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叙利亚,美国和俄罗斯两个世界大国缠斗、博弈已久,但据美媒的说法,这场“拉锯战”的大赢家可能另有其人。美国新闻评论网站The Daily Caller分析认为,伊朗会利用叙利亚的局势来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控制从本国延伸至地中海的广大中东地区。其实这样“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并不鲜见。中国的三国时期,在那场著名的赤壁之战后,就有这样一场战役,两军激战一年,死伤惨重,然而两家却都不是最大的得利者。这就是南郡之战,此战曹、刘、孙三家同时参与而又各有亮点,相互博弈有来有回,这在整个三国战争中也颇为难得。可是今人对赤壁大战关注颇多,而关于此后的南郡之战却是众说纷纭,知名当代作家马伯庸曾经讲过一段,并在网络热传。但这场战役是否真如他所说的,曹军(曹仁)意在拖延时间,东吴意在西蜀,而刘备纯粹就是吓唬吓唬人?三家争锋于此地的真实目的究竟何在,又是如何执行战术?库叔就来讲一讲。
文 | 王正兴 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
编辑 | 黄俊峰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曹操赤壁败退留后手
公元208年,孙权、刘备结成同盟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这一战使天下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曹操南下统一脚步终止,被迫北退,孙刘联军则试图追击谋求地盘。
赤壁一战,孙刘联军以弱胜强,曹操军惨败北退,联军进逼江陵
但虽遭惨败,曹操却还算清醒,在北返时做好了规划安排:留曹仁、徐晃守江陵(今属湖北省荆州市),乐进守襄阳。
这一安排,把曹、刘、孙三家的视线都聚焦在了一个点上——江陵。
江陵,是长江中游的重地,曹操占据此处,将长江一切为二,形成了一个控制长江的咽喉,并且形成再次顺江南下的基地,对东吴威胁极大。
而江陵对刘备集团来说也是事关重大。此地南临长江,北靠汉水,西控巴蜀,东逼武昌,是诸葛亮为刘备“量身定做”的战略规划——《隆中对》中最最要紧的一个地方。可以说,没有它,《隆中对》就无法实现,刘备只能继续当“孤魂野鬼”。
注:诸葛亮《隆中对》有“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刘备)”(《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时期荆州领南郡、长沙、零陵、武陵、桂阳各郡。其中以南郡为核心,而南郡的郡治就是在江陵,江陵也被视作荆州的治所所在,又称“荆州城”。
三国时期荆州的大致范围,由此可见为何它在《隆中对》蓝图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因此乘赤壁战胜之威,攻克江陵,驱逐曹仁,成为周瑜率领的孙刘联军的当务之急。
于是,公元208年12月,周瑜率军抵达江陵的南岸,与北岸据守江陵城的曹仁隔江相对。
2
江东名将全面开花
现在的局面,对于周瑜来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过江问题。
突破江河防御,在西方古代军事史上往往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问题,但在中国古代却早已形成较成体系的战法“套路”。
这种“套路”,首先要在江(河)对岸(对此战的周瑜来说就是长江北岸)建一个桥头堡,以此为保障基地,掩护主力部队过江。
不过这个桥头堡找在哪,就非常有讲究了。它有最基本的两个要求:一是能保障主力过江,二是能产生极大威胁。条件可行的话,还有一个附带要求,就是最好能轻易攻克。
周瑜帐下将领甘宁少时混迹于巴郡和荆州,他很清楚那里的情况,于是提了个建议——占夷陵(今属湖北省宜昌市)。
夷陵,在长江中上游的分界处,地扼渝鄂咽喉,上控巴夔,下引荆襄,“水至此而夷(平缓),山至此而陵(低矮丘陵)”,故名“夷陵”。
这里完全满足前述“桥头堡”的条件。
此地是益州门户,远离江陵主战场,曹仁被周瑜主力牵制,没有精力照顾到偏远的夷陵,这正合兵法声东击西之道;而且夷陵在江陵的西北侧,可以直接威胁江陵侧翼;其地又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凭借东吴的水军优势,可以轻易移动到此处。
