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在打招呼的时候,最具有地方特色的,就是对陌生女性的那一声亲切的“姐姐”了。
就比如说母女二人一起去逛街吧,店家一般都会主动、热情地与她们打招呼,称母亲为“老姐姐”,称女孩儿为“小姐姐”。这要是让外地人听见了,肯定会感到十分的诧异:这是怎么论的辈分呢?
天津有“九河下梢”的说法,在乾隆时期的《天津县志》中,就记载着“九河入海之处,在今天津之直沽。”到了现在,人们已经搞不清说的究竟是哪九条河了,但天津以前的河流众多却是肯定的。
河流多,码头也就相应地多,全国各地的商人们来来往往,就促进了天津商业的蓬勃发展。俗话说“和气生财”,做生意的人在嘴上乖一些,甜一些,总是没有坏处的,就比如上面描述的情景中的这两个”姐姐“吧。
年轻女孩儿被称作是“小姐姐”,在店家来说,这可以说是按自己孩子对这个女孩儿的称呼来叫的,这也是说得过去的。女孩儿听了这个称呼,也会感到很高兴,这说明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大人的眼里的那个小屁孩儿了。
做母亲的听了店家“老姐姐”的称呼,心里也肯定是乐开了花。自己虽然是青春不再,但在别人看起来肯定还是很年轻的,都能和自己的女儿像亲姐妹似的了。
“姐姐”的这个称呼,算是符合了各个年龄段的女性心理需求,店家把顾客们哄得这么高兴,什么样的买卖做不成啊。再说,用亲属之间的关系来称呼一个陌生人,就大有两人之间“不是亲戚,胜似亲戚”的感觉,这样就会迅速地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
泛称女性为“姐姐”,似乎只适用于天津地区,在社会上应用更加广泛的亲属关系,则应该是“兄弟”这个称呼了。俗话说,不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么。
但是,兄弟的称呼用起来还是有很多的讲究的,尤其是在古代。在小说《儒林外史》中,就有着许多现在让人听起来感到匪夷所思的,类似于“兄弟”的称呼。
老人会称年轻人为“长兄”,那仅仅是为了谦逊、客气
当荀玫还是个小孩子,还在跟着老师周进启蒙的时候,王惠早已经中了举人了,可见他比荀玫在年龄上是要大不少的。数年后,王惠和荀玫一起考中了进士,成为了“同年”。此时的荀玫长成了一个年轻小伙子,而王惠,已经是一个“须发皓白”的老人了。
王惠去拜见荀玫,一见面就对荀玫说:“年长兄,我同你是‘天作之合’,不比寻常同年弟兄。”这可就奇怪了,一个胡子、头发都已经白了的老头儿,却称呼一个年轻人为“年长兄”,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仅仅是王惠在谦逊而已,因为荀玫在回应王惠的时候,也是自称为“小弟”的:“小弟年幼,叨幸年老先生榜末,又是同乡,诸事全望指教。”
当这个王惠后来做南昌太守的时候,恰好赶上了宁王叛乱,无奈之下,王惠投降了宁王。两年后,宁王之乱被平息,王惠作为一个降臣,只好开始了逃亡江湖。
在路上,王惠遇到了年方十七岁的蘧公孙,这是南昌前任太守的孙子。在言语之间,王惠对蘧公孙也是十分的客气,竟然称他为“世兄”。当然了,除了王惠比较谦逊之外,更多的原因,恐怕是因为王惠还想着向蘧公孙要点儿跑路的经费吧。
类似的情形,也曾经发生在匡超人的故事中。当匡超人回到家乡,闲暇之余和村里的人们在稻场下棋的时候,站在人们旁边,背着手看热闹的潘保正就对匡超人说道:“老兄这一盘输了!”
匡超人只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而潘保正已经是一个“白胡老者”了,他之所以会称匡超人为“老兄”,只是因为他当时还没有认出这个小伙子是谁,把他当做是一个外乡人呢。
保正,是负责着一个村子里的治安情况的重要人物,村里来了一个陌生人,潘保正自然要认识一下他了。对待陌生人的态度,首先还是得要客气一些才行,所以他一上来就称匡超人为“老兄”。
当匡超人站了起来,向潘保正行礼打招呼的时候,潘保正终于认出了他;“我道是谁,方才几乎不认得了,你是匡太公家匡二相公······”再往后,潘保正也就不再称匡超人为“长兄”了,而是改成了“二相公”。
周进的年龄很大,但梅玖称他为“周长兄”,却是梅玖在谦逊呢
小说开始的第一个儒生是周进,他出场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六十岁的人了。周进的科场不利,数年的努力却仅仅考上了一个童生。
薛家集的人们想要为村里的孩子们找一个启蒙的先生,神通广大的夏总甲立即想到了周进,就把他介绍给了薛家集的人们。
人们为了招待好这位老先生,凑份子在小乡绅申祥甫的家里备好了一桌酒饭,还请了同为读书人的,新进学的梅玖来作陪。
所谓的“进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秀才了,这可是比周进的童生要高上一个台阶的。两人一见面,当众人向周进介绍梅玖的时候,早就坐在那里的梅玖是“慢慢地立起来”和周进相见的。
一听说对方是个比自己级别高的秀才,周进也立即谦让起来,不肯让对方作揖行礼,因为那样的话,自己就有些僭越了。
梅玖倒也懂点儿事儿,他也明白这个酒席是为了招待人家周进才举行的,所以也说“今日之事不同”。但是,当众人说到“论年龄也是周先生长”的话以后,梅玖又不安分起来,对众人讲起了读书人的规矩来。
原来,秀才被称为“老友”,而童生则被称为“小友”,这是与年龄无关的。梅玖考上了秀才,虽然还很年轻,但他也是“老友”,周进虽然已经是六十岁的人了,但因为他是一个“童生”,所以就只能是个“小友”。
梅玖的言外之意就是,今天的确是应该尊周进为长,但那绝不是因为他的年纪大,他与自己是没有资格论年龄大小的。自己虽然也叫了周进一声“周长兄”,但那只是因为他是主客,是自己在谦逊而已。
可见,古人在称呼对方为“兄长”的时候,有许多的情况是与年龄无关的,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一种谦逊、客气的态度。
在当下,年轻人之间又开始流行起了类似的叫法,也是无论对方年龄的大小,都称对方为“小哥哥”或“小姐姐”了。当然,这与生意无关,更与身份无关,而是由一个人的颜值来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