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平/文 雁子/编辑
编者按:此文作者李贵平一生致力于文化的发掘与研究,积劳成疾,于2020年8月13日逝世,享年59岁。生前系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主任编辑,四川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专委会委员、第九届四川文学奖评委,第十一届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成都市锦江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今天在此刊发此文,实为祭奠亡人。感谢各位的赏阅!
徜徉在白马关下,你看到的或许不只是一座著名的古关隘,也不只是那位叫庞统的三国鬼才军师,而是一段阴差阳错拐入尴尬暗角的历史。
白马关位于罗江县城西五公里,横亘于成都平原东北,是古代由秦入蜀的最后一道关隘,素有“南临益州开千里沃野,北望秦岭锁八百连云,东观潼川层峦起伏,西眺岷山银甲皑皑”之气势。
放眼望去,山峦上,荆棘间,丛丛野草、杂花、果树蔓延到秋高气爽的天边,将关楼上苏轼所书“白马关”三字映衬得格外苍凉。阳光照射在关楼之顶的琉璃瓦上,流泻出淡淡的金黄色。眼前,我几乎感觉不到旷野上飘来的阵阵花香,鼻孔里吸进的都是两千多年前那段波谲云诡的杀伐硝烟味。
目光所及,忽略眼前修复一新的城垛外墙,直接品读内里的沧桑画卷。眼前的白马关是那么深邃,深邃得一如两千多年来它盛容的三国往事,以及关隘核心人物庞统那曾经深邃奇崛的“毒谋”。
品读庞统,当然是从参观庞统祠墓开始的。这是一座半人高的圆形土墓,微微拱起的墓顶遍植花草,时有雀鸟儿盘旋。庞统墓四周,依稀可见古代的车辙、长满苔藓的驿道和玄妙莫测的八卦谷等遗址,以及诸葛亮长子诸葛瞻与魏军邓艾浴血奋战尽忠的将台旧地。青砖城墙,奇石沟壑,溶洞山泉,难得的蜀汉古战场遗址啊。
庞统祠墓的布局和命名,完全依据《三国演义》中“庞统身死落凤坡”的故事而建。祠堂三进四合布局,石木结构,肃穆庄重。
记得四年前的春天,我来过白马关。逶迤起伏暖意融融的草坡上,青草散发着被阳光晒暖的干燥清香。草丛中长着一种野槟榔。野槟榔的小枝上遍布褐色茸毛,枝叶绿色透亮,上有覆瓦状鳞片。广西人曾谓野槟榔“入药,但有毒,人吃能致死”。而在川北民间有一个传说,凡三国蜀汉将士悲壮战亡的地方,就会生长这种野槟榔,而有毒的野槟榔,更令人想到“毒计迭出”的一代鬼才庞统。
故地重游,漫步在白马关下山峦上,秋风拂面,四野沉寂,昔日的金戈铁马、杀气阵云却早已在心头驰骋开来,几欲撑破胸腔。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史书记载,庞统在刘备身边时间虽然不长,却提出了很多石破天惊的战略高见。纵观当时刘备的智囊团,除了诸葛亮就是如糜竺、孙乾之类忠心有余才能有限的人,治理一郡一县勉强胜任,但说到运筹帷幄图谋大业,也就诸葛亮堪为大才,但他诸葛亮也没有三头六臂呀,于是庞统的加盟,对刘备集团来说无疑雪中送炭。
进取川西益州,是庞统作为刘备账下二号军师最精彩的一笔。对这个建议,刘备起初有些犹豫,他认为将“失信于天下”。庞统认为“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也就是说当今是讲权变的时代,守住一条原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于是提出“逆取顺守”的思想,就是用不合常理的手段取得,之后按照常理常规坚守。
我脑子里总在想象着一道场景:两千多年前那个将决定蜀军未来命运的晚上,道袍竹冠、皂绦素履的庞统不慌不忙走进刘备的大寨,他娓娓劝说主公进军西川的种种必要。望着这个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的男人,刘备回想着之前的赤壁之战中,庞统就显露出过人的才智和胆识,他献的连环计毒巧之极,让曹操大吃哑巴亏,损兵折将,全军北退,孙刘威胁立解。刘备决定听从庞统的西进计谋。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庞统随刘备主力从湖北荆州入蜀,沿长江上溯至巴郡(重庆),北上走嘉陵江,转涪江轻取涪城(今四川绵阳),这是庞统的第一大功。以后,一路攻无不克。建安十九年(214),刘备大军已将雒城(今广汉)重重围住。雒城是成都最后的一道屏障,也是最坚固最重要的一座城池。此时雒城已被围一年,只要将它攻克,成都便近在咫尺。
是年五月,刘备组织了一次攻城行动。由于规模较大,就连军师庞统也亲自出马,率领士兵攻城,很不幸,箭雨横飞中,庞统在战斗中被敌人飞矢射中,跌马而死。时年36岁。
