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樊苏华
正午阳光新剧《都挺好》,开播之后就迅速吸引了市场关注。
最初的收视率,似乎并没有那么理想。有人说《都挺好》哪都好,就是收视率不好。
该剧开播之后较长时间处于0.5——0.8之间,一直被北京台的《芝麻胡同》压着。
而具有戏剧性的是,到了故事的中段,《都挺好》开始破1,快到结束的时候,反超了《芝麻胡同》,最高收视率超过了2。
《都挺好》的先低后高,最终名副其实成为一部热播剧,留给我们那些值得关注的启示呢?
小说改编的方向把握很重要
这部电视剧有两个可能的改编方向
方向1:绝对女主戏
讲苏明玉的成长。一切小说里的故事背景、人设、关系和支线情节,都服务于这个主轴。苏明玉是绝对的小太阳,所有剧情围绕这个太阳运转。
目前的改编,在开局的时候,放弃了这个方向,所以会出现口碑人气很高但收视率上不去的尴尬局面。相反,正午阳光的另一部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宅斗轻喜,人物多线索多背景复杂,节奏缓慢,但基本做到了“太阳星系”有效运转,金鹰剧场收视率破2。
如果改编过程里,一开始就捋清楚苏明玉的成长线,把有效情节打在女主成长的阵痛和感悟上,不仅可以收获清晰的故事主题,还可以开局就轻松摘取收视桂冠。
好多人一谈到收视率就说买的,哪里那么容易买上去,尤其购剧价格受限以后哪里有钱买?!到了3月8号,该剧收视率也只有0.8左右。
好剧是一个整体,开局尤为重要。内在规律注意一点点,主线选择谨慎一点点,收获的何止是喜上加喜!
方向2:就是目前的方向,开局的选择以齐头并进的多线情节,展示和探讨家庭问题
我们发现,戏是从大哥家庭开始进入的。本来大哥一家人在美国生活很平静,母亲去世,首先打破的是大哥一家人的平衡。大哥为了奔丧,甚至在敏感时期因此丢了工作,家庭厄运拉开序幕。
二哥的家庭,由于父亲的到来,也开始交上厄运,由于父亲的不断折腾找事,二哥和明玉之间的矛盾升级,甚至暴打了妹妹苏明玉;和妻子之间由恩爱转向反目,最终投资失败,离了婚,丢了工作。
相对而言,女主明玉在初段戏剧框架里,倒是比较超脱的。因为她早就实现了经济独立,家庭亏欠她,父亲不大敢折腾她。只是后来由于苏大强不断折腾别人,她与二哥之间的宿怨爆发,陷入低谷,她基本是被卷进来的。
所以三线齐头并进的方式为开端的故事,远没有单一主人公承担戏剧压力、有效应对解决戏剧矛盾的戏,来的痛快!
及至故事中段,苏明玉内外交困,对外需要应付职场最严峻的时刻,对内与二哥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了白热化,躲都躲不开,毫无保留被卷进中心戏剧事件,后半段基本实现了所有戏剧矛盾,矛盾指向女主,戏就开始好看了,收视率就开始逆袭。
最后几集是最好看的,随着父亲的转变和生病,女主的家庭心结被彻底解开,甚至在大结局的最后一集,出现了具有移情效果的戏剧高潮,所以高收视率就不奇怪了。
让家庭剧“暖起来”很重要
首先我提出《都挺好》不是“家庭命运共同体”模式的家庭剧。
韩剧《澡堂老板家里的男人们》,是福童想要家人一起生活激活了这部剧的开端设计,老人成为全家的温暖核心。大家庭有各自的生活矛盾没错,但是最重要的是拥有要把日子过好的共同价值轴,价值变化轴心锁定了家长福童。所有家庭成员是有向心力的,大团圆结局就是温暖的,经常会不经意间被这个价值轴所触动和感动。
这种“命运共同体”模式,甚至可以借鉴和移植到电影模式里。
《流浪地球》的成功,从主线角度,就是成功移植了“家庭命运共同体”模式。父亲为了儿子能安全进入保护中心自己承担最危险的空间站工作,可是在中心情节里,第一幕的下沉点恰恰是儿子和岳父都卷进了了灾难片危险事件的中心,第二幕里,则是儿子想到了和家庭温暖相关的木星“大眼睛”有关的灾难解决办法,收获了高点;第三幕则是父亲选择放弃生命,点燃木星可燃气体,拯救包括家庭在内的人类。脱离这个模式,故事不可能成功!
所谓命运共同体,就是“复合主人公”的建立。
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复合主人公模式是四个同气相求的闺蜜同学,一起毕业到社会上打拼,所以主结构里不论谁的情节出现,观众都会认为是一体的。
同样改编自阿耐作品,正午阳光自己的《欢乐颂》也是复合主人公模式,“电梯惊魂戏”是明显的主线和人物绑定桥段,所以好看。
而《都挺好》的改编操作,起码在开局设计角度,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开头的必要前史,是在突发事件“苏母突然离世”打开情节之后,倒回去补的,这一点和《好先生》一样,不好处理,也非常吃亏。
第二,也是关键的地方,家庭剧的类型模式却缺少《澡堂》里类似的温暖家庭价值轴,我们叫做“同心轴”,形成开始觉得是子女有问题,越看越觉的子女个个不容易,个个懂事上进,个个愿意承担起责任,李念扮演的儿媳,更是没理由的正能量,反而是觉得“有毛病的奇葩爸爸老了”,成心给儿女添堵。
而且从结构角度看,编剧过于依赖这个几乎是最大的“戏剧对抗力”来进行结构,形成了“反家庭价值轴”,或者叫做“离心轴”。
这样一来,一切都需要重新评估。
首先是家庭剧的核心价值的凝聚力消失了,“家庭命运共同体”处于解体状态,所有的家庭成员的支线戏,成为了被动接受父亲压力、环境压力的载体,左冲右突,各行其是,成为了标准的有限内部勾连的多线情节的齐头并进,缺少情感效应和主题意识的感知,造成结构分散。
尽管材质超强,无奈干不过材质次之,但主线构建完备的戏码。
至少在《都挺好》的前半程是这样的,这很吃亏!