东吴所虑者,只是怕部队上岸的时候被曹仁突袭,现在如果能占据夷陵为桥头堡,这个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图中红点处分别为夷陵和江陵,三国时期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改夷陵为西陵,底图据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周瑜一听甘宁的建议,就知道是好计策。甘宁就此出发,顺利偷袭夷陵得手,连同新归附的降兵,大约千人。
可曹仁也是知兵的名将,夷陵一丢,他就知道大事不妙。根据情报,曹仁很快了解到甘宁兵少,不过千人,于是直接派出5、6千人围攻甘宁,在城外设置高楼,弓箭如雨点般对准夷陵城射击,决心全歼甘宁部,将周瑜的渡江企图扼杀在萌芽中。
甘宁被包围后,派人求援。这时周瑜就遇到难题了。
吴军把渡江点选择在夷陵,好处很多,就一个坏处——太远。这是因为,为了保障甘宁行动成功,周瑜主力部队此时在江陵南岸牵制曹仁。
此时周瑜所部才3万人,如果要去救甘宁,去少了怕不够,去多了又怕曹仁突袭本阵。
正当周瑜犹豫之际,吕蒙站出来说:“留凌统守大营,全军主力迅速救援甘宁,我可以保证凌统能守10天。”
吕蒙的建议,正切中曹仁行动的要害:
周瑜以主力前往救援夷陵,一来本身就是要以夷陵为桥头堡渡江,顺带就行动了;二来曹仁试图以5、6倍的兵力速战速决拿下甘宁,现在东吴军也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同样以5、6倍的兵力,快速击破曹仁派出的兵力;三来因为以主力击敌,有较大把握速胜,所以凌统的任务只是在主力行动期间防卫辎重,之所以要求凌统守10天,就是方便主力万一不能速胜,那就速退,再想办法,本阵辎重也不会有失。
吕蒙对战场局势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周瑜率主力突然抵达对正在包围夷陵的曹军实施反包围,胜负之势立判。一战之下,曹仁派出的这5、6千人损失过半,只能趁夜退回江陵。
十余年后同样是在荆州,吕蒙的表现震惊了天下;而其实早在赤壁战后他的战略眼光已经彰显(图源:央视94年版《三国演义》电视剧,初国良饰吕蒙)
对长居江南的东吴来说,战马是宝贵战略物资,周瑜还用吕蒙之计,在曹军退路上设置了鹿柴,这样骑兵就无法通行,只能弃马而逃,吴军又获得战马300匹。
一战得胜,东吴军士气大振,于是周瑜当机立断,直接进逼江陵,安营扎寨。
3
曹仁是个狠角色
曹仁是曹操手下头号战将,绝不是个好对付的主。
初战失利,对曹操军士气打击不小;但江陵城池坚固,又是此前刘表储备物资之地,军械粮饷充足。对曹仁来说,恢复士气、稳定军心,是当务之急。只要军心稳固,守江陵并不难。
他在江陵城望见周瑜前锋数千人已逼近江陵,决心以出击战斗打击吴军锐气,提高己方士气。
应该说这个决心是正确的,可是曹仁轻视吴军在陆地的战斗力,只招募了300敢死队,派手下勇将牛金率领,就做阵前出击了。这也难怪,赤壁之战,在曹操手下这些大将眼里,那是非战之败,心里肯定不服,都憋着口气。
别说吴军此时士气正旺,就单凭兵力优势,也不会把这区区300人放在眼里,很快对牛金形成重重围困。曹仁眼看自己要弄巧成拙,冷静下来观察局势,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跟随曹操东征西讨已经快20年的曹仁,与北方各路精兵强将都有交手,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一看东吴兵虽然多,可是以近20倍的兵力还是拿不下牛金,马上对吴军陆战的能力有了基本判断。
央视94版《三国演义》中的曹仁(邰祖辉饰)
只见曹仁谓左右:“取我马来!”不顾文官陈矫等人劝阻,率领手下亲军数十虎豹骑杀出城去,只一回合就冲破东吴军包围圈,救出牛金;再一次突入,又救出其余士卒。东吴军丧胆,不敢再战。曹仁凯旋回城。
后人称:
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三国志·曹仁传》引裴松之注)
注:曹魏建立后,曹仁历封大将军、大司马;孟贲、夏育,战国时期勇士,以其勇猛非常,后世以(孟)贲、(夏)育作为典故,代指最勇猛之人;张辽,三国时期曹魏“五子良将”之首,他的勇力尚次于曹仁,可知曹仁的实力。曹仁在首次遣将出击战斗失误的情况下,审时度势,亲自上阵挫败东吴军前锋锐气,为进行防御战斗的曹军打入一剂强心剂。这次小战斗意义重大,是曹仁能孤军坚守江陵一年的关键。
4
年轻的周瑜被刘备忽悠得团团转
周瑜率主力抵达后,摆开阵势与曹军交战,想挽回颜面,却被流矢射中负重伤。眼看曹仁固守,周瑜负伤,东吴军想拿下江陵希望渺茫。
央视94版《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中箭受伤(洪宇宙饰周瑜)
讲到这里需要说一下,话说赤壁之战时,孙刘联军有5万之众,现在怎么只有东吴的3万人马,刘备那2万人跑哪去了呢?
