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的栎阳,故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官庄村与古城屯村之间,地处关中渭北灌区,石川河流经故城北部和东部,城址附近地面平坦,河渠纵横。这里地处渭河平原,土地肥沃,农业发达。
公元前246——前236年,秦国用韩国水工郑国凿郑国渠,其中段沿荆塬由今三原县境东流入阎良,绕断塬而北,至汉太上皇陵(万年陵)以东横绝石川河,并纳其水,又东出阎良入富平。郑国渠修成后,栎阳县北部的许多土地得以灌溉,这为栎阳农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栎阳,是战国初秦献公和秦孝公的都城。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秦国迁都栎阳,后来在商鞅的主持下,秦国营建了咸阳城,秦孝公十三年迁都咸阳,秦国定都栎阳共二世三十四年。自前350年孝公从栎阳迁都咸阳之后,栎阳县仍不失当年繁华。它是咸阳陆通三晋的必经之地,是关中的交通枢纽。东西往来的商人多经于此,所以商业比较发达。
栎阳的制陶业和冶制业十分发达,经专家考证,栎阳是当时秦国一处重要的兵器工业基地,不仅有工官,而且有左右工室,规模极其宏大。1963年遗址区内的官庄村出土了一件铜釜,内装8枚金饼,经专家鉴定,含金量达99%,为战国晚期秦国货币,可为栎阳商贸繁荣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