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硬糖》是一部“神作”,也是一部让男人们看了“下体一凉”的电影。上映时间是2005年。拍摄时间仅用了18天,电影成本不足100万美元却收获800万美元的票房。是“小成本高收益”的成功典范之一。
关键点在于:它是一部以暗黑著称的惊悚片、犯罪片、剧情片,却是治愈系的。
关于恋童癖的电影,最出名的应该是韩国的《素媛》,很多成年人看了它,都留下了心理阴影。同样是恋童癖题材,美国电影《水果硬糖》以“个人英雄主义”的方式,赋予了少女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智慧,把恋童癖折磨到崩溃自杀。
强烈推荐被《素媛》吓到的小伙伴观看,非常的解气,能很好地安抚难过的心灵。
◆ 神安排:5个演员1部戏,有3个是打酱油的
说《水果硬糖》是一部“神作”,除了剧情精彩、拍摄时间短之外,还在于它的参演人数非常的少。整部电影只出现过5个角色,其中有3个是打酱油的。
01、酱油1号——男服务员。
如果不是导演刻意给了他一个脸部特写,电影出现的露脸的人物又太少,这个只有几秒镜头的路人甲几乎能不能算入演员表里了。
在没有过多戏份的情况下,很难说男服务员是见惯了杰夫对未成年人下手的戏码,还是嘲讽女孩的“不自重”,或者是纯粹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铁石心肠。
如果硬要凹男服务员在电影里的作用,大概就是讽刺人性的冷漠、道德的沦丧……因为有他这类人的不作为,未成年女孩海莉才会被恋童癖轻易带走。
02、酱油2号——邻居太太。
邻居太太是电影快要结束的时候才出现的,且只出现几分钟。
主要作用是增加戏剧冲突,她的出现让观众潜意识觉得剧情会反转,也让被女主绑架的男主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还让女主得到了男主是恋童癖的进一步证明。
03、酱油3号——男主的白月光前女朋友
在电影结尾处才出现,给男主收尸用的。(因为戏份太少,在角色介绍中,她和男服务员都没有出现在演员介绍中……)
纵观古今中外的影视,整部电影的演员数量只有个位数却成功讲述曲折离奇的故事的经典电影,估计也只有《水果硬糖》和《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了吧。
◆ 神剧情:14岁天才萝莉折磨32岁恋童癖,男导演塑造的理想主义女英雄
拍摄场景也非常简单——咖啡厅和男主杰夫的独栋别墅。电影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镜头全是小萝莉海莉和男摄影师杰夫,剧情诡谲,各种反转,两个高智商人群的斗智斗勇,看得人又恨又气又爽。(是我见过的出演人数最少的一部电影了。)
女主海莉刚出场的时候,她的衣服非常有象征意义:小红帽。在格林童话故事中,小红帽是个天真烂漫到近乎愚蠢的角色,不过这部电影是部惊悚片,所以海莉其实是为了迎合恋童癖而故意装扮成小红帽模样的女猎人。
她智商超群,读得了医学院里研究生的专业书,也擅于捕捉罪犯心理。
海莉的好朋友被恋童癖通过网络一步一步诱拐到线下凌辱后自杀了,为了给好友报仇,她研读警方发布的犯罪心理分析,流连于各大聊天室,伪装成恋童癖最喜欢的那一类少女:天真烂漫的青春期叛逆少女。
电影的开头,就是男主在社交软件上,利用女孩对姐姐的妒忌和渴望被认可的心理,哄得女孩同意线下见面。
