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教练去世了。再次翻翻小时候对87版《西游记》的记忆和剧组当年克服种种困难拍摄这部电影的励志故事进行讨论。
围绕关于86版《西游记》的传播,可能就会绕不开匠心,绕不开艺术追求,绕不开团队合作,绕不开童年经典,绕不开几代人的记忆这些关目。
传播云图
然而好话留给别人去说吧。我且只写我的反思。
86版《西游记》也曾经带给我童年的欢乐。每天等电视剧播出,那焦急的心态,不知道要比今天的美剧迷等待《权力的游戏》迫切多少倍。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没有闭路电视,连电视机的普及率都很低,为了接收到领县的电视信号,需要不时的转动家里院子里好几丈高的木质天线杆。
那是一个影视作品极其贫乏的年代,更不要说儿童影视作品这么细小的门类了。成长于我们这一代的人,盘点自己的观影经验,能列出来的都很有限,《恐龙特急克塞号》、《希瑞》、《小龙人》、《黑猫警长》、《一休》、《米老鼠和唐老鸭》、《西游记》……我大致能记得是这些。
在所有这些作品中,能反反复复去播出的,以《西游记》频次最高。因为它其中不体现任何时代背景,所以它在任何场合下播出,都是合适的。至于上述的那些,或者因为国籍的问题,或者因为篇幅的关系,或者因为时代背景的关系,已经不再是新时代的宠儿。
传播上的便利,造就了所谓一代人的记忆。一遍遍的播出,让关于它的记忆可以一遍遍地被补充和强化。
迄今为止,它已经被播放了3000多次。著名单口相声大师罗永浩老师说,在他们演讲界,有一件事情特别尴尬,一个人如果连续好几年都讲同一个主题,大家会觉得很无聊,但是在音乐界,如果一个人数十年如一日的演唱一首歌,那么这首歌就成了经典,这个人就成了一个有情怀的人。
86版《西游记》的情形和这也差不了太多。
其次,它的表现手法,是京剧式的。每个形象,都是脸谱化的。每一集都像一部折子戏,你可以从任何一集切入,都毫无违和感。不会影响你对整个故事演进的把握。
这部剧里你看不出任何的血雨腥风,所有人都笑呵呵的。这折子戏,不复杂,不需要做太多的选择,猪八戒的猪头和孙悟空的雷公毛脸代替了戏台上的脸谱,不需要涂上红色、白色,就能让你分辨忠奸。这是心智不成熟的人们最喜闻乐见的,直白点说就是不费脑子。
《西游记》原著文本中的残酷性和作者的好恶,在被拍成电视剧的时候,已经被编剧近似美图秀秀一样的滤镜完全剥离掉了。甚至连本身脱胎于僧人俗讲的神猴护驾故事里的赏善罚恶,崇佛贬道的内容,也被虚化了,以至于如果你只看过《西游记》的原著,和那些有着浓重少年情怀的《西游记》迷们都没法过话。
不客气地说,86版《西游记》是一部无限淡化了是非观念的传播产品。
妖怪们往往有一个后台,在处理这些个妖怪的时候,一句“注定有此一劫”,就能一笔带过。至于他们做了多少坏事,有过什么样的罪孽,都在被主子收走的时候一笔勾销。没有后台的妖怪被孙悟空戏剧化地一棒打杀,也让人觉得无比得爽快。
最重要的是,86版《西游记》还是一部“样板戏”,九九八十一难的存在,都是早已设定的光明结局的铺垫,至于说暴戾的妖王孙悟空的皈依和感化的过程不曾得见,反倒更像是“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的续篇。
或者可以说,86版《西游记》的成功,正是对于价值观骨骼抽离的成功,惟其如此,才能让它柔软得普适,不至于在这各种思潮大变动的30年间刺痛任何人,才让它在这30年间成为“经典”。
大部分时候,人们评价一个东西是不是经典,基本都有一个思维的陷阱——这个知识颗粒,进入自己知识体系的时间早晚,以及这个知识颗粒的普遍认可水平。
越早,就越经典,越多人认可就越经典。
更何况这个知识颗粒,以“四大名著是指《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这样的标准答案的面目出现,然后又以填空题的面目反复强化。
凶神恶煞的孙悟空
至于《西游记》的文本究竟如何,其实是没有多少人去关心的。这造成的一大奇观就是在看完《西游·伏妖篇》这样忠实于原著人设的作品之后,观众们一片惊呼,握草,我看的可能是假西游。
其实呢。真假于你们何干,你们根本就没关心过。你们只关心不落于人后。
孩子们说经典,尚且可以理解。到了一把年纪,还高呼经典,就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了。童年被《西游记》填鸭,居然还要叫好为经典,这不是“人民”的名义,这是人民的审美!
理性讨论,不喜勿喷。如果觉得受了伤害,请自行再看一遍86版《西游记》自我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