原来,刘备乘周瑜攻击江陵之际,表奏刘表长子刘琦为荆州刺史,以帮助刘琦恢复刘表旧地为借口,移兵攻取江南的长沙、零陵、武陵、桂阳四郡,占了老大一块地盘。
这时,刘备已然平定江南四郡,开开心心回到前线。看到周瑜箭伤躺在营中,刘备就偷笑了:到底是小字辈,战场经验不足,还得看我的。
刘备打了几十年仗,一看眼前僵局,就知道问题出在哪。江陵是曹操嵌入长江防线的一颗钉子,虽然搞得孙刘两家很难受,却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曹仁孤军深入,在态势上孤立突出。离得最近的满宠部,也远在当阳。而且满宠部只不过是襄阳的乐进部前出的先锋,兵力并不多,作用只是衔接乐进和曹仁两部兵马;而西边的文聘更是远在江夏。也就是说,曹仁的主要退路只有一条:沿荆山和大洪山之间的汉水河谷返回襄阳。
于是,刘备优哉游哉地对周瑜说:
(曹)仁守江陵城,城中粮多,足为疾害。使张益德将千人随卿,卿分二千人追我,相为从夏水(汉水下游局部也称“夏水”)入截仁后,仁闻吾入必走。(《三国志·周瑜传》)
历史记载张飞字“益德”,后世讹传为“翼德”,这一误传在《三国演义》得到空前加强(图源:央视94年版《三国演义》电视剧,李靖飞饰张飞)
周瑜一听,马上觉得有道理——我咋没想到呢——虚张包抄曹仁侧后之声势,逼其弃城。
可是,周瑜还是太天真。
曹仁据守江陵,兵精粮足,并不惧怕敌人攻城或者长期围困。况且,没有曹操的命令,曹仁不会轻易弃城。更何况周瑜也没有考虑风险:刘备名义上是虚张声势,如果他玩真的,真把曹仁退路给断了,那是什么局面?曹仁就得在江陵跟周瑜死拼。
刘备自己心里有着小算盘,一心惦记着江陵。从战略规划上说,江陵对他来说也是势在必得,可自己实力最弱,必须得想办法把曹操、孙权两家实力消耗掉。
最好的办法就是切断曹仁后路,形成合围,趁曹仁孤立突出,吃掉曹操这支重兵集团。当然了,得让周瑜率吴军先跟曹仁血拼。周瑜就算最后拿下,也会伤亡巨大。到时就能以防备曹操,吴军损失惨重暂时无法作战为名,由自己来据守江陵。
此乃一石二鸟之计。为了不损耗自己实力,“老奸巨猾”的刘备,还从周瑜那要了2000吴兵(吴将苏非率领)当“替死鬼”。因为要切断曹仁后路,势必要进行阻援战斗,自己的老本万万不能消耗,这2000人就弄来接这摊活。
周瑜是个实在人,一听刘备的主意好,还挺仗义,派了手下猛将张飞协助自己,够意思,真就按这方案执行,彻底被刘备给“套路”了。
5
南郡一战,谁是大赢家?
