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有一部叫做《撒娇女人最好命》的电影,里面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
张慧(周迅 饰)暗恋她的大学同学小恭(黄晓明 饰),但对方不但一直只把她当“哥们”,甚至还和台湾软妹蓓蓓(隋棠 饰)好上了。
三人初次相见一起吃饭,没想到贡献了一个被津津乐道多年的名场面。
蓓蓓吃了一口菜,发现是兔肉,于是便来了一句:
“怎么可以吃兔兔?兔兔那么可爱。”
蓓蓓嗲得腻味,观众看得傻眼。
不可思议的是,直男小龚居然就吃这一套;
更不可思议的是,张慧居然决定投其所好,自我改造。
穿着要性感,举止要撩人,尤其得抓住生活中每一个人能展示自己“事业线”的机会。
总之就是让自己变成一个会撒娇的女人。
那时候的观众不骂吗?
也骂,豆瓣的热门评论里,为周公子叫屈者众。
但又能奈何?那个年代,这样的电影比比皆是。
谁也没有想到,七年之后,我们影视剧里的女性形象变成了《我的姐姐》里的安然,《爱情神话》里的格洛瑞亚,翻转了一百八十度。
那么,这种状况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Sir今天就来盘一盘这其中的转变——这背后涌动的,正是大众及文娱工业对于女性认知的变化。
01
“女人啊,你的名字叫眼泪”
说女性形象,或许要从2011年的《失恋33天》说起。
当年的《失恋33天》可以说是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马。
作为一部投资仅800万的小成本电影,它在当年居然拿到了3.6亿的票房,名列年榜第八。
甚至还开启了一个转瞬即逝的光棍节档期(《失恋33天》在光棍节前上映)。
电影里,女主黄小仙(白百何 饰)无意间撞到男友(郭京飞 饰)和闺蜜的幽会现场,不但落荒而逃,跑的时候还弄脏了客户的婚纱。
心里已经哭得撕心裂肺了,但还得乖乖窝在浴缸里刷婚纱。
过了两天,前男友打来电话,说:忘了我吧。
明明接电话前已经发过狠,黄小仙却依然只能“没出息”地憋出一句:
“我做不到。”
嗯,即便是男友出轨,黄小仙依然还是“做不到”,这就是那个年代人们对女性的认识。
但这种小妞片却成了一种风潮,迅速席卷了整个国产片的市场。
国产(爱情)片们也纷纷以女孩的失恋开始,每个人都哭得撕心裂肺。
你看周迅,八年前不但出演了《撒娇女人的最好命》,还出演了另外一部现在看起来更一言难尽的《我的早更女友》。
《早更女友》的开场就是个大型社死现场。
毕业典礼上戚嘉(周迅 饰)着一袭婚纱,想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跟男友求婚,来个双喜临门。
结果,男友狠心拒绝,正负得负。
惨吗?惨!
可怜吗?可怜!
但你要知道,当年的电影里,这成了基本常态:
她们总是很勇敢地求爱,却一直被“渣”。
他们总是被分手的痛苦折磨,却一直沉溺,而前来拯救她们的,总是男人。
男人以拯救者的姿态出现,女人则作为被拯救者,被动地消化自己的情感危机。
更离谱的是,到了《分手大师》,女孩不止是要被拯救,甚至还被当成了一个麻烦制造者。
叶小春(杨幂 饰)爱上了自己的老板,一个兜售成功学的江湖骗子(还是个有妇之夫)。
不要名,不要利,一心只想为他遮风挡雨。
因为她的信条是:婚姻是女人这一辈子最大的事业。
但电影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是秃顶老板请来分手大师梅远贵(邓超 饰)让她识趣、麻利消失。
于是她被梅远贵引诱、下药、监控,从头骗到尾,目的不过是让她爱上他。
而梅远贵能给予叶小春的所谓爱情/心动,不过是一场浮夸的灯光秀,再没有更内在、细微的表达。
潜台词分明是说:
女人嘛,只要你死缠烂打,哪怕是骗,大不了再花点钱,总能捞到手的。
《撒娇女人最好命》《我的早更女友》《分手大师》,这些电影都出现在2014年,票房都能排得上号儿。
而这一年其实还有刘镇伟的《完美假妻168》、五百的《脱轨时代》、林爱华的《整容日记》等等。
这些你几乎看名字就能判断出内容的电影,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以男人为中心。
求爱就要扭曲自我,失恋了就要死要活,乃至一味付出,没有自我。
后来徐峥拍《港囧》,女主角蔡波为自己的丈夫徐来(徐峥 饰),准备了可以实现他梦想的一份大礼时,换来的是他对初恋情人的魂牵梦萦。
同一年的《夏洛特烦恼》,夏洛(沈腾 饰)为了给自己的梦中情人随份子,把妻子辛苦赚来买摩托车的钱都给搭进去了。
到头来,他对妻子却没有半分感谢,在乎的,只是自己“作为男人最后那点尊严也没了”。
再往后还有《西虹市首富》,王多鱼(沈腾 饰)给夏竹(宋芸桦 饰)放了一场全城浪漫(浪费)的大型烟花。
然后夏竹就心动了,即便王多鱼此举完全是为了烧钱玩的无心之举。
甚至一些大女主剧,比如2014年的《武媚娘传奇》,甚至之前的《甄嬛传》,女人的行动力,都源自男性。
哦,对了,《港囧》里还有一句经典台词,那是徐来对着丈母娘说的:
你们女人最大的本事,就是把男人的人生变成理想的炮灰。
唔……
你有本事现在再说一遍???
