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上次被广泛讨论的时候,是在2016年4月29日——作家陈忠实告别我们这个世界的日子。(相关阅读:老陈走好)
一年之后的四月,电视剧《白鹿原》在江苏卫视和安徽卫视同步播出。直到该剧集仅仅播出一集后停播,随着人们的猜测渐渐变成舆论热点后,很多人才开始知道这部剧的存在。与优质播出平台的名气相比,电视剧所引发的关注度并不与之相称。
▲截图来自电视剧《白鹿原》官微
从这点上来说,人们对停播的讨论兴致超过了对作品本身讨论,而停播被一些人指责为炒作也就不奇怪了。
▲知乎上的评论
最新的消息是,今晚(5月10日),这部剧将重回屏幕。安徽卫视、江苏卫视的官博已登出了复播的消息。
之前,对于停播,《白鹿原》剧组官方回应是“为了更好的播出效果,将择机播出”。事实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说法,在4月16日首集播出当晚,《白鹿原》在两个电视台的收视率分别为0.654与0.523,而同一天《人民的名义》的收视率为4.202。
▲4月16日国内各电视剧收视率对比
面对不如人意的首集收视率,碾压级的竞争对手,以及即将上映的《择天记》《外科风云》等话题之作,出于经济效益的考量,停播的决定完全可以理解,况且之前也存在过收视率过低而停播的先例。
但合理的理由并不足以满足人们。
“停播”是一个具有丰富语义指向的词语,可以引发足够的联想。最为遥相应和的是电影《被解救的姜戈》的停映事件。它在国内院线上映一分钟后被官方叫停,留下观众坐在漆黑的影院里,望着银屏,想象着遥远处的信息怎样飞速传递。他们交换着默契的笑容,体会着一种“不解释,你懂得”的存在。这个存在的力量之强大,有时是它实际所起的效力,有时是它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而电视剧停播后,电视机前的观众隔着荧幕,似乎又要交换起这默契的笑容了。虽然我们不愿意看到《白鹿原》被停播,但我们晓得,一部尖锐的作品需要颠沛的命运来德福相配,这既是源于无数次的历史经验,更是由于我们某种想象,事实本身是怎样反而并不重要。
那些热爱《白鹿原》的读者,似乎宁愿《白鹿原》因争议而遇到波折,也许这样的波折才配的上《白鹿原》的伟大(这种心态颇值得玩味,就像是某些虔诚的信徒打心眼里希望烈火成就圣女贞德一样)。
这也许与一代人的阅读经验有关,在他们的青春阅读中,《白鹿原》就是伴随着家长的“禁止”开始的,而这一阅读行为本身也就带有反抗的色彩。当这样一群偷偷摸摸看着《白鹿原》的人长大,面对电视剧的停播,很难心平气和去理解接受。朋友圈上哪一条关于停播的揣测里,没有他们个人的感怀、青春和委屈呢?
▲1993年,第一版《白鹿原》单行本封面
小说里性的尺度本身就代表着反叛,少年的我们从翻开第一页的时候就开始躁动不安,直到田小娥出场的时候,荷尔蒙一发不可收拾。
《黄金时代》中的陈清扬,《白鹿原》里的田小娥,在中国文学的女性形象中,都是被当做异类,没有传统的温婉贤德。她们充满生命的原始力量,是“纯碎出于人性本能去抗争的叛逆者”。
当荷尔蒙不再是身体的主宰,再看此书除了躁动,还有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无力,硬如嘉轩,神如朱先生都难逃命运。
▲电视剧版《白鹿原》里的田小娥
小说对历史叙述的超越,是教科书式历史叙述外的另一种方式——它试图回到历史现场设身处地的思考。陈忠实创造了白鹿原仁义村,但仁义村不是任何意义的乌托邦和另一个世界,它就是关中平原和中国的现实,如同昆德拉讲“他不做自白,不将灵魂启开给人观看,而且只醉心于客观现实的世界,只是他将这个世界抬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在那里并存着现实的、似假似真的和魔力的成分”。
这种极富魔力的叙事方式,淡化了意识形态的色彩,它不断提醒我们个人的种种合理、辽远、精细的可能性,都随着那些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浪潮一般退回去了。这种看待历史的角度,给年轻人的震撼度是难以想象的。
当你试着去认识一个你没有存在过的世界时,一切故事、素材、史料都是平行的,连历史旧迹也是二维的,而认识白嘉轩、白灵、鹿兆海这些人,是我们进入那个真实存在过的三维世界的入口,他们给予我们想象的坐标,从而顺藤摸瓜,对那时期的人们抱有“理解之同情”,足以让我们看到更丰富的历史图景。
所以,《白鹿原》从来都是一部具有超前意义的现实主义的作品。彼时,在白鹿原问世之初,面对“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这个经典的马尔克斯式开头时,读者们体会到的是先锋式的冲击与震撼,是对文艺探索精神的无比崇拜。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今天很多人一提到《白鹿原》便打上“历史”“农村”等肤浅的标签;在影像的表达上,对《白鹿原》的改编要么局限在贩卖旧中国农村图景与风俗,要么干脆成为了表达情欲与人性的“田小娥传”。也难怪白鹿原粉对影像化的改编都不满意,因为这些改编毫无探索的勇气与突破的智慧,就如同被孙悟空画了一个圈保护起来的师徒四人——妖怪进不来,真经也进不来。
▲电影版《白鹿原》海报
最近热播的《外科风云》,为主人公虚构了一个“嘉林市”,可情节上却虚化了医患矛盾产生的制度原因;《择天记》中,穿着古装目无表情的的小鲜肉们,在虚构的大周朝里用现代的语言神态在表演。
我们在现实题材面前缺乏勇气,又在历史题材中缺乏智慧。也许观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部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无论它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它对当下的生活都是充满诠释力的。
《白鹿原》无疑是经典,但《白鹿原》也不应该成为那种拒绝解读与诠释的典章。对《白鹿原》停播的猜测,不正表明了观众对这部电视剧的期待么?
对于停播,我们或许永远没法得到准确答案,但在复播之前,我想说的是,有一代读者曾经被震撼过,书中的超越和反叛,也内化为他们的人生性格,成为他们理解世界的基石。这样的读者还会继续出现。
而且,更值得乐观的是,书比人长寿。
作者:铜墨
微信号:zhenguanclub
新浪微博:@贞观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