这下可好,刘备为了保证计划成功,派出自己头号心腹关羽来执行任务。
刘备自己先占了汉水西岸的临沮、旌阳;然后再让关羽沿汉水北上,攻占汉水以东各县。这哪是虚张声势,这是想要曹仁老命!
刘、关、张在南郡之战中任务迥异,两位大将各自的表现想必是让刘备十分满意(图源:央视94年版《三国演义》电视剧,孙彦军饰刘备,陆树铭饰关羽)
曹操集团这还能坐得住?于是曹军各部纷纷出动,乐进从襄阳南下,文聘从江夏北上,在汉水一线与关羽部,也就是吴将苏非加强给刘备的2000吴军交战。
为什么要派关羽?
刘备早年被人到处赶着跑,对游击作战早有心得,自然要让手下最精通这种战术的关羽来执行。这2000吴军虽然是“替死鬼”,但也不能一下子全消耗掉,怎么也要耗到曹仁、周瑜在江陵决战。
所以,乐进、文聘、徐晃、满宠多次出击,关羽都是一击就走,曹军虽然屡获小胜,却始终无法击败关羽主力:
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三国志·乐进传》)与乐进讨关羽于寻口,有功,进封延寿亭侯,加讨逆将军。又攻羽辎重于汉津,烧其船于荆城。(《三国志·文聘传》)又与满宠讨关羽於汉津,与曹仁击周瑜於江陵。(《三国志·徐晃传》)
这对曹军就是个大问题。关羽利用汉水在江陵侧后游击,刘备主力又在江陵西侧虎视眈眈。如果不理关羽游军,深入江陵,旁边的刘备一“关门”,麻烦就大了。所以在驱逐关羽之前,没有哪支曹军部队敢深入江陵,自投罗网。
用《孙子兵法》的话来说:关羽这支部队是“形”,而刘备主力就是“势”。刘备的这一手可以说是《孙子兵法》中《形》篇和《势》篇的绝妙注释。
由此就可以看出,刘备此人,深得用兵之要。难怪曹操总是感慨刘备可与自己比肩:
刘备,吾俦也。(《三国志·武帝纪》引裴松之注)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先主传》引裴松之注)
曹、刘“煮酒论英雄”的桥段堪称经典(图源:央视94年版《三国演义》电视剧,鲍国安饰曹操)
就这样,大半年过去了,曹仁和周瑜江陵却是在实打实地血战,双方杀伤甚众。
注:“瑜、仁相守岁余,所杀伤甚众。”(《三国志·吴主传》)
曹操这时看出了刘备的“奸计”,决定将计就计,干脆让曹仁放弃江陵,抛出江陵这块“肉骨头”让孙、刘两家争抢。
终于,在汝南的李通部接应下,曹仁成功逃出。周瑜在付出巨大代价后,终于拿下江陵。
经此一役,周瑜看清了所谓“盟友”刘备的真面目。当时的东吴君臣,大多还把刘备和东吴的关系看成当年刘备寄寓陶谦、吕布、曹操、刘表等人时一样的寄寓者和寄主的关系,而周瑜一针见血地指出:
刘备寄寓,有似养虎。(《三国志·鲁肃传》引裴松之注)
孙刘联盟,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好(图源:央视94年版《三国演义》电视剧,唐国强饰诸葛亮,曹力饰鲁肃)
而刘备也知道周瑜不会再待见自己,后来在京口与孙权会面时挑拨离间:
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三国志·周瑜传》引裴松之注)
而之后孙权听信鲁肃的建议,想要依靠刘备的力量共同对付曹操,让刘备来承担荆州方向的防务;当然,其中恐怕也不免有南郡一战造成东吴军力大损,对绵长的长江防线无力处处兼顾的考虑。于是东吴方面将周瑜血战得来的江陵“借”给刘备,《隆中对》的蓝图,也就此得到了实现的机会。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战役示意图为作者绘制)
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ID:xiaoxiongchumo123),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