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顶楼》时对几个评论印象深刻,说编剧仿佛用盆装的狗血往观众身上泼,还有人说这剧应该叫《医学的奇迹之死去活来》,剧情之离谱,你永远想不到下一秒要转向何方,以至于看到第三季,再意外的结果都内心毫无波澜了。
最近发现这种欲罢不能的体验有了新代餐:快手短剧。连着看了几部,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以被转发好几万次而出圈的《这个男主有点冷》为例。
第二季刚更完大结局,每集两分钟,总共25集加起来将将四十分钟剧情,普通电视剧一集的长度,男女主角就经历了新婚之夜老公逃跑、手撕渣男、渣女1号、渣女2号,对抗封建家长,与前任离婚,创业,枪战,被绑架,反杀,挖出幕后恶势力……
期间穿插着两人的感情推拉,每四到五集一个怼脸拍又加足滤镜的“八个机位”吻。
而且别看总时长短,每个高潮戏分量都不吝啬,亲是真亲,打是真打,绑架戏也的确是演员本人被吊在几米高的房梁上,急速下坠的时候蛋糕裙被吹成蛋糕。不管在室外还是室内,男主一有不爽就掏枪,绝不废话。女主每制服一个反派,都要乘胜追击挖苦讽刺一番,过足主角光环的瘾。
就这样,一个高能连着一个高能,观看体验是台偶韩偶的齁甜混合着《哑巴新娘》、《回家的诱惑》的不停反转加大仇得报的爽,像用八爪鱼按摩器按摩头皮,带来不间断的直接的快感,一边脚趾抓地一边上头,让你没空去思量它是不是有营养和逻辑,粗暴羞耻但管用。
以这个剧为代表,甜宠是一个短剧的大势门类。在这类剧里,十个男主九个是X少,还有一个直接是X爷,秦、苏、顾、莫、陆、沈、薄必占其一,排名不分先后,个个高冷霸道。
但如果仅仅只有土和尬,不会连豆瓣、小红书都有不少人追。
这些平台不像微信那样关联现实中的朋友,在陌生网友面前终于可以放下面子承认“土狗竟是我自己”,甚至还希望找到同好。它总是在狗血中时不时给你一个想看下去的小刺激。
看了几部同类型的剧,我发现一些小套路,比如短剧女演员普遍比男演员更有记忆点,而且只用看长相就知道她们擅长什么人设。《这个男主有点冷》系列的@一只璐 曾经演过隐忍型女主,没人看,直到找到娇嗔白切黑的风格,粉丝一下猛增到700万。另外一个亿级播放量的爆款《秦爷的小哑巴》女主角@杨咩咩 看似软萌包子,但反杀的时候扇反派耳光也脆生得很。
她们是剧的灵魂,给观众提供代入感,反而男性角色稍显雷同。
人设上,女主们要么是重生带着前世的记忆,要么和《传闻中的陈芊芊》类似,是女玩家走进了游戏、女编剧走进了剧本,带着现代人的知识快穿进别人的身体做任务,游戏助手还时不时给女主提供超能力外挂,比如入梦、起死回生等等。
总之女主占据了信息差优势,也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和剧情走向的主动权,绝不等着男主来拯救,反而时而主动撩男主,会摸着对方的胸肌说“你紧绷了”,或者追男主只是因为他是渣男的舅舅,报复渣男最好的方式就是“做渣男的小舅妈”;
时而对抗封建礼教,在豪门爷爷嫌弃她这个二婚孙媳的时候,理直气壮对爷爷说:“不好意思,大清已经亡了”;时而又在枪战中美人救英雄。抓马是真抓马,舒爽也是真舒爽。
结局往往女主借着绝症之类的理由遁了,退出当前设定,潇洒进入下一个剧本开始下一段故事,现代、民国、古装哪个美就选哪个,徒留男主沉浸在感情里无法自拔独自哭唧唧,下一世还得自己吃自己上辈子的醋。
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现在短剧的特点完全是冲着长剧的短板来的。
首先就是时长,每集两分钟,一部二三十集,一个小时甚至半小时内就能看完整部剧。而且都是劳模式更新,一天更两集甚至更多,一星期就能追完一部剧,绝不搞播三天停四天最后10集还得付费点播那一套。长剧同档期里最多三四部戏竞争,但短剧一个暑期档可能有50部,每一部都是不同的设定。
