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屠杀就像再次屠杀一样。导演张丽在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第一个共济日到来之前,通过《四十九日祭》的播出,为这段悲惨的历史拍下了这张照片,写下了沉重的一笔。
冷静写实到近乎残酷的镜头,把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罪行,逼真地还原到荧屏上。看了之后 令人愤怒,令人警醒!但愿这段屈辱的历史,永远不会重演。这不是一个妓女与女学生的生命互换的故事,更不是一部娱乐化的抗日神剧,这是以张黎导演为首的一群有才华且敬业的电视艺术工作者,对日本军国主义罪恶滔天兽行的有力揭露和清算,对77年前在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中国同胞的沉痛悼念。
张黎出品,必属精品。从《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人间正道是沧桑》,到今天这部《四十九日祭》,张黎的历史题材电视剧,从来不会用狗血的俗套情节来糊弄观众,更拒绝用浅薄的娱乐化手段来迎合观众,而是站在一定的高度,尽量客观地还原历史,审 视历史,警醒观众,令人深思,发人深省。当年看《走向共和》时的触动,直到今天依然记忆犹新。
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影视作品以前拍过不少,既有《屠城血证》这样的优秀作品,也有《南京!南京!》这样令人愤懑的暧昧投机之作。《四十九日祭》所依托的严歌苓《金陵十三钗》这个故事,还被张艺谋拍成过同名电影。电视剧如何拍才能有新意有力度,才能更 好地揭露日军罪行,警醒国人,是摆在张黎导演面前的一道难题。
张导没有令人失望。电视剧版剧情与原著和电影版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动:电视剧不再是妓女与女学生的生命互换的故事(自然也就没有了妓女和学生谁的生命更尊贵的争议),而是面对日军的屠刀,多个群体的自救和互救的故事。所以张导很明智地没有沿用《金 陵十三钗》的原名,不想借原著和电影的热度来吸引观众眼球。这正是张黎导演的可贵之处。谈到《四十九日祭》这个剧名,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南京大屠杀经历了42天,我们的剧本是从大屠杀开始前的一周开始叙述,所以加起来是49天。”这表明,从一开始, 他就想用一个具有纪实色彩的剧名,用心地拍一部对得起这段沉重历史的作品。
这样的改动其实是一次改变戏核,减少戏剧冲突之举。金陵十三名妓女主动和女学生生命互换,多么有戏剧效果啊!但是在沉重残酷的历史面前,这样富有传奇色彩的戏剧冲突,弄得不好就会引起争议。张艺谋《金陵十三钗》票房不尽如人意,且冲奥失败,客观上 也说明了观众对影片表现出的这种通过妓女自我牺牲传达出的潜在价值观不认可。于是,张黎舍弃了这个故事核,用大屠杀中军官、神父、女学生、妓女如何互救及自救的故事,一步步推动情节发展。当然,女学生和妓女共同在教堂里避难,这个故事大框架和人物设置 和原著是一样的,由此带来的种种细小矛盾,乃至几个主角之间的感情线,导演用冷静而克制的手法表达出来。
1937年12月,在血流成河的南京,面对魔鬼般杀人如麻的日本兵,在圣马德伦教堂里避难的中国人之间,任何感情都是奢侈的,任何矛盾都是微不足道的,只有自救和互救是最重要的。
和张黎以往的优秀作品一样,《四十九日祭》极力营造真实的烽火场景,战争场面的视觉效果,不逊于一些所谓的电影大片。第10集,日军攻陷南京城后,开始大屠杀,刺刀一下下刺向无辜的中国老百姓,刺向男人,女人,孩子。惨绝人寰的残酷镜头反复出现,硝 烟弥漫中,枪声、哭声、尖叫声,地上血流成河……导演用电影胶片式的画面质感,逼真还原了这段残酷的历史,令人愤怒而警醒!很多日本政客和日本人直到今天,还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这帮畜生!
演员的表演可圈可点。张嘉译演的“滚刀肉”中国神父法比,生动自然,从来没有大义凛然的话,却一直做着救苦救难的事。小宋佳演的玉墨少了几分风情风尘,多了几分才情傲骨。胡歌演的教导队军官戴涛,没有电影中佟大为那样以一敌百般神勇,却是一样的豪 情热血,可歌可泣。
《四十九日祭》为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中国人,作出一篇沉痛的祭文。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