南太守满宠坚决反对,他指出,这不是一个城池的问题,如果弃城逃走,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将不再归国家所有。
曹仁感到身上责任的重大,决心与城共存亡,于是杀白马,与诸将歃血盟誓,同心固守。
04、威震华夏
关羽将樊城团团围住,接着又派兵将曹操的将军吕常围困于襄阳。曹操所置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芳,都投降了关羽;许都以南地区也纷纷响应,造成关羽“威震华夏”的声势。曹操曾经考虑将都城迁往黄河以北,以躲避关羽的兵锋。
在这紧要关头,徐晃的援军来到,箭书己能射入城中。为解救襄、樊之围,曹操亲自从洛阳南下,驻军于摩陂(今河南郏县),声援徐晃,并先后派兵十二营前去支援。
曹操一面采取军事部署,一面则采取拆散孙、刘联盟关系的外交手段,使孙权从背后袭击关羽。
关羽北攻襄阳、樊城,孙权虽然表面上支持,并答应给予帮助。但他对关羽的得势,又很不安,想乘机夺取荆州。
对于孙权的这种态度,曹操方面的司马懿和蒋济都有所了解,他们向曹操建 议说:“刘备、孙权表面上居然结成盟好,但内里疏远,各怀异心。关羽得志,孙权必定不愿意。可以派人前去劝说孙权偷袭关羽后方,答应事成之后,把江南地方封给他。这样,樊城之围自然就会解除。”
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派使者见孙权。不久,孙权的使者来到洛阳,向曹操交了一封密信。孙权在信中称赞曹操,表示自己愿意称藩,并提出偷袭关羽后方、为曹操效力的主张,请求曹操为他保守机密,以防关羽有备。
曹操看信后,询问僚属们应如何处置。许多人认为应当保密,但谋士董昭却提出了表面答应保密,暗中将密信内容泄露出去的主张。他说:“关羽听到这消息,可能撒兵保护后方,樊城之围可以立时解除。关羽南返后,必与孙权交兵,两敌相斗,我们坐收渔人之利。如果为孙权保密,使他得志,这不是上策。此外,我被困于樊城的将士不知有获救的希望,担心粮食不足,产生恐惧,如果发生意外,局面就更难以收拾了。况且关羽为人争强好胜,自以为后方公安、江陵二城防守坚固,决不会轻易撤退。因此将内情泄露,可以鼓舞士气,对我们是有利的。”
董昭的建议被接受。曹操命徐晃将信用箭射入樊城和关羽营中。被困在樊城的将士得信后,果然斗志大振,信心倍增,坚定了守城的决心。
关羽得信后,便产生了犹豫。他一方面疑心是曹操搞的离间之计,不肯轻易相信,不愿匆匆撤兵,使前功尽弃;另一方面也感到孙权并不十分可靠,担心他真的撕毁联盟,袭击后方,带来不利局面。他决定等待确实消息。
不久,孙权袭击后方的消息果然传来了。这时,曹军反攻猛烈,关羽感到 一时难以拿下樊城,不得不撤兵南救江陵。
05、关羽之傲
关羽是刘备集团的重要将领,勇猛刚强,这在孙权、曹操方面也是公认的。周瑜说他是"熊虎之将“,程昱说他是“万人之敌", 陆逊称他是“当世雄杰",董昭称他是“为人强梁"。
关羽对刘备一直忠心耿耿,在刘备不得势,长期周旋于各军阀之间的困难时期,一直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他一度被曹操俘获,受到优厚待遇。在白马战役中,他为曹操斩杀袁绍大将颜良,被曹操上表封为汉寿亭侯。尽管这样,他还是离开曹操,回到刘备身边。
赤壁之战中,关羽率领的水军,是刘备军队的主力,在战争中立下了重大功勋。刘备占据益州后,留关羽镇守荆州,让他独当一面,这对刘备来说,也算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
但关羽也存在严重的弱点,就是骄傲自负。
刘备称汉中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当刘备派费诗将封关羽的敕令送往樊城前线时,关羽看不起老将黄忠,大怒说: “大丈夫决不与老兵同列!”不肯接受印绶。
