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数学里面的i等于多少,以及数学里面的i等于多少怎么表示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哪个,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i到底等于多少呢?
i是一个虚数,为数学符号,无法进行比较,不等于几,跟向量一样是一种研究数学的工具,有定义i的平方等于负一没有i等于根号负一的说法。
起源:虚数单位i首先为瑞士数学家欧拉所创用,到德国数学家高斯提倡才普遍使用,高斯之一个引进术语复数并记作a加bi,虚数一词首先由笛卡儿提出,早在1800年就有人用a、b点来表示a加bi,把a加bi用向量表示的最早的是挪威人卡斯巴魏塞尔,并且由他之一个给出复数的向量运算法则。
i符号来历:
1777年瑞士数学家欧拉(Euler,或译为欧勒)开始使用符号i表示虚数的单位。
而后人将虚数和实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写成a+bi形式, 其中a、b为实数,a等于0时叫纯虚数,ab都不等于0时叫复数,b等于0时就是实数。
通常,我们用符号C来表示复数集,用符号R来表示实数集。
i 的高次方会不断作以下的循环:
i^1 = i,i^2 = -1,i^3 = - i,i^4 = 1。
i^5 = i,i^6 = -1……i^n = i^(n-4)。
由于虚数特殊的运算规则,出现了代数符号 i。
为方便运算,后来人们又用极坐标来表示虚数。格式为r∠θ。
数学中的“i”等于多少?
i是一个虚数单位,具体的学习出现在高中数学中。可以指不实的数字或并非表明具体数量的数字。
在数学中,虚数就是形如a+b*i的数,其中a,b是实数,且b≠0,i² = - 1
当一元二次方程在计算公式“b²-4ac0,时,方程的在实数范围内就意味着无解,但是在复数范围内可以用复数来中的虚数来表示方程的解。
以提主的提问来说,初中三年级还不涉及复数,方程正常的解答是无解。
如果一定要写出答案,那么答案就是复数范围中的:
X1=-1/4+√23/4i
X2=-1/4-√23/4i
拓展资料:
复数x被定义为二元有序实数对(a,b) ,记为z=a+bi,这里a和b是实数,i是虚数单位。
在复数a+bi中,a=Re(z)称为实部,b=Im(z)称为虚部。
当虚部等于零时,这个复数可以视为实数;当z的虚部不等于零时,实部等于零时,常称z为纯虚数。复数域是实数域的代数闭包,也即任何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域中总有根。
复数是由意大利米兰学者卡当在十六世纪首次引入,经过达朗贝尔、棣莫弗、欧拉、高斯等人的工作,此概念逐渐为数学家所接受。
复数的四则运算规定为:加法法则:(a+bi)+(c+di)=(a+c)+(b+d)i
减法法则:(a+bi)-(c+di)=(a-c)+(b-d)i
乘法法则:(a+bi)·(c+di)=(ac-bd)+(bc+ad)i
除法法则:(a+bi)÷(c+di)=[(ac+bd)/(c²+d²)]+[(bc-ad)/(c²+d²)]i
i等于多少?
数学中的“i”是"虚数单位"。
在数学中,虚数就是形如a+b*i的数,其中a,b是实数,且b≠0,i = - 1。虚数这个名词是17世纪著名数学家笛卡尔创立,因为当时的观念认为这是真实不存在的数字。后来发现虚数a+b*i的实部a可对应平面上的横轴,虚部b与对应平面上的纵轴,这样虚数a+b*i可与平面内的点(a,b)对应。
四则运算:
(a+bi)±(c+di)=(a±c)+(b±d)i
(a+bi)(c+di)=(ac-bd)+(ad+bc)i
(a+bi)/(c+di)=(ac+bd)/(c²+d²)+(bc-ad)i/(c²+d²)
r1(isina+cosa)r2(isinb+co *** )=r1r2[cos(a+b)+isin(a+b)]
r1(isina+cosa)/r2(isinb+co *** )=r1/r2[cos(a-b)+isin(a-b)]
数学中的“i”等于多少
在数学里,将偶指数幂是负数的数定义为纯虚数。定义为i²=-1。所有的虚数都是复数。但是虚数是没有算术根这一说的,所以±√(-1)=±i。对于z=a+bi,也可以表示为e的iA次方的形式,其中e是常数,i为虚数单位,A为虚数的幅角,即可表示为z=cosA+isinA。实数和虚数组成的一对数在复数范围内看成一个数,起名为复数。虚数没有正负可言。不是实数的复数,即使是纯虚数,也不能比较大小。
虚数就是其平方是负数的数。虚数这个名词是17世纪著名数学家笛卡尔创立,因为当时的观念认为这是真实不存在的数字。后来发现虚数可对应平面上的纵轴,与对应平面上横轴的实数同样真实。


关于数学里面的i等于多少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