作为军师,一般最忌讳亲赴前线领兵打仗,但庞统犯了这个严重错误。而死前他又临时换乘的卢马被对方误认为是“贼王”刘备。就这样,庞统死掉了,阴差阳错地死掉了。胜利已近在咫尺,他却看不到了。
不知为什么,川人历来更愿意相信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里所描述的庞统中箭落马的地方,不是在罗江以南30公里外的雒城,而是在罗江县城以西5公里的落凤坡,也就是白马关附近。
一代天才的坠马倒下,在葱茏的西川大地发出一声闷响。庞统的战死让刘备非常伤心,以至后来一说到庞统他就泪流不止(刘备本来也爱哭)。他还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人更是哀叹:“三国纷纷多俊英,堪怜庞统善谈兵。谁知落凤坡前丧,独显南阳一孔明。”
“独显南阳一孔明”,成了庞统身后最尴尬的命运结局。庞统英年早逝,功亏一篑,导致本来高他一着的诸葛亮一枝独秀,荣耀到底。
我一直觉得,庞统在雒城中箭坠马的那一刻,他心头应该是憋着多大的委屈呀。本来,庞统的战略思维和诸葛亮“跨有荆益”的想法大为迥异——他竭力主张放弃荆州,收缩兵力西移,直接占领益州,以益州为根据地来发展壮大。
庞统的想法其实不无道理。赤壁大战后的荆州早已尴尬荒残,处在刘、曹、孙的夹缝中难以自存风雨飘摇,实际上已为三家瓜分。刘备就是有再硬朗的牙齿,再倍儿棒的胃口,也不可能吃独食了,要实现诸葛亮《隆中对》所描绘的北伐战略,实际上已是画饼充饥。
果然,不到两年,被诸葛亮过于倚重的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丢掉了战略重地不说,还引来意气用事的刘备千里西征,为他的好兄弟报仇(军国大事竟等同街头泼皮为个人恩怨打群架)。很快,刘备在夷陵也落得个火烧连营七百里的巨殇,本不宽裕的兵力家底儿被挥霍近半。从这个角度看,庞统之战策,比诸葛亮的布局更务实也更具有操作性。
尽管历史是不能作假设的,但我们还是从好奇的角度做个揣测:倘若刘备当初按庞统的设想,好生把他的蜀汉经营成一个“偏安一隅”的精悍之国,凭借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养精蓄锐,修养生息,发展生产,强化疆土,安抚蛮夷,合适时重拳出击,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守,那么,无论曹魏还是东吴是很难占到便宜的,至少蜀汉政权也不会短命地只存活42年。
中国历史在浩浩荡荡、威武霸气和虚弱残喘的征途中,走过了浩茫数千年,这里面有辉煌,也有屈辱。俯观历史,并不是所有自我标榜“正统”的王朝都能一统天下,有的务实的王朝就干脆选择偏安一隅——“偏”得稳稳当当,“偏”得有粮不慌,“偏”得国泰民安,有何不可?
换句话说,是不是拳头大的就一定是哥哥,拳头小的只能抱着别人的大腿苟且偷生?
中国历史上的偏安一隅并不少见。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长达500多年的割据,造就了众多偏安一隅的王朝。首先是春秋五霸,然后是齐国、晋国、秦国、宋国、楚国,全都好端端地“偏”在一隅。当时齐国、楚国政局相对稳定,百姓幸福指数并不见得差多少。
南宋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偏安王朝,这个享安153年的王朝共传五代九帝。那个时期,得益于江南的富庶和文臣武将的卖力,至少老百姓得到了百多年的安然喘息,没有天天被弄得鸡飞狗跳背井离乡的。
偏安小国养精蓄锐、巧妙斡旋而成功自救的例子,在欧洲历史上也不少见。19世纪初,欧洲战火连绵不断,颤颤巍巍处于法国、英国、普鲁士、沙俄等险恶周边夹缝里担心挨打的奥地利,运用奥国外交大臣梅特涅的“均势外交”策略,不仅维护了奥地利的国家安全和利益,还在拿破仑倒台后积极参与列强之间的争持,甚至一度建立了奥地利在中欧的话语主导权。你能说,小国就只有缩着脑袋儿挨揍的窝囊劲儿?
歌德说:“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追寻历史真迹,宛若在汪洋大海中孤舟夜行,视线所及,只能是灯光照亮的起落浪花。历史更像一道深邃的迷宫,它幽微曲折,盘根错节,环环相扣,人走在里面磕磕碰碰,一时难辨方向;如果岩石间被人放着一小盏烛光,它映亮在周边的也只是某些表象或局部,光亮的背后则覆盖着很深的暗影,如果将那盏烛光拿在手上重新探寻,就会照亮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讲,我想,如果凤雏先生庞统晚死几年,如果历史给这位鬼才军师长袖善舞的机会多一点,恐怕就不会有“独显南阳一孔明”的尴尬结局,也不会有蜀汉政权“乐不思蜀”的穷途末路。
李贵平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