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里硝烟弥漫,七部影片上演混战,只有《水门桥》独领风骚。
目前《水门桥》票房已破10亿,排片占比44%,猫眼评分9.6分,上座率43.7%,多项数据排名第一,成为春节档的冠军几无悬念
从这些年来看,春节档的票房冠军都是50亿+的体量,按照目前的趋势,《水门桥》拿下50亿问题不大,60亿也进入了射程。
不过作为普通的观众,我们并不关心这冰冷的数字,而更注重影片本身的质量。
皮哥年初一一大早去看了影片,深受感动。
影片时长149分钟,开篇钢七连重新集结,他们在下碣隅里协助炮兵连阻击美军,截获了大量弹药。
随后遭遇重创的美军少将史密斯下令撤退,并把撤退美化成“换一个方向进攻”,在几百公里之外的兴南港,上百艘美军军舰正在待命。
钢七连接到上级命令,迅速赶往黄草岭地区,炸掉水门桥,阻击美军撤退。
当时美军拥有最先进的装备,我军是靠双脚和美军的车轮赛跑,钢七连一路颠簸终于来到了1081高地,在原著小说《冬与狮》中这样写道:“ 对,迟到,挨饿,受冻,迷路,血管里流着冰,晃瞎眼,我们的地图来自小学课本,连我们的指北针都冻上了,但是我们终于来了!”
至此,水门桥战斗的拉开,一出撼人心魄的好戏上演。
一、“水门桥战役”被尘封72年,这三大原因绕不开
长津湖战役是一段反复被歌颂的英雄赞歌,冰雕连、杨根思、宋时轮,这些荣耀的名字反复被提及。
而水门桥作为这场战役的收官之战,本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是一段被尘封几十年的历史,主要原因有三点。
其一是命名混乱。
水门桥本质上是一个发电所,由四根水管组成,因此我军当年的作战地图上将它标注为“发电所”,后来我国军事资料里称它为“门岘与堡后庄洞桥”或“公路桥梁”。
而美军资料中,直接称它为“桥”或者是 “车撤桥”,这一种说法也被韩方沿用。
而电影的原著小说《冬与狮》中,兰晓龙又称呼它为“祠鼐桥”。
混乱的名称导致全世界对它的认知甚少。
“水门桥”一说来自于日本出版的《朝鲜战争》一书,因为简单易懂,这个日文词汇在这些年真正流传开来,也让这段历史有了真正的名字。
其次是位置不确定。
中美双方对水门桥的地理位置标注也有偏差,连当年发生战斗的历史都无法达成共识,那么战斗的过程更是说不清了。
不过现在大家已经在谷歌地图上找到了它的准确位置。
水门桥位于古土里和兴南港之间,距离兴南港只有64公里,是美军撤退时的必经之地。
而这里是黄草岭地区,是一个U型谷地,地形狭长,很多地方只能通过一辆车,炸掉水门桥阻断美军通过就变得势在必行。
水门桥周围有众多高地,其中1081高地虽然不是最高,但这个高地可以将水门桥的状况一览无遗,山底的公路是美军撤退时的必经之路,而《水门桥》里,钢七连就是通过这个高地渗透到水门桥附近的。
第三点就是第一手资料缺失。
水门桥战斗是以美军仓皇撤退结尾,所以在他们的资料里,提到这一段都是一笔带过,讳莫如深。
而水门桥位于谷地,信号极差,当时我军的通讯系统就比较落后,所以水门桥战斗虽然激烈,但后方的指挥部很难了解到具体的过程,我军并没有获得第一手资料。
就像《水门桥》表现的那样,参与这场战斗的能生还的是极少数,很多幸存者沦为战俘,这场战斗没能阻止美军撤退,有些指挥员还受到了批评,这些历史的见证者在当时不受欢迎,在编纂史册时不可能去来了解情况,
于是种种因素作用下,水门桥战斗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比如三炸水门桥,其中前两炸的过程在中美史料中都找不到了,这是件遗憾的事情,但这种缺失也为电影的拍摄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空间。
二、“三炸水门桥”,徐克的“特长”发挥出来了
如果说《长津湖》是给那段历史描上了大致的轮廓线,那么《水门桥》就是给这段历史注入了灵与肉,让它变得生动可感,栩栩如生。
《水门桥》在介绍完了长津湖战役的大背景后,迅速把镜头聚焦到了水门桥这块方寸之地上,整部电影大部分的镜头都在这里拍摄完成的,老话说得好,浓缩的就是精华。
而《水门桥》所有的战斗画面是徐克拍摄的,成功执导过《建军大业》的刘伟强也协助了拍摄,这些香港的导演有个共同点,他们从小生活的环境逼仄,很难拍出大场面的东西,这一点从TVB金庸剧的塑料背景就能窥探一二,他们更擅长利用狭小的空间来延伸出无限的可能性。
