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电影史上,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江湖”。
一个是徐克的武侠片,另一个是杜琪峰的枪战片。
相比徐克随心所欲的创作,杜琪峰总是遭到资本限制的“绑架”。
在1999年,有这样一部不容忽视的电影,在影迷心中堪称“香港枪战戏的代表作”。
虽然这样的评价略显夸张,但是却真实表达了它在港片中的地位。
成本250万,没有剧本,影帝倒贴钱拍戏,仅用19月创造港片的巅峰:
《枪火》丨The Mission
光看演员阵容,吴镇宇、任达华、吕颂贤、张耀扬、林雪...就知道是纯正的港味。
《枪火》是杜琪峰在银河映像最风格化的作品,标志着枪战动作片的一次重大突破。
所以对于杜琪峰,对于银河映像,甚至对于香港电影的意义,都是难以想象的。
一、杜琪峰和他身后的银河映像
没有杜琪峰,就没有银河映像的辉煌!
杜琪峰,是香港为数不多认真拍电影的导演之一。
在成立银河映像前,他拍过很多不同风格的电影,但是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局限。
直到1996年,一家名叫“杜琪峰和他朋友的公司”诞生了——银河映像。
于是杜琪峰之后20年的导演生涯,都与银河映像紧紧联系在一起,奠定了他特有的杜氏格调。
在杜琪峰的带领下,银河映像的商业片在业界独树一帜,凭借着鲜明个性脱颖而出。
《暗花》《神探》《PTU》……
黑、狠、冷的风格,成为业界公认的银河个性。
“黑”有两层含义:一是黑色幽默,二是强烈的宿命感。
所谓的“狠”,是故事总是毫不留情给主人公突然且致命的打击。
而“冷”则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永远异常冷静讲述故事。
而杜琪峰的电影一直和银河映像的风格,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中,最让人侧目的当属1999年的《枪火》。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的男人戏!
二、影坛最大的赢家
1999年,杜琪峰为了拯救银河映像,一口气拍了3部电影。
一部是《暗战》,另一部是《再见阿郎》,最后一部是《枪火》。
起初,几乎所有人对《枪火》并不看好,所以杜琪峰只拿到了250万的投资。
在有限的成本下,杜琪峰精打细算,仅用19天,便完成了这部电影的拍摄。
当时,任达华、吴镇宇等人知道银河映像有困难,大家都跑过来帮忙。
有的象征性要了一点片酬,有的甚至不要片酬还倒贴。
最后,友情价请来了影帝不说,还为了节约胶片,许多镜头几乎都是一次过。
为了不超支,就连故事也得修改,事后杜琪峰回忆,剧本是一边拍一边想的。
结果,《枪火》不仅票房成绩不错,还在艺术上有所成就。
那年金像奖和金马奖,杜琪峰一人霸占了两个最佳导演的席位。
三、典型的杜氏风格
正因为条件极为苛刻,反而是让杜琪峰更加专注于对故事的打造。
在角色塑造上,这部片子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角,或者说每个人都是主角。
每个主要人物的个性鲜明,虽说各不相同,却又都刻画地真实又饱满。
有智勇双全的老江湖阿鬼;有重情讲义的阿来;有看似憨厚却心思缜密的阿肥;有单纯直率的阿信,以及寡言少语的神枪手mike。
五人第一次碰面没有多少言语,但是通过几个眼神和动作,基本已经将五人的性格、身份和关系交代清楚。
而整部电影的故事并不复杂,但剧情设计却相当紧凑。
通过“以静制动”,带出杜琪峰一贯的命运叵测主题。
静,影片经常大段留白,有很多静态场面来留给观众想象,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动,主要体现在枪战上,突出火爆场面那种直击心跳的感觉。
而在静与动之间,有一系列的事件作为铺垫,使得静变动的爆发力更为凸显。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商场那段枪战戏。
没有枪林弹雨的火拼,没有跳接和慢镜头,每个枪手都以一副冷峻孤立的形态出现。
在有限的空间内,人物分布相当有考究。杜琪峰巧妙借用了战术上排兵布阵的方法,机动灵活的站位方式,给观众一种生死一线的紧张感。
五个人的站位,也在交锋中不断发生变化。
但自始至终,都保持着高度警惕,看不出任何的破绽。
除了不时响起的枪声,以及弹壳落地时的清脆声音。全靠配乐的插入为影片渲染氛围,仿佛一场紧张刺激的游戏。
据说,由于商场的使用时间只有晚上11点到早上6点,有限的成本只能租一天,所以整场戏只能用一个晚上拍摄。
于是全程只靠演员之间的配合,没有经过任何的彩排,无意间成就了一段经典。
然而枪战只能说是过瘾,真正撑起《枪火》的口碑,还是杜琪峰对于男性“情义”的诠释。
餐厅对峙这场戏,是整部电影最后的高潮。
事件的起因。是阿信和大佬文哥的老婆有染。
昔日的五兄弟被迫拔枪互指,有的想维护兄弟情义,有的不敢违背命令。
看似是一个死局,但杜琪峰在结尾处制造的反转,令人拍案叫绝。
在港片最困难的时期,杜琪峰依然能够破局绝处逢生。
这背后难以想象的创造力,是经得住时间的打磨。
希望有朝一日,有一群人能够再度引领港片继续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