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榜眼在哪里的问题,以及和榜眼及第高府位置在哪里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1.榜眼及第高府位于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144号的著名高家大院,正处于热闹的回民街区域。
2.这所宅院青砖灰瓦,大门虽然不宽,但门头高耸,红色的匾牌上清晰地刻有“榜眼及第”四个大字,同时高挂着印有“高府”字样的灯笼。
3.高家大院是电影电视剧《大红灯笼高高挂》、《西安事变》、《聊斋》等的取景地,充满了历史文化的气息。
4.位于北院门144号的高家大院是西安保留最完整的古民居之一,是一座精美的砖木结构四合院。
5.高岳崧,字峻生,号幼潭、子年,是陕西长安人,清同治十年(1871)的进士考试中,他在梁耀枢榜上名列第二,荣获榜眼。
6.高家大院是两院四进式的砖木结构合院,拥有耳房、左右厢房、卜房门洞、街门和院门等,布局严谨。
7.游客可以免费参观高家大院,在没有表演的时候游览并拍照。院内的八哥鸟非常有趣,能说出几句简单的言语。
8.高家大院内定期有秦腔和皮影戏的表演,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门票价格为15元,而秦腔和皮影戏的观赏则需另外付费。
榜眼第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榜眼故里大湾村
大湾村位于莲塘镇境内,北倚白阜岭,南傍潭流水,东对大字岭,西靠鸾山,自古以来,就有白阜开云、镜潭印月、鸾山暮雨等“八景”之说。据《桂阳大湾夏氏谱序》记载:“夏氏自明代初叶来居桂郡北乡大字山下(即大湾村)”,至今650多年。
据《夏氏宗谱》记载,夏氏由江西泰和县鹅颈丘徒居桂北。始祖以布衣农耕,自足自给,故家无巨富,亦少怠惰,至十八世梅心公始发家。夏梅心少时习武,早年从军,随湘军名将陈士杰平定太平军,战死在江西瑞州府,诰封为“中宪大夫”。清光绪八年(1882),四川总督丁宝桢上奏朝廷,调梅心公三子夏时【1】入四川管理盐务,后官至陕西巡抚。夏时去世后,诰授“光禄大夫”,追授建威将军(正一品),获赐御笔“武德骑慰”牌匾。夏时之子夏寿田【2】于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二十四年(1898)中进士第八名,殿试榜眼及第,历任翰林院编修、学部图书馆总纂等职务。据《夏氏宗谱》统计,明清两代,大湾村有七品以上官员36人。
整个村落占地面积约50000多平方米,现存明清古民居有100余栋。村内房屋呈“一”字形排立,青石板街横贯东西,房舍坐北朝南。村内房屋大多为四合院式布局,砖木结构,中间置有天井,马头墙飞檐翘角,既有客家文化痕迹,又有湘南古民居风格。
夏氏宗祠位于大湾村的西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正大门有对联“涂山聚秀辉甲地,白阜钟灵毓人龙”。宗祠由戏台、天井、后堂三部分组成,左右有卧房和杂房。戏台长4.6米,宽4.4米,屏风两侧有左右两扇门,戏台中顶有藻井,石柱上盘龙缠绕,封檐板雕龙画凤,飞檐瓦棱前端有白膏泥塑龙头,正面高悬“国阳春”牌匾,整个戏台保存清时建筑风格。清光绪年间,夏时任陕西陕西巡抚时,回故乡重修夏氏宗祠。王_运为夏氏宗祠撰联:“锡祚自玄桂,门列双旌,更有五云扶栋宇;发祥依白阜,枝分百世,定荣丹桂报馨香。”此联悬挂在戏台前的两根大柱上。
夏时、夏寿田父子故居建于同治、光绪年间,至今仍存11栋。这些古建筑群包括巡抚居、榜眼第、中丞第、翰林坊、家祠,还有祖先遗居及夏时赠给三兄弟住房各一栋。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总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70平方米。其中,榜眼第最为宏阔,东西长33米,南北长34米,建筑面积2276平方米,五进五间,两层楼房,共有40个房间,其木墙,天花板,窗棂均以木质雕花。故居门前有池塘3口。整个建筑保持清代传统建筑风格,工艺精细,环境幽雅。夏时、夏寿田父子故居现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湾村:大湾村(DawangCun)位于莲塘镇中南部,东与欧阳海乡相邻,南与南岭村接界,西与田木村毗邻,北与两路村接壤,距镇政府2公里。辖石灰冲、燕冲、李子坪、大湾、特里冲、欧菜塘、鸡烟塘、人字路、水浸坪9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510户1815人,总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6亩,其中水田560亩,旱土446亩,人平0.55亩;