其次,“原生家庭之罪”问题探讨也许可以成为小说载体的核心价值,但针对于影视作品而言,问题探讨和话题性,永远也干不过主人公命运驱动的经典模式。故事的前半段,就留给观众这种印象,所以会有影响。
故事后半段之所以越来越好,主要贡献能量和暖意的还是女主苏明玉。戏开始往女主身上集中,从开局的“问题探讨模式”,悄然向考验主人公如何解开原生家庭带来心结内在成长过程过渡。女主成为全剧表达家庭剧暖和气和温度的核心,成为小太阳。外战职场,尽显英雄本色,极尽表现苏明玉的人格魅力、霸气和忠诚;内战自我,剪不断,理还乱,最终苏明玉还是选择了向家庭回归、谅解和责任。正是由于女主的“小太阳”设置在故事中段发挥巨大效能,形成故事原本开始就应有的推进系统发挥效能,所以最后几集女主的选择和戏剧高潮里女主终于看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能够把观众的关注热情持续锁定并推向情绪高点。
核心设计特点对创作方法的影响及得失
作为反映当下中国城市中产家庭或者叫做普通家庭的家庭类型剧,这部剧有两个点是足以掀起话题浪潮的,很容易在推广角度上头条刷流量的。
第一个点就是“原生家庭之罪”:女主因为母亲的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一直被压抑被亏欠,而母亲去世最先勾起的就是女主的伤痛,整个剧最具有价值的戏剧冲突基本框架,就是以女主的伤痛开始,向对原生家庭重新认知回归,尽管开始的时候,戏剧压力的锁定是出了点问题的,但是这个核心设计不仅非常独特,而且很亮。
第二个点就是,作为家庭剧的类型剧,这部戏的前半部分,基本上是依赖两个人物最为戏剧压力之源来维持故事的基本压力延续的。这两个人物就是爸爸苏大强和二哥苏明成。
由于对这两个人物所制造的戏剧阻力过分依赖, 我们发现,看着看着,就会觉得《都挺好》沦为自然主义写法,很像很久以前有一部争房产的家庭戏叫做《家产》。好处是甲方唱罢乙方登场,维持了冲突性爆棚高强度和快节奏,缺点是脱离人物基本性格,人物沦为类型化人物,性格无底线,转变缺必要依据,戏剧矛盾的发展变化单调无聊,窝心压抑,陷入看家庭矛盾调解真人秀节目的心态和心理反应类似的过程。
自《都挺好》播出以来,收获了无数的观众,在看剧的同时,网友们也在纷纷热议剧中的角色苏明玉、苏明成、苏大强等人,几乎每集播出完毕都有相应的话题产生,引发关注。尤其是父亲苏大强这个人物,一度沦为民众话题中心,甚至制作了很多表情包。但基本上是调侃和否定的态度。
这部剧甚至引发外媒关注角度。有媒体报道外媒评价《都挺好》,给出的总结性标题则是总算有国产剧正面批"中式孝道和中产生活”了。称《都挺好》对盲从传统价值观的质疑引起热议,对中产生活狼藉一面的罕见描绘,也让观众震惊。“但引起最大反响的是该剧对孝道的批判,即使在今天,儒家的忠孝原则仍然是对父母孝顺是不可侵犯的。”“假如没有明玉的钱和人脉关系,苏家是不是早已四分五裂了”,“现实里没几个苏明玉,大多都是被逼成了樊胜美”。
而很奇怪的是,作为韩国、日本的家庭剧,这些外媒所关注的点,却恰恰是东方家庭类型剧核心的支撑点和灵魂。而《都挺好》最终的剧情走向,也恰恰是在向这个具有民族性的价值点回归。
我喜欢《都挺好》。这部剧的热播,最终还是令人笃定安心。家庭剧,暖起来是王道,戏往绝对女主身上打是“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的头等大事。不论是皮球法还是啥,这部剧成为了先低后高的经典案例,万流入海。
我们应该肯定的是正午阳光敢为天下先的艺术独创精神,反映现实是需要眼光和勇气的。
而对于以上三个话题讨论,小文仅做善意探讨,可以暂时不必急着做孰优孰劣的结论。只要在现实存在和戏剧性选择、类型方法论角度,能引发我们的一些有用的思考和启发,也许胜过千言万语。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编 | 十一
>>>编剧帮现诚邀特约撰稿人,如果您对编剧行业、影视产业有真知灼见,或想向行业吐露心声、分享心得,亦或擅长影评剧评,都欢迎您微信联系我们:945867100
E N D
往日精彩内容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丨网络大电影编剧
《疯狂的外星人》编剧孙小杭丨编剧个税计算教程
第二届编剧嘉年华丨专访爱奇艺副总裁戴莹
创投新人扶植计划汇总丨围读剧本丨编剧合同
▽
影视宣传、转载联系 ◇ bianjubang002
编剧经纪、剧本经纪业务联系 ◇gangqinshi01
已同步入驻以下平台
▽
今日头条 | 搜狐自媒体 | 百家号 | 微博 | 豆瓣
| 知乎 | 简书 | 一点资讯 | 企鹅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