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流传最广的两个说法,一般是指“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也有说是指“司徒”、“司空”、“太尉”。在中国古代的制度中,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名词:“三省六部”和“三公九卿”。
三公之名,古已有之。西汉早期,朝中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位高官,故有人称其为“三公”。这就是关于“三公”最早的解释。
丞相,有时称“相国”,乃汉朝承秦而置。“掌承天子,助理万机”,几乎无所不统,权力也最大。
太尉亦承秦制,职权为专管军事,从制度上说,权力也很重,为第二位的高官。
御史大夫为汉初第三位高官。职权为监察百官,可以说是“副丞相”,权力也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