费诗劝关羽说:”成就大业的人,所任用的不能只是一方面的人才。过去萧何、曹参从一开始就辅佐汉高祖打天下,陈平、韩信是后来的,论排列韩信还在前边,没听说萧何、曹参因此而抱怨。现在汉中王因一时之功,封黄忠为后将军;至于说到功劳大小轻重,他哪能同将军相比呢?况且汉中王与将军犹如一体,休戚与共,祸福同享,将军不应该计较官号的高下,爵禄的多 少。"
费诗这几句话,打动了关羽,他感到应该顾大局,识大体,才接受了前将军的印绶。
06、不可小觑的吕蒙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家境贫苦,十五六岁就跟随在孙策手下为将的姊夫邓当作战。邓当死后,吕蒙代替邓当为别部司马。后来在孙权手下为将,先后参加讨丹阳,征黄祖的战斗,屡建功勋,被提拔为横野中郎将。赤壁之战时,随周瑜、程普大败曹操, 围攻南郡曹仁。
益州刘璋的将领袭肃领兵来归附,周瑜上表孙权,建议将袭肃的军队交吕蒙率领。吕蒙却认为,袭肃有胆略,而且是仰慕孙权声望而来,按道理应该给他增加军队,而不应该夺取。孙权觉得很对,便将军队还给袭肃。这表明吕蒙年轻时就颇有政治见解。
吕蒙从小没有机会读书,识字不多,他带兵镇守一方,每向孙权报告军情,只能口传,不能书写,很不方便。
有一次,孙权对吕蒙说:“你们现在掌握军队,应该很好读书,开通思路,增加见识。"
吕蒙回答说:“我们军中事务繁忙,哪有闲暇时间读书呢?”
孙权说:“我不是要你攻读经书做博士,只是要你涉猎以往的一些事实就是了。你说事务忙,能和我相比吗?我小时候读过 《诗》、《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没有读过 《易)。统领大事以来,又读了《史记》、《汉书》、《东观汉记》等,以及各家兵书,感到很有收益。你年轻聪明,领会一定能快,哪能不学习呢?应该先学《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等兵书和史书。过去光武帝(刘秀)领兵作战时,手不释卷,曹孟德(曹操)也自称'老而好学'。你为什么不以他们作榜样来鞭策自已呢?”
孙权的劝导,使吕蒙很受教育。他开始发奋读书,孜孜不倦,所阅读的书籍,比一般儒生读的还多,进步很快。210年,周瑜死后,鲁肃代替周瑜驻守陆口(今湖北嘉鱼西南),上任时路过吕蒙营寨。会见时,吕蒙分析形势,向鲁肃提出了许多建议,使鲁肃十分惊讶和钦佩。他高兴地说:“子明,我现在才知道你已经才略出众、学识渊博,不再是原来的吴下阿蒙了。”
吕蒙通过不断学习,成为既有勇武又有谋略的将领。对此,孙权也常对诸将说:“要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进步,谁都不如吕蒙、蒋钦。越是富贵荣显,越是虚心好学,专心书传,这实在是可贵的。”
吕蒙的才智,在孙权同刘备争夺荆州的过程中,明显地表现出来。在双方争夺三郡时,吕蒙率领两万人先降服长沙、桂阳两郡,唯独零陵太守郝普守城不降。
那时候,刘备率军屯公安,关羽领兵入益阳。孙权命吕蒙停止攻打零陵,北上益阳,支援鲁肃,迎击关羽。吕蒙接到命令后,还争取利用最后的一点时间,把零陵拿下来。
他先不宣布要撤退,一方面命将领做好明晨攻城的准备,一方面要郝普的
老友邓玄之向郝普展开政治攻势,终于使郝普投降。当郝普出城投降时,吕蒙正在指挥军队撤退,马上把他带上船北撤了。
217年,即孙权、刘备讲和,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之后的第二年,鲁肃去世。孙权以吕蒙代替鲁肃镇守陆口,与关羽为邻,独当一面。
07、吕蒙为何一心要得荆州
