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历史书记载,康熙61年11月13日,即1722年12月20日,69岁的康熙皇帝在昌春园去世。
从康熙偶感风寒算起,到他一命呜呼,前后不过一个星期时间,其中还有几天,康熙皇帝明确表示自己的身体有所好转。而康熙皇帝的身体一向比较硬朗,这是公认事实,短短7天时间由生到死,这确实很不符合常理。那么问题来了,康熙皇帝去世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雍正到底做了哪些事,以至于招致非议数百年?
1.传教士马国贤的记载
这天晚上,马国贤和传教士安哥拉也在畅春园,他们住在康熙皇帝一个“叔父”的家中。首先说明下,中国封建王朝的皇室关系十分复杂,外国人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有专家认为,马国贤可能对叔父的含义理解错误,这里指的极有可能是隆科多。
而且,隆科多时任步军统领,控制着京城兵力,由他负责康熙皇帝的护卫工作,也在情理之中。最关键的是,从康熙五十年开始,隆科多就被委以重任,同时暗中监视诸皇子和王公大臣,其实充当着康熙皇帝的眼线,这也能解释他为什么会出现在如此关键的历史时刻。
马国贤和安哥拉吃过晚饭后,突然听到畅春园里传来嘈杂的声音,长期在中国居住的经验告诉他,一定发生了大乱子。于是,马国贤和同伴们关好门窗,然后爬到高处,向院子外面张望。让他惊讶的是,大量骑兵、步兵在四处走动,马国贤听到有人在私下交流:“康熙皇帝驾崩了”。
不久之后,马国贤从太医口中得知,康熙皇帝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皇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很快就得到了重任的拥戴。不过,马国贤等传教士自始至终没有见到康熙皇帝,所有消息似乎都是隆科多代为宣布,至于太医说的是否属实,他们也拿不准。
第二天,马国贤等传教士返回京城,原本想祭拜康熙皇帝,但仍然没有得到允准。马国贤感到奇怪,在京的皇子大臣中,也有很多人感到诧异。这些人的共同反应可以汇成一句话:“为什么是雍正即位,康熙皇帝为什么传位给他?”
2.朝鲜文献的记载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再从朝鲜人的角度,来看看康熙去世当晚发生了什么。据《李朝实录》记载,康熙临终前,曾经向身边的大臣马齐交代了后事,除了提到皇四子胤禛最适合继承大统外,还说他的儿子弘历英武贤明,可以作为未来的储君培养。
康熙皇帝还强调了皇长子胤禔和废太子胤礽的事情,要求雍正严格执行圈禁老大和废太子的命令,但是对废太子的儿子弘皙,他非常疼爱,明确表示要封他为亲王。雍正即位后,确实遵照康熙的质疑,继续圈禁胤禔和胤礽,也将弘皙加封为预备亲王。
朝鲜人记载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大学士马齐。了解九子夺嫡历史的朋友一定知道,马齐出自富察氏,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好朋友、好伙伴。马齐是胤禩的铁杆粉丝,曾经领导鄂伦岱、阿灵阿、揆叙等人推举胤禩继任太子之位。
如果马齐出现在康熙皇帝去世前,并且得到了老皇帝的遗命,要求他拥戴雍正。那么,雍正文有马齐支持,武有隆科多协助,继承大统也就会变得名正言顺。但问题是,对于这样一位拥立功臣,雍正却十分冷漠。雍正登基后,马齐就逐渐淡出核心权力层,取而代之的是张廷玉。
虽然马齐拥有很高的爵位和大学士职衔,但并没有实权,他看起来也不太想为雍正皇帝效力。后来,马齐只是在办理康熙皇帝丧事和编修《圣祖实录》的时候比较认真,其他时间都在磨洋工,雍正对此睁只眼闭只眼。不过对于富察氏,雍正还是非常看重,特意为儿子弘历选择了一位妻子,也就是日后的孝贤皇后,富察家族也得以在乾隆朝光大门庭。
有学者认为,朝鲜人记载这段历史的时候出现了错误,把隆科多误认为马齐,结果造成了雍正即位是名正言顺的假象。但从后来发生的事情来看,我们只能确认,马齐不是雍正的支持者,至于在雍正即位的过程中,他有没有被迫出力,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3.雍正的表现
作为这件事的另一位主角,雍正这段时间在干什么也非常重要。康熙生病后,曾经让雍正代表他前往天坛祭祀,并且颁布圣旨,说自己要静心修养一段时间,任何大臣不得呈递奏折,也不准前往畅春园觐见。