02
“告别完美人妻的模样”
我们能看到的转变,当然和女性导演有关,这几年涌现出来的女性导演,可以说是“井喷”。
事实上往往是,只有女性才能更好地了解女性,而不会将其当作一个符号,或者物品。
早年也并非没有女性导演为之努力过,比如黄蜀芹,早在1989年就拍摄了《人·鬼·情》。
这是一个放弃男人而嫁给舞台的故事,大致被认为是女性主义的先驱。
后来甚至还有陈冲,一部《天浴》让她和李小璐大出风头。
拍的,却是性压抑,以及性权力。
更近一点的还应该算上李玉,早年一部《红颜》,可能是最早关注未成年少女意外怀孕问题的电影。
这一类的电影,虽然在当年都称得上是石破天惊,豆瓣评分也纷纷过8,但放回今日审视, 却无一不是拿男性做立足点的。
《人·鬼·情》里是女性成为了男性,替代的同时也造成了女性实质上的缺席。
《天浴》里则更为明显,电影里的老金,几乎被塑造成了一个完美的男性形象。
这种状况,到了近年女性导演的大量出现,才略有改观。
首先需要提到的就是文晏,以及她的《嘉年华》。
《嘉年华》的女性当然是受害者形象,它甚至比《红颜》更进一步,讨论了少女性侵。
是选择依附权力,还是反抗社会?
文晏最终决定让小米骑上那辆电动车,奔驰在自由的大道上。
那一年,《嘉年华》拿了大大小小的无数奖项,女主角文淇也因此一举成名。
文晏的成功给了女导演们不小的鼓励,也让资本添加了不少信心。
于是一大批女导演跃跃欲试,从她们自己的视角拍摄女性自己的故事。
比如杨荔钠,她的《春潮》,拍的是三代女性之间的战争。
但往深里看,其实是不同年代的女性与自己的抗争。
比如滕丛丛,她的《送我上青云》,拍的是一个骄傲的女性染上了子宫癌。
但实际上,是把女性,等同于了尊严。
或者殷若昕,她的《我的姐姐》,拍的是姐姐要不要抚养弟弟。
但实际上,却是在诘问,都什么年代了,还男尊女卑呢?
这些电影的出现,逐渐把女性形象拉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中,就像拍摄《金都》的导演黄绮琳所说的那样:
要有意识地“不妥协”。
正是因为这一种“不妥协”的风气,我们才看到了真正的女性形象出现在银幕上——她们是被平视的对象,镜头不高不低,就那么,刚刚好。
在这样氛围的影响下,国产影视剧里的女性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说搞事业,相对于依附男性的情情爱爱,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开始塑造出一个个热衷于搞事业的成功女性。
《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姚晨 饰),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就是躺在钱上数钱。
通过自身的奋斗,她做到了,她成了一家人一堆男人中最成功的那个。
《理想之城》里的苏筱(孙俪 饰)同样是被出轨、失恋。
但她很快调整过来,把沮丧、悲伤、不解全部打包甩到身后,只围着工作转。
前两年热播的《三十而已》,顾佳(童瑶 饰)这个角色最终顾的不是所谓的“家”,也是引发了大众的一片好评。
《安家》中的房似锦(孙俪 饰),《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吴谨言 饰),《我们的婚姻》中的黎小田(高叶 饰)……
这样的例子我们还能举很多很多,她们呈现出了一个共同点,就是男人不再是她们人生轨迹中的圆心,个人价值的实现才是。
你看黎小田,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爱情片,面对旁边情侣们异样的眼光也丝毫不憷。
03
“无价之姐”不只是一句口号
搞事业的女人大量出现,多少和整个社会女性地位的提升有关。
我们印象中的“弱不禁风”“白瘦幼”等刻板印象也越来越被大众文化批判。
于是一部叫做《娘道》的电视剧一出现,整个社会一片骂声。
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宣扬“男孩是宝、女孩是草”呢?跟不上时代的人迟早会被时代淘汰。
但问题来了,“搞事业”这件事本身没错,但如果你仔细去想,这不又是另一个版本的“谁说女子不如男”吗?