赤壁战后,在对待刘备的态度上,周瑜和鲁肃的主张是不一致的。吕蒙和周瑜是一派,主张吞刘自大。早在鲁肃接替周瑜屯守陆口时,吕蒙就曾指出:“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是熊虎,不可不防备。”并且为鲁肃献了对付关羽的五条密策。但鲁肃没有接受, 仍然坚持对刘备的友好态度,维护双方联盟关系。
吕蒙密向孙权献计说:“如果能从刘备手中夺得荆州,由征虏将军孙皎守南郡,潘璋守白帝,蒋钦率水军在江上巡游,由我率兵前去占据襄阳。这样,何必怕曹操,何必要依赖关羽呢?而且刘备、关羽狡诈反复,不可以心腹对待。今天关羽所以尚未领兵东向,是因为我们这些人还在。如果不趁我东吴强大时图取荆州,一旦势力衰弱,再想用武力夺取,那就困难了。”
孙权接受了吕蒙的密策,并同他讨论是先取徐州,还是先取荆州。吕蒙说:“现在曹操军队远在河北,抚集幽、冀,顾不上东南。徐州固然可以夺到手,但地处平原,骑兵往来驰骋很方便。今日得了徐州,来日曹操必来争夺,即使用七八万人也不容易守住。不如攻取关羽,全据长江对我们有利。”
孙权非常佩服吕蒙的见解。
吕蒙代替鲁肃屯兵陆口之后,在孙权的支持下,寻找机会袭取荆州,但在表面上继续向关羽表示友好。
原来关羽在北攻襄阳时,对孙权可能发动袭击,是有所防备的,在后方留有相当数量的军队。
为了麻痹关羽,吕蒙给孙权写了一封密信,建议说:“关羽北征樊城,却留许多军队在南郡,这一定是怕我领兵袭击后方。我常有病,将军可以治病为名,把我调回建业。关羽听到这个消息,必定撤出后方军队,增援裹、樊前线。这时,我军沿江急上,袭其空虚,南郡可以拿下,关羽可以擒获。”
孙权很赞同吕蒙的计策,便公开发令将吕蒙召回建业治病。吕蒙回建业后,陆逊来看望他。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人,是江东大族,21岁时开始在孙权手下当官,曾任海昌屯田都尉。县内连年干旱,陆逊开仓赈济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后因讨山贼有功,被拜为定军校尉,领兵屯芜湖。
会稽太守淳于式曾上表告发陆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后来陆逊见孙权,谈话间称赞淳于式是"佳吏"。孙权说:"淳于式曾告发过你,你反而荐举他,这是为什么?"
陆逊回答说:"淳于式是为了养民,才告发我。如果我反过来说他的坏话以乱圣德,这是不应该的。“
孙权说:“这实在是长者才能做到的事,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陆逊确实是有政治头脑的年轻将领。这次他见到吕蒙后,说:“关羽夸耀其骁勇,盛气凌人,北攻襄、樊,初建大功,便趾高气扬,看不起别人,一心想北进,对我们未怀异心。如果他听到你有病高开前线,一定更不加防备;这时如果出其不意进击,就容易取得胜利。请你见到孙将军时,同他很好策划一下。”
对于这件事,吕蒙没有说什么,原来吕蒙的计策对陆逊是保密的。
陆逊的想法同吕蒙不谋而合。吕蒙见到孙权后,便推荐陆逊接替自己。他说:“陆逊思虑周密长远,才干出众,可以担任重要职务;而且他的名声不远,关羽不会注意他。任用他之后,将我们的意图隐藏起来,暗中观察形势,伺机进击,一定能成功。”
于是,孙权任命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接替吕蒙驻守陆口。
08、白衣渡江袭取江陵
陆逊到达陆口后,马上写了一封信恭维关羽。信中说:"樊城一仗,于禁等被俘获,远近无不佩服将军的功勋,足以流芳百世。但曹操是个狡猾的人,不会甘心失败,恐怕要增调援兵,以求一逞。虽说曹军师老,还很强悍,有相当战斗力。从另一方面来说,战胜之后,常会出现轻敌观念。古人用兵,军胜弥警,希望将军多方面考虑方略,以获全胜。我是一个书生,没有能力负此重任,幸而同将军这样本领强、名望高的人相邻,愿意把想到的说给将军,虽然不一定合适,可供参考,希望将军能多加指教。”