但很奇怪的是,康熙去世那天,雍正在没有奉旨的情况下,3次擅自返回畅春园,并且向康熙皇帝请安,这等于是公然抗旨。但康熙皇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表示自己身体感觉不错,让雍正不要担心。这显然存在前后矛盾的情况,要么是康熙皇帝出尔反尔,要么是雍正居心叵测。
而按照雍正即位后的说法,康熙皇帝去世前,把传位给雍正的命令告诉隆科多。然后,隆科多先偷偷告诉雍正,再召集7位皇子当众宣布。不过,隆科多宣布消息的时候,雍正却没有赶回畅春园,老皇帝驾崩了,公布遗诏的时候,新君却不在场,这在中国封建王朝皇位传承的历史上,确实十分罕见。
而根据清宫档案记载,当雍正即位的消息传出后,胤禩、胤禟等人纷纷表示不敢相信。留守京城的皇十七子胤礼听隆科多说起此事后,吓得转头就跑,但是在官方史书中,胤礼却是在畅春园接受遗命的7位皇子之一。种种既反常又相互矛盾的说法,让后人不得不对雍正即位的正当性产生怀疑。
雍正登上皇位后,立即下令护送康熙的遗体回京,并要求隆科多关闭京城九门,禁止任何人随意出入,胤禩等人则全都被要求待在自己家里等候命令。正因如此,从畅春园到京城,一路上兵马疾行、尘土飞扬,场面看起来十分混乱。
稳住京城的局势后,雍正还有一个心病,就是远在西北的皇十四子胤禵,他控制着10多万清军。于是,雍正立即以奔丧的名义,要求胤禵交出兵权返回京城。与此同时,雍正暗中命令年羹尧监视胤禵,防止他兴兵作乱,并派人搜集胤禵和京城往来的信件和奏折,看起来很像是在销毁证据。
原因就是,康熙皇帝曾经对胤禵寄予厚望,还册封他为大将军王,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这些都是传位给难题的信号。雍正急切的表现,虽然有担心胤禵造反,稳定局势的考虑,但多少还是有销毁证据、掩盖事实的嫌疑,至今仍无法解释清楚。
但不管怎么说,雍正已经坐在皇位上,至于外界盛传的毒杀康熙一说,现在看来站不住脚。康熙给亲信曹寅的信件中,曾经明确表示北方人不应该吃人参,他本人也从不食用人参。但有人却认为,雍正给康熙送去一碗参汤,还在里面下了毒。
如果雍正真这样做了,那才叫自寻死路,先不说康熙病重时的饮食检测有多严格,在众目睽睽下进献参汤,岂不是把自己暴露在所有人的视野中,没嫌疑也变成了有嫌疑。雍正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他绝不可能这么做。
总的来说,雍正在康熙去世当晚,为了顺利登上储君之位,肯定做了一些事情,但只是局限在调动兵马、控制局势方面,说他为了登基杀掉康熙,甚至篡改遗诏,可能性不大,也没有切实的证据,只能算是阴谋论者的臆测。
结语
个人认为,康熙去世那天晚上,大清王朝之所以陷入一片混乱,是因为康熙皇帝过于自信。康熙身体一直很好,要知道他这次前往畅春园之前,就是为了到南苑打猎,一个69岁的老人还有如此兴致,可见他的身体状况和精神头都不错。
但康熙皇帝也没想到,这次出行让他偶感风寒,不得不转移到畅春园休养。而经过几天将息后,康熙皇帝的身体有了明显好转,他本人也曾多次亲口承认。因此,康熙皇帝直到死前十来个钟头,都不认为自己会交代在荒郊野外,甚至还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七十大寿。
结果,康熙皇帝的病情急转直下,用现代医学观点来看,极有可能是伤寒导致肺部病变,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对于年仅七旬的老人来说,这种现象很常见,很小的病都有可能酿成大祸,康熙皇帝就是如此。
因为病情恶化得太快,康熙皇帝还没来得及交代后事,就一命呜呼了。而且,康熙皇帝生前经历过“九子夺嫡”,对于立储问题一直避而不谈。结果,康熙皇帝去世的时候,根本没有指定继承人,只有两个最有希望的接班者,一个是在京的雍正,另一个是在外的胤禵。
到了这个时候,事情的关键就变成了掌握京城兵权的隆科多,他倒向哪位皇子,谁就能继承大统。对隆科多来说,最要紧的事情是稳住局势,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名利,无论拥戴哪位皇子,对他来说区别都不大。
如此一来,只要是一个头脑正常,同时没有明确政治立场的人,都会采取“就近原则”,选择扶持难度较低的皇子。胤禵确实年轻有为、深受恩宠,而且众望所归、手握兵权,但他远在西北,俗话说远水解不了近渴,与其冒着引发内乱的风险,去拥立一位远离政治中心的皇子,不如选择身在北京的雍正。
更何况,雍正的办事能力很强,平时不拉帮结伙,也很受康熙皇帝宠信,这次代替老爷子祭天就是最好的证明。还有最容易忽视的一点,隆科多的姐姐佟佳氏,是康熙皇帝的孝懿仁皇后,也是雍正的养母。如果换成是你,恐怕也会选择雍正,而不会拥立没有任何交集的胤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