电影的男主杰夫,在剧情反转之前就是个人面兽心的摄影师,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喜欢一个人或团伙作案,擅长通过网络的手段寻找受害者,用无比的耐心去了解和哄骗对方线下见面,然后施行凌辱或杀害。
电影名“Hard Candy”就是网络俚语,指未成年少女。
两个主角的设定就是大灰狼和小红帽。在剧情没有反转前,男主用手指擦去女孩残留在嘴唇上的蛋糕,然后把手指上的蛋糕塞进嘴巴去吃掉,非常的变态也驾轻就熟。可是,少女却被这种言情小说般的行为挑逗到了。
为了拐骗少女,他甚至能下跪称对方是“女王”,像信徒一样请求亲吻对方的脚。
当他成功的地女孩带走时,男女主都露出了笑容。不知情的观众看到这里时会很揪心——大灰狼把小红帽拐走了,觉得小红帽的下场一定很可怜。可当看完整部电影再来看这个近10秒的特写镜头时,才发现多么的意味深长,两个互相把彼此当猎物的猎人,在对方上钩后,都在努力维持着人设,又忍不住得意地笑了。
看男主胸有成竹的样子,观众和他都没有想到最后他会陷入被女主“阉割”的下场……(虽然阉割是假的,女主却成功地让男主误以为自己被切了,过程还特别长久,看到最后都忍不住同情这个社会渣滓了。)
后面的剧情就是不断地反转再反转,打脸渣男再打脸渣男,导演用看似黑暗的方式,塑造了一个美式的“理想主义”的未成年女英雄:有勇有谋、弱小的个体胜强大的boss、兵不刃血地惩罚罪恶。
男主杰夫把萝莉带回家,灌酒、继续语言挑逗和怂恿;而萝莉女主则一边饰演叛逆期少女,一边搜寻房间里的可用信息。
一个在诱导对方喝酒、哄骗未成年人拍违禁的照片;另一个则在不断地确认对方的罪犯身份和犯罪信息,伺机报复。
在变态男主专注于给未成年小女孩洗脑时,萝莉女主却在观众和他都未察觉的情况下给他下药。等他从昏迷中醒来后,已经被五花大绑在椅子上了。(这部电影,男主总共被绑了5次,每次都是高潮和反转。)
为什么我一再强调导演蓄意把女主塑造成“理想主义女英雄”?因为把男主绑了后,未满14周岁的少女没有对他进行拷打,而是满屋子地找他是恋童癖的证据……
为了找证据,小女孩还不厌其烦地和恋童癖玩起了嘴炮游戏,故意露出弱点让对方以为找到反杀的机会。通过一步步溃败对方心理的方式,最终找到许多的未成年少女的需要打马赛克的照片,还有警方通告的被害女孩唐娜和男主接触过的证据。
影片中,无论是男观众还是女观众都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14岁的天才萝莉,通过看书,把32岁的恋童癖给阉割了。
因为这个情节实在是太精彩了,男主虐童的行为又太令人痛恨,很多人看完电影了,还以为女孩真的把人面兽心的男主给阉了。其实电影里有特别给力的特写镜头,女孩只是用了夹子让对方产生痛感……
发现自己没有被阉掉后的男主的演技是真的好,哭得连鼻涕都出来了。(观众们却看得又好笑又痛快,这就是看“爽文”的快感——这种十恶不赦的人就应该让他们尝尝人世间最大的痛苦!)
如果说整部电影都是在不断地把女主塑造成完美的“个人主义”的理想女英雄,那么男主则在不断地被揭露其丑恶、虚伪、残忍的本性。
落难时的楚楚可怜,仿佛把内心都剖露了出来,特别是被阉割的那一段戏,所有人都以为他真的打从心灵得到了教训和会改邪归正,可当他挣扎脱绳子后,女主给他机会报警求救,他却选择拿起手术刀杀人。然后被女主用电击器打败,挂了起来。
电影中,男主越丑恶,女主的所作所为就越大快人心。整部片爽感十足。(这也是我推荐这部电影的原因,看完《素媛》后,真的有被安慰到。)
其实电影留有很多的悬念,也有很多的埋笔揭露男主这类人根本不值得同情。例如大部分观众都不关心的:唐娜到底是男主杀的还是他的同伙艾伦杀的?男主最后有没有真心悔过?