关羽得到陆逊书信后,觉得陆逊是个年轻书生,没有多大本事,而且态度谦恭、友好,便“意大安,无复所嫌",将后方的军队撤一些去增援襄、樊前线。
孙权得知情况后,便亲自率军沿江西上,派吕蒙为前部,直驱南郡。当时,关羽在沿江一带设有巡江的岗哨。为了不让他们发觉,吕蒙将战船全部假充商船,士兵隐藏在仓中,摇橹的兵士,则穿上白色衣服,扮作商人模样,昼夜兼行;关羽岗哨被迷惑,一个个都被收拾了。一直到兵临城下,荆州守军才发觉。
吕蒙领兵先到公安,一方面指挥攻城,一方面派使者前往士仁处陈说利害,劝他投降。士仁未作抵抗便投降了。接着吕蒙又让士仁劝说据守江陵的糜芳。糜芳也投降了。
吕蒙进占江陵后,尽得关羽及其将领的家属。吕蒙对他们加以优待和抚慰,并下令军中不得侵扰百姓。有一次,一个和吕蒙同乡的士兵,拿来一个民家的竹笠盖在盔甲上,违犯了军令。吕蒙并没有因为是自己的同乡而宽恕他,流着眼泪把他斩首。
这样,军中再也不敢随便夺取民家财物了。吕蒙还对全城百姓表示关心,对有病的人送给医药,对饥寒的人赐给衣粮。官府的财物一律封存,等待孙权处理。吕蒙这些笼络人心的做法,使城中的秩序很快恢复起来。
关羽在回救荆州途中,相继得到公安、江陵失守的消息。他自知势孤,派人去上庸要刘封、孟达发兵前来救援。刘封、孟达以上庸新定为由,拒绝支援。
09、败走麦城
关羽撤军之后,曹仁手下的一些将领主张乘势追杀关羽。赵俨不同意,对曹仁说:“孙权借关羽进兵襄、樊的时机,偷袭关羽后方,他害怕我们乘关羽回救江陵时进攻他们,所以向我们表示和好,愿意为我们效力。现在关羽已经势孤,应该保存他,让他去同孙权相争。如果深入追击关羽,容易引起孙权改变态度,这对我们是不利的。”
曹仁认为很有道理,下令停止追击。曹操得知关羽撤兵的消 息,也赶忙派人送来不许追击的命令,道理和赵俨说的一样。
在撤退途中,关羽几次派人到江陵探听情况。吕蒙则厚待他们,让他们在江陵自由走访,并准许关羽军的家属同前方将士有书信往来。这些人把情况带回到关羽营中,使将士得知自己家中平安,生活受到照顾,便失去了斗志,不少人还离营逃归江陵。
吕蒙的政治攻势,取得了相当成功。
关羽见势孤力弱,只得带着残兵败卒,向西退守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孙权一面派使者进城诱降,一面命潘璋截断他的归路。关羽突围后,西至漳乡(今湖北当阳西),被孙权军队活捉,219年十二月被杀死。
就在这时,吕蒙还未来得及受封赏,突然发病死去,终年42岁。
孙权从刘备手中夺得荆州之后,以陆逊为镇西将军,屯兵夷陵 (今湖北宜昌南),把他的势力伸展到三峡以东、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220年七月,西蜀统兵控制汉中以东三郡的孟达,率部投降魏王曹丕(时曹操死后不久,曹丕尚未称帝)。曹丕合房陵、上庸为新城郡,以孟达为新城太守。西蜀上庸太守申耽、西城太守申仪也背叛刘封降魏。这样原来的房陵、上庸、西城三个郡,在刘备手中只有一年的时间。
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便最后形成了。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三国史话》。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
这套书是由十多位大多出生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历史学家,耗时数年,精心编撰而成。从夏商到晚清的历史迁徙,五千年华夏史全景描绘,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传世经典,值得学习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