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爬到树顶的人,就必须做好心理准备,身居高处的代价,就是会暴露自己最脆弱的部分!”
英国作家迈克尔•道布斯在《纸牌屋》中,用冷峻而犀利的口吻,为新故事的走势埋下伏笔。以黑吃黑、所向披靡的政坛老手弗朗西斯•厄克特游刃有余地扮演着政途掘墓人的角色,一路随手掩埋对手和战友的尸首,一路偶尔疼痛,偶尔呵呵地信步登临权力巅峰。而这一次,他要在权欲圣殿里通关的大BOSS不是别人,而是“THE KING”。值得期待的是,这位替补前任首相上位伊始,压根儿就不把国王放在眼里,他甚至在记者拍照保持微笑的间隙,还能和妻子调侃:
“估计我们的国王天天如履薄冰,‘咬人’的力度还不如一只橡胶鸭子!”
阅读至此,一股浓浓的火药味跃然纸上,我知道,大幕拉开,好戏就要上演了。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单一制、君主立宪制的民主国家。英国的元首和理论上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是英国君王,但其权力受政治惯例与民意的约束。而事实上,英国内阁首相才是最高权力的拥有者,他必须得到下议院的支持。从形式上讲,“君临国会”代表着国家主权。受近年来宫廷剧热播的影响,普通读者对威权政治体系下权利博弈耳熟能详,但对于英国这样民主政治体系运行的内在原罪和阴谋斗争,却知之甚少。
《纸牌屋2玩转国王》延续了 “纸牌屋”书系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情节特色,冷峻的戳穿了西方民主政治生活的黑幕,细致剖析了坍塌在权欲漩涡之下的灵魂。作为一部政治惊悚小说,在洞悉人性之余,《纸牌屋2玩转国王》行文紧凑,下笔干练,能让人在紧张刺激的阅读体验中,系统而深刻的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政治生活方式以及代议制民主与王权制衡的精彩博弈。
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说:权力欲是一种最臭名照著的欲望。站在权力树梢之上的弗朗西斯首相,欲壑难填,既不害怕步子太大会扯到了蛋,也不担心翘起腿来会露出红裤衩。在与国王的屡次对峙中,犀利刻薄,锋芒毕露。他企图用给王室的拨款来要挟国王,以篡改国王讲稿的方式,让皇家丧失尊严。然而国王也非等闲之辈,联合媒体反咬一口,反对党也趁势操纵下议院向弗朗西斯发难。但数轮对峙中,即便是弗朗西斯这种政坛鬼见愁的辣手角色,也并没有占到明显的优势,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兵来将挡的巅峰对决中,双方不断有让民众哗然的丑闻爆出。然而情节在最后三章出人意表的发生急转,道布斯谋篇布局功力之深,让人在看完整个故事后,禁不住大呼过瘾。
《纸牌屋》系列始撰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间。此时的英国文学界正处于新老思潮对流更迭之际,一方面地方文学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民族主义文学方兴未艾。作为前撒切尔政府的幕僚长、保守党副主席迈克尔•道布斯,从其政治生涯中汲取灵感,以一部通体阴暗,深刻展现人性贪婪、腐败以及强烈野心的作品,迅速风靡全国。值得称道的是,这部被冠以“畅销小说”名号的政治惊悚小说,行文走笔并非流俗油滑,反而充斥着一种传统英伦小说的婉约疏俊。在主人公弗朗西斯•厄克特的性格刻画上,作者亦借鉴了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的塑造手法,以极端、强烈的人物个性,饱满的情绪张力,推助情节演进。
美剧的第三季由小说《纸牌屋2玩转国王》改编制作,区别于美剧,原著小说显得更为凝练扎实,行文徐缓有致,从议员、媒体大亨、民调分析师到新闻官、王妃、执行党主席,各色鲜活人物在大背景下粉末登场,从容谢幕,角色刻画细腻,运笔丰盈。特别是在首相弗朗西斯与国王从貌合神离到剑拔弩张的数次交锋中,弗朗西斯的自大、狠毒,无所不用其极的政坛辣手形象,与国王孤独、无奈,虽居庙堂之高,却羸弱无助的形象,对比强烈。然而权欲博弈,并非表象所呈,杀伐决断之精彩,在于道布斯不动声色地将看似金刚怒目的脸谱式人物,置于金身不坏的神探之上,又出其不意出射冷箭,直戳其要害。然而权力圣殿里终究没有赢家,硝烟弥漫的角逐中,恐怕永远多得是过客、玩主和牛鬼蛇神,多得是不断轮回的欲望漩涡与人性坍塌。
(最后啰嗦一句:区别于中国官场小说,如深得中国传统人文主义的精髓的阎真《沧浪之水》、王跃文《国画》等佳作,《纸牌屋》长于在政治黑幕下,人物狰狞灵魂的细致刻画,而在关键情节的细节处理上,流于草率和重复。看很多好莱坞史诗大片,比如《特洛伊》也是这种感觉,不知道为啥?另外, 笔者作为一名理工男,对小说解读不当之处,敬请原作者、译者及广大读者多多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