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枭雄,魏的发起者,在一生中经历了无数次战争而死亡后,被追称为“魏乌迪”。
《三国志》里明确记载了66岁病死在洛阳。关于他的死于何种病,基本是和中年时期的“偏头痛”未彻底治愈有关。后世推测或死于脑类疾病,或心脏病。影视图片
曹操死后的安葬,其死前曾有遗令,认为天下还未安定,不便按照古代王制葬礼进行。并要求安葬后,不必身着孝服继续守孝。装殓时,就穿常服,禁止陪葬金玉珍宝。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无藏金玉珍宝”,有些人结合史料,揣摩曹操的心思,认为陈琳在《为袁绍檄豫州》一文中,说他设立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饷。他这样做是怕被盗墓。
曹操剧照
关于曹操葬于何处,在史书上是有明确记载的“葬高陵”。这个高陵的名称,是其死后的称呼。曹操死前一年的《终令》中说明了自己看中的地理位置“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这个地方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河南安阳市一带)。《终令》不仅交代了安葬的位置,对于陵墓的规制都明确说明了:封土建陵,没有随葬金玉器物,也没有建设高大坚固的祭殿。
考古现场·网络供图
那么后世所谓的“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如何形成的呢?虽然曹操自己的下达的《终令》、《遗令》如上所述;但死后是否真的按照遗诏安葬,还需要从史料中寻找线索。曹操的葬礼和入殓情况,曹丕、曹植的有文记载了正是葬在邺城之西;同时在司马懿、贾逵等人的史书传记中,也记载了护送灵柩入邺城的文字。一直到唐代,唐太宗还曾为曹操墓做祭文。由于曹操的“简葬”,随着岁月的流逝,到北宋时期,就没有曹操墓的具体位置记载了。
墓中场景·网络供图
七十二疑冢的说法来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客观地理古邺城,是著名的城市,在东汉末年是魏郡所在地,曹操被封魏王,在此建王都。五代十国时期,先后有五个朝代在此建都。而邺城之西一带,形成了北朝的古墓群,拥有众多古墓。二是明清时期的文人小说演义中的说法,基于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特点。如《三国演义》说“曹操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聊斋志异》有一篇讲《曹操冢》的,说他可能在这里建造了七十二疑冢。在2009年,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为曹操。2018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曹操高陵考古发现,曹操遗骸基本被确认。 如今当地正在打造三国文化遗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