所以在《长津湖》中,我们明显感觉到,战斗场面还可以更好,而到了《水门桥》,因为空间和时间被极度压缩,徐克的特长就完全发挥出来了。
历史上的水门桥战斗发生在1950年的12月1日到9日,9天时间,我军三炸水门桥,美军三修水门桥,这层次分明的“三段论”为电影拍摄绝佳的素材。
电影里,三炸水门桥处理的层次分明详略得道。
第一炸水门桥,是由九连战士口述得来的,九连因为经验不足,只给桥面炸了一个口子,美军很快修好了这个木结构的桥。
第二炸水门桥由七连战士来执行,整个过程突出两个字:写实。
虽然水门桥大场景单一,但是徐克发挥了自己空间想象力,充分利用场地优势,借助不同的道具完成了精彩绝伦的战斗。
比如借助四个水管完成了水管突击战,其中七连士兵用身体堵手雷的片段在这里完成,是本片一大泪点。
比如借助地势的特点完成了雪地伏击战,美军居高临下,用探照灯和炮火对我军形成了绝对压制,而七连战士潜伏在雪地里,利用稍纵即逝的空档进行绝地反击。
比如利用炸桥炸桥这个瞬间把故事推向高潮,平河用肉身阻挡坦克,引爆自己炸断桥梁。
比如利用狭窄的屋子来完成打戏,如七连冲入指挥部,画面立刻切换到了港片最熟悉的近身肉搏戏份。
当然还有香港导演常用的,利用小道具来完成剧情反转的,比如余从戎用一个头盔挡住了子弹救了自己一命,比如吴京在桥头被一堆废铁困住无法挣脱,在我们熟悉的港片中,经常会利用这些道具完成起死回生或者最后一分钟营救,这一招在《水门桥》里发挥的淋漓尽致。
第三炸水门桥是全片的高潮部分,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写意。
许多观众看完这一段后觉得不真实,因为这就是一种艺术化的手法。
当于余从戎从火海中冲出,当梅生驾车冲向敌营,当伍万里在坠桥之际扣动扳机,这些浪漫而又悲壮的行为将整个故事推向了高潮,也和陈凯歌最后5分钟掌镜的写意表达完美相融。
三、雷公“还在”,其他角色的命运走向各有“隐喻”
七连六战士,他们在《长津湖》中的群像是模糊的,在《水门桥》里都有了明显的强化。
比如雷公,他在前作中牺牲了,但是他的精神犹在。
在开篇伍千里和炮营营长老杨提到雷公时一下子沉默,在之后伍万里戴上了雷公送他的护目镜,然后余从戎效仿他的英雄行为,这都是对雷公形象的深化。
比如余从戎,他在前作里还是个兵油子,但是本片中变得谨言慎行,前作里对伍万里是进行了捉弄,本作中却身为他的带头大哥,两人配合默契,结尾他用自己做诱饵浴火奔跑完成了英雄壮举。
比如梅生,一个恋家的上海男人,可是本片一开场,他的双眼已是伤痕累累,在最后他开车冲入敌营壮烈牺牲时,女儿的照片随风飞扬,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还深深挂念着家中的妻儿。
比如平河,他在前作中存在感不高,但是本作里他有很多闪光点,他主动提到,当年是伍千里的哥哥伍百里为了掩护他而牺牲,他是带着报恩的心来参加这场战斗的,而战斗过程中,他手持巴祖卡成为了七连的输出担当,最后“螳臂当车”的壮举也让无数人飙泪。
当然还有伍千里和伍万里,两人都完成了成长。
伍千里对伍万里说:“,以前我不让你跑,那是害怕你惹事,今天你想怎么跑,自己定!”
简短的台词预示着两人的关系从兄弟情变成了战友情。
伍千里坠桥完成致命一击,伍千里在远处大喊:“哥!”
兄弟连在雪地里挨过最冷的夜,一个含笑死去,一个幸运地苏醒,树枝上飞扬的红围巾是七连永不倒下的旗帜。
影片最后,伍万里含泪说出:”七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
这是全片情感浓度最高的地方,有多少人看到这里看哭了。
影片最后宕开一笔,将镜头对准了美军阵营,一位美军士兵正在送别死去的战友,在悼念完毕之后,他还把一瓶酒送进了战友的尸袋中。
这个片段让影片立意一下子拔高,原来和我们殊死搏斗的美军,也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人。
在观影前,我一直在思考,影片该怎样交代水门桥战斗的胜与败,但是看到这一幕我释怀了,没有谁是战争的受益者,一个优秀的战争片必须宣言的主题是反战,《水门桥》在最后点题了。
总之,《水门桥》是《长津湖》的一次全面升级,它也将成为国产战争片的新标杆,指引了未来十年战争片的拍摄方向。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