无论是在手术台上,还是在结局部分,女主用嘴炮功夫劝他自杀时,他表现得那么巨大的痛苦,却都没有说实话。(他说是他的同伙杀了唐娜,他的同伙临死前也说是他杀的唐娜。)
我们看到了他的临死挣扎,还有连续用了2个“just”(只是)。这些都是导演在告诉观众,恋童癖或者说任何的虐童变态都不值得同情。
总的来讲,这部电影就是男主杰夫通过网络诱拐未成年少女,试图再次虐童,结果被反杀的故事。不敢看韩国虐童电影《素媛》的,可以看看这部来解气。虽然我们都知道,世上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天才少女,落入恋童癖这类虫豸手中的孩子无论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难逃毒手。
◆ 惩罚罪犯要靠未成年少女?这是来自社会的讽刺
《水果硬糖》的创造灵感据说是导演听说了日本出现了一批少女,专门抢劫那些利用年龄和社会优势跟少女援交的男人。她们利用网络等方式把不良男人骗到偏僻处,然后团体合作把人洗劫一空。
小白兔猎杀猎人的故事,让导演来了灵感,于是就有了这部《水果硬糖》。
电影上映后,当年就获得了4个提名:
不过,在美国,它却被评为禁片。(原因应该是出于保护未成年人,担心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模仿。)
它是导演大卫·斯雷德的第3部电影,他的作品还有:美剧《美国众神》、《汉尼拔》、《绝命毒师》等等,都很知名。
这个导演2011年因为电影《暮光之城3》得了金酸梅奖的最差导演提名,2005年上映的《水果硬糖》是他唯一一部获得正面奖项提名的电影。(是导演的人生高光~)
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大概是以暗黑童话的方式,安慰还活在世上的你我吧。类似于七仙女嫁给了董永的神话故事,穷书生哪个时代都会有,但是仙女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不存在的,她们活在神话中。恋童癖哪里都可能出现,可14岁就有勇有谋+身强体健+拥有医学研究生能力的小女孩又要去哪里找呢?
这不过是男导演拍的一部女性童话故事罢了。像《美国队长》、《超人》、《蝙蝠侠》等,都是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的作品,要求主角德智美体全面发展,坏人却随心所欲地祸害一方。虽然从作品艺术手法来说,反派越可恶,观众产生的共情越大,但是把惩罚/折磨罪恶的任务交到一个14岁的未成年少女身上,真的有点苛刻了。
按照“幸存者偏差”的现象来看,真出现了这么一个14岁女英雄,也不见得是好事。世上总有一些自以为是的人,喜欢说“其他人都好好的,为什么偏偏就你出事了?”“因为你行为不检点,所以才招来这样的祸事吧。”这类的牲畜之辞。
所有的坏人,都喜欢把过错推给受害者——也许他们不是嫌疑犯,也没有做过违法的事情,但他们具备了做嫌犯的心理素质。
也正因为有这类大脑里装了排泄物的人的存在,一旦真的有女孩反杀了犯罪者,当其他普通的女孩被残害后,他们就又会说出:“为什么其他人没事,就你出事了?”、“肯定是你行为不检点才导致自己被害吧”、“为什么她能把犯人折腾得死去活来,你却只能被残害至死?说白了,就是你不优秀、不努力、太懒惰blablabla……”……
这些虎狼之词,反而助长了罪犯的嚣张,和导致更多的女孩在受到迫害后,不敢寻求帮助,最终以死来寻求解脱。
最让人痛心的例子就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作者林奕含,2017年2月她出版了小说,其实是变相的在向社会呼救。可4月27日,26岁的她选择了自杀,因为她的呼救被忽略了,迎来反而是窥伺、质疑、指责。(那些说她没有保护好自己、死都不怕害怕什么的,都是刽子手。)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就像电影里的恋童癖一样,至死都觉得自己的行为只是“just”,这种社会渣滓,刀子不割他们身上,他们不知道痛,刀子割他们身上了,他们也只知道自己会痛,从不能由己及人地意识到其他人也会痛。
保护受害者,从来不应该以要求受害者学会自保能力为出发点。古人都有“善游者溺,善骑者堕”、“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理解能力,一个再强大的人,遇到有心害人的恶人,也会有疏忽受害的时候。
而且恶人害人,是找准你的弱点下手的。一个人的优点,同时也会是你的弱点。你善良,他就利用你的善良;你强壮,他就利用你的强壮。谁还记得当年“女学生送孕妇回家,却被孕妇和她丈夫合谋奸杀”的事情?
我始终觉得,一出事就说受害者要保护好自己的人是很反智的。惨剧已经发生,少说两句风凉话是做人的基本良知。
最后强调一下:电影是电影,电影中的14岁少女能反杀恋童癖是剧本的安排,看它就图个“爽文”体验,现实生活中就别模仿了。
本文由@太乙真气/@红颜日记/@红颜日记ing原创,请勿抄袭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