另外,竖屏能容纳的信息量有限,以至于短剧没有乱七八糟的注水支线,所有故事都围绕主角展开,所有情绪点都怼着脸拍,放大代入感。
这里没有让人揪心的没完没了的误会。女主被绑架的时候,绑匪威胁男主交出武器否则就撕票,男主说我的女人当然和我同生共死。女主被诬陷毒死了男主父亲,男主说没亲眼所见的我不会相信。要放长剧里,这且得虐个十集八集呢。
短剧里脸谱化的反派制造幺蛾子都会迅速被打脸,绝不拖到下集。而且每集必有反转,一部剧往往能囊括爱情、悬疑、武打、奇幻多种风格,变着花样讨好观众。
一开始我想当然地认为这种短剧是影视行业的下沉,比影视简单且低级,看多了反而不这么想。
@戴较瘦 主演的快手短剧《特殊交易》,讲一个孤儿雇佣不得志的群演假扮自己的妈妈,两人从互相嫌弃到互相救赎。
它不是影视多了一个分发渠道,而是一种全新的互联网产品,更像动态的、带声画的网文,解决的是一种生理需求。但又不像网文作者靠字数赚钱,所以越写越水,短视频的形式决定了它追求凝练和极致,上头效应也是加倍的。
《这个男主有点冷》的导演是学心理学的,把观众情绪拿捏得死死的。她在采访里说,她拍第一部时只花了100万、10天,甚至还觉得是被坑了。她在横店见到别的剧组拍竖屏剧,但团队来自传统影视行业,动辄预算两三百万,把钱花在布景之类的地方,但实际上竖屏根本拍不到大景别。而短剧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把握观众当下的心理。
来源:全现在APP
效率高的剧组还能做到边拍边更新,根据评论随时修改剧情,完全是套餐定制式产出。《秦爷的小哑巴》的主创就说过,本来女主从始至终都是哑巴,但播出期间运营收到最强烈的反馈就是让她开口说话,于是第18集的剧情标题直接叫:“万众期待!小哑巴竟开口说话了”,创造一个点击量的小高峰。
而且,短剧往往还会配上重生、快穿、无限流等等设定,像春晚小品一样,不管这次出来角色名字叫什么,一个演员永远只演一种人设,观众不需要费心筛选,更不用花精力去熟悉各种前情和设定,点开就看,一集就入戏,零负担又解压,还不浪费时间。我自己通常在加班回家累到睡不着的时候会想起它,随手找一部来看看,权当释放大脑缓存。
我想,以后影视作品要么就是极端精致,在制作和立意上引领观众,像《隐秘的角落》那种。要么就是快手短剧这种纯服务型,观众爱看什么就拍什么。夹在中间磨磨唧唧不上不下,用倍速+快进才能勉强追下去的那种反而危险了。
《秦爷的小哑巴》在豆瓣的讨论
目前,短剧的演员们和影视明星像处在两个互不流通的次元,可前者中的爆款也已经是好几亿的播放量了,他们在年轻女孩群体中特别有知名度和号召力。听做公关的朋友说,短剧的品质渐渐上来以后,很多一线快消大牌都已经开始投放了。
短剧还有个特点是和商业天然靠得很近,很多演员本身就隶属于孵化网红的公司,一边播剧一边就能直播带货。而且他们没有偶像包袱,双人营业比耽美CP还卖力,物料量大质优,闷声发大财。
我观察了一段时间以后,不敢再武断地判定这种剧就是low,它生产效率高、又赚钱,生命力自然强,迭代更快,一种套路全网拍,看腻了之后也要求新求变,比如快手上的婆媳叙事已经从两个女人相互为难,进化到了标题赫然写着:婆媳关系好坏取决于丈夫。
最近又点开一部叫《灵玉情缘》的短剧,玄幻设定,一共更新了7集14分钟,就已经铺开魔族、灵川玉等等世界观设定,出场了五六个角色,各个性格鲜明。感情线围绕女主和一对兄妹展开,女主女扮男装,飒爽干练,妹妹天真软萌,三个人之间她爱她爱他形成一条食物链,观众同时拥有看bg、bl、gl的体验。女主还有一个正邪难辨的师姐。
女主@杨伊墨,演过很多网大,直到在短剧里爆发,成为头部之一
连短剧一贯被吐槽的演员颜值、特效质感等等都已经没有特别大的差距了。我想,也许国产影视行业的突破,会是从短视频这里发生,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