榜眼是中国古代科考制度中,多见于明清时期,对殿试头甲第二名的别称。与状元(或魁首)、探花共称“三鼎甲”。【注】头甲总计三名,余者则在二甲、三甲之列。
殿试很难与现在的高考、统考或联考相比。其直接意味相当于公务员应试成功,还直接进了中央。举例来说:
元代《续资治通鉴》中则提到「第一名从六品,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七品,第三甲正八品。」
明代如《大明会典》、《日知录》均有记载,洪武朝时沿用元例(见洪武二十六年)。
描述清代科考制度的《世载堂杂忆》中,则提到「一甲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授庶吉士及主事、中书、知县、教授归班有差。」
虽然品秩就能说明问题,但在这里仅以官职,也就是清代的“翰林院编修”一职举例,他们与状元(修撰)一同,先冠以文献史籍的编撰修缮工作,可以理解为史官(这就能对号某些部门了)。但同时他们还可能有一些难以定位的实权,比如起草或记录一些皇帝、大臣的诗词歌赋,还可能涉及到圣旨的撰写(记录本身就属于史官工作的一部分)。
再以实例举例来说,清代最后一任状元刘春霖任修撰后,留学东京归国就进了咨政院。而最后一任榜眼朱汝珍,则干脆负责了清代《商业法》的谏言收集工作,对该法的影响很大。接着前往贵州,负责法官选拔的主考工作。这里不妨想想中国最高的法律部门是哪个?(此处手动滑稽)
因此编修(榜眼+探花)和修撰(状元)其涉及的部门工作,在今天看来就可能是内外宣传、民事活动、文献〇史研究,以及拥有较大影响的实权而没有实职的工作(不打敏感字了,自己联系)。
反观高考、统考或联考这些,无论是谁,也没可能考试一结束,就能进要害部门做公务员。所以现在把高考与状元、榜眼和探花这种三鼎甲联系起来,主要还是因为“全国前三人”的这种荣誉,但是与实际就很难发生联系。
毕竟随着时间发展,曾经贵不可言的知识在普及后,逐渐转而成为衬托使用者高贵的工具了。这很令人感慨。
古代,实行科举制度,那些书生们先考取的功名是秀才,然后再考取的是举人。举人进京参加会试,考中后叫贡士,也叫进士;所有进士再参加由皇帝亲自出题的考试----殿试。殿试只排名次,不淘汰选手。进士经殿试后,分为三个等次,称三甲,一甲只选取三人,赐“进士及第”;二甲人数不定,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也不定,赐“同进士出身”。其中:一甲的这三个人,第一名称作“状元”,第二名称作“榜眼”,第三名称作“探花”。
那么,殿试的前三名为什么被叫做“状元、榜眼和探花”呢?
先说说状元。状元起初称为“状头”。唐朝的时候,参加会试的举子,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要递送“投状”,就是考生名单。会试结束后,按照成绩高低排序,将成绩最高的那个人放在最前面,就叫作“状头”,也叫“状元”。元,也是开始的意思,如:元年、元月、元日、元旦等。
古人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甲一共录取了三个人,既然第一名叫作状头,那有头必然就有眼哪,眼睛是两只,正好第二名和第三名就被叫做榜眼,一边一个。榜,也是“状”的意思,呈给上级的单子,叫状;贴出来让公众看的叫榜。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既然第二名和第三名都叫榜眼,那么探花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会试是在春天举行的,所以也叫“春闱”。唐朝的时候,殿试结束后,皇帝会亲自为这些新中的进士们举行隆重的庆典,在皇宫附近的杏园里举办宴会。这个时候恰值杏花初开,皇帝就从这些进士们当中选两个最年轻、最英俊的人,当“探花使”。就是去探看探看,哪里的杏花开得最盛,一人折一枝回来,由皇帝亲自给状元插在帽子上,这就是戏文里经常唱的“帽插宫花”。然后,大家一起饮酒、赋诗,纵情欢乐。因此,最初的探花一词,是指考中进士后的庆典活动中最年轻、最英俊的那两个帅哥,并不是专指第三名。
唐朝之后,是五代和宋朝,这两个朝代的都城不在长安,都城里也都没有“杏园”,自然也就没有“探花郎”了。但是因为“探花郎”这个形象特别美好,人们舍不得丢弃这个称号,于是,除了状元、榜眼之外的其他进士,都愿意被称作“探花”。这既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善意的调侃。
时间长了,那么多人都称作探花,觉得也不合适。到了南宋时期,就规定只有一甲第三名可以称作“探花”,那么榜眼也就成了第二名的专用名称了。
2021年6月21日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