这种比较建立的基础,其实依然是男性中心主义的。
女性,依然不能作为独立的女性本身而存在。
这里面或许有历史遗留的影响,毕竟,曾经,女性常常是作为被男性凝视和消费的对象而存在。
典型如2014年的《前任攻略》,男主角在前女友的婚礼上,狩猎般打量着旁桌的女性。
15年大热的《太子妃升职记》,张天爱饰演的是一个带着男性目光的角色。
再如《泰囧》中的范冰冰,《港囧》中的杜鹃,皆为如此。
她们时常作为一个被男性仰视的女神形象出现,实则只是一个供男性幻想的“花瓶”。
在这种意义上,荧屏上的男女关系依然是不对等的。
2019年,以海清代表中生代女演员在FIRST影展的呼吁为标志事件来看,这件事有了变化。
女性们决定发出更多属于自己的声音,中女演员们也越来越多地能卸下各式年龄伪装,出演匹配自己现有状态的角色。
《乘风破浪的姐姐》,让年龄不再变成遮遮掩掩的天问。
《再见爱人》等离婚综艺的出现,让婚姻不再变成必选项。
于是不用再扮嫩演少女的吴越,演了《爱情神话》里的离婚妈妈蓓蓓。
于是周迅也在《小敏家》中得到了一个类似的角色。
她终于可以是妈妈了。
她们也终于可以大大方方地正视自己的年龄和性别了。
而前段时间被不断提及的倪虹洁呢?
15年还在《擦枪走火》中扮演一个电视台记者,因为未婚先孕吓个半死,纠结着要不要和不靠谱的前男友复合。
前男友一表现出犹豫、质疑,她就急得掉眼泪。
到了《爱情神话》,她终于能够正视自己的年纪。
演了一个已婚妇女,丈夫离奇失踪不但没让她担惊受怕,反倒觉得自己获得了难得的自由。
它们都不惮于撕开女性的各式或神化、或矮化的标签。
让我们看到女性在泥泞中的挣扎,在欲望中的焦灼,在困境中的抗争。
在2021年,这样的影视作品收获了大量的好评与回报。
年初的《你好,李焕英》,票房54亿,豆瓣评分7.7,创造了春节档的黑马奇迹。——其实还是有点美化。
年中,更平实的《我的姐姐》脱颖而出,金鸡奖多项提名不说,还以小成本的姿态取得了8亿多的票房。
而到了年末,《爱情神话》,Sir在以往的文章里早已不知道提起过多少次了。
真正正视女性的电影越来越被大众接受。
是的,不要矮化女人,也不要神化女人;
我们要做的,是正视、平视女人。
有那么难吗?
其实没有。
就像前两天,三八妇女节那张在朋友圈刷屏的图:
不要女神的虚幻王冠
只要妇女的真实权利
说白了。
道理(事实)早就摆在那里。
就像10年前,我们早就拍出过更丰满鲜活的女性形象,里面有着更为真实可信的女性困境——《万箭穿心》。
电影一开头就毫不避讳真实的女性欲望。
黑暗中, 李宝莉(颜丙燕 饰)摸索着丈夫的身体,向他求欢,反倒是丈夫无动于衷。
她自大、要强、泼辣,但她也吃苦耐劳、自食其果、敢爱敢恨,她或许是个遭人厌的女人,但她却是个无比真实的女人。
更动人的是结尾。
生活,就像结尾那辆破车。
破旧不堪,动不动抛锚,但下车踢两脚,推一推,还能走,凑合用。
“谁比谁强多少啊。”
这一刻,无限趋近了生活的真相。
总归。
人性是我们来处,人性也是我们归途。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哆啦C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