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霜
无论中外,“办公室政治”一直是现代城市生活中的主要话题之一。近日,奈飞上线的最新美剧《英文系主任》,因为讥讽了恶性的高校职场政治,获得不少人的关注。
故事讲述的是美籍亚裔金智允博士在声名显赫的彭布罗克大学当上英文系系主任,她是该校第一位女性系主任,更是这所白人男性教师为主的学校里少数的有色人种,她不得不应付常人不会面对的种种挑战。这部六集迷你剧,短小精悍,让人又笑又哭,结局也非常治愈。
该剧由韩裔美籍演员吴珊卓(Sandra Oh)主演,她此前在热门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中凭借“杨医生”崭露头角,此后还因饰演《杀死伊芙》的“伊芙”一角获得认可。在《英文系主任》中,吴珊卓再次演绎一位少数族裔职场女性,她将处于中高层斡旋中的无能为力和百口莫辩演绎得惟妙惟肖,而吴珊卓本人对于在剧中被叫韩国名字,感到异常亲切。此外,她也非常热心参与维护美国亚裔权益的公开活动,演绎这个角色,可谓实至名归。
美式特色校园矛盾
该剧将故事背景设置在虚构的彭布罗克大学校园,金智允上任之初,面临着提拔年轻讲师、“劝退”老教授,暧昧对象比尔被“社死”等多重挑战。
《英文系主任》剧照
该系有三位资深老教授,二三十年来使用同样的课件上课,跟进步的学生群体们脱节,没有学生愿意选他们的课。他们熬成终身教职后,明摆着不思进取,混吃等死。这些老教授们,也成为校方想要“劝退(休)”的眼中钉。
此外,男主比尔教授从备受学生喜爱的文学老师一下子成了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而学生们对他的抵制仅是因为他在课堂上一个搞笑的纳粹姿势,似乎没人在乎其背后的情景和语境,便在社交媒体的引爆下一窝蜂地来讨伐他的错误,校方也试图解雇比尔。而女主最终意识到,如果不能改变这种不良的校园文化,解雇掉比尔也徒劳,因为这样的事件还会再发生。
有意思的是,《X档案》男主演、好莱坞明星大卫·杜楚尼本色出演了一个关于荣誉博士的桥段。这位“爱慕虚荣”的好莱坞明星也想在高校谋得教职,方便获得博士学位,精明的系主任阅读完他写的那篇理论停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论文,一眼看透,建议道,何不捐赠冠名一个荣誉博士?不必非要跟一名擅长教学的年轻女教师来争三尺讲台。
有网友透露,关于他的戏份,有很多真实的地方,连他在普林斯顿获得英文文学学士毕业论文的题目也是“萨缪尔·贝克特(Beckett)早期小说中纯粹动机的对立批判”。
当然,剧中还有很多只有英美文学系同学才能够理解的“高级梗”,例如,老女教授乔安所说的那本“五十年前我就读《十字架之梦》(The Dream of the Rood)”,是《诺顿文学集》英语文学部分的第二篇,算是英语文学的开山之作。这首叙事诗从钉死基督耶稣的十字架的角度来讲述自己从深感屈辱到见证崇高和渴望永生的过程。
又如,男主在解雇自己的听证会上动情地阐述自己热爱文学的初心时说:“有时候,你太爱一首诗了,每次读它,你都能学到新的东西,你觉得自己被它改变,这种关系很复杂,但却非常忠诚。”爱好文学的人,听之无不共鸣落泪。
看似“多元”的不平等
该剧虽然为校园背景,但是没有风花雪月的爱情和学生情谊,更多地展示了中年女性在兼顾职场和家庭时、在办公室政治中的焦头烂额,而且实打实地探讨了权力、种族、性别、文学与政治等现实议题。
该剧讽刺了美国对少数族裔和多元文化的拥抱只停留在表面功夫,例如在白人为主的教职工队伍中,安插一两位少数族裔。创作者们似乎想说,真正的拥抱多元文化,就像男主比尔那样,爱少数族裔文化的携带者,了解少数族裔文化,甚至逐渐认同和融入对方的文化。比尔跟着女主的父亲一起参加韩国小婴孩的生日会,了解韩国人喝白酒和“抓周”的习俗,临近剧末,他喝咖啡时喊着“干杯”跟女主碰杯。
剧中多次提到高校职场中的性别不平等。一众老教授都面临着被提前退休的风险,但唯独他们当中的老年女教授乔安的办公室被挪到Wi-Fi信号弱的地下室。乔安多次到学校的投诉办公室投诉,她入职时和同期的男老师们做着一样的工作,却同工不同酬,拿着更低的工资,但因为不想被人视为“那个(难搞的)女教授”而选择了沉默。她年轻时总是被喊去做各种活动,因为人们觉得她是女性,做这些服务类的事务是应该的。
当她终于评上正式职称,她还得逢迎领导,以示庆祝。此外,想要“弹劾”女主的老教授艾略特·伦茨的妻子也曾是校园里跟丈夫同届里最优秀的老师,但因事业上向上发展受阻,只好回归了家庭。
同样在新生代教师里,女主金智允和男主比尔作为同事同时入行,但当前辈们看到他们时,永远是拍拍比尔的肩膀邀请他来家中吃饭,而对金智允视而不见。金智允在院系招生人数下降时临危上任,这也是大多数女性领导者的共同遭遇——只有当组织与机构出现危机,男性无法解决时,才会把一位女性推上台,用女主的话来形容自己的上任像“手里接过一个随时会爆炸的炸弹”。
此外,新入职的年轻黑人女教师亚兹·麦凯的课程设置新颖,备受学生喜欢,然而她被安排跟没有学生的男性老教授艾略特·伦茨一起教授同一门课。老教授对亚兹寓教于乐互动性强的授课方式不以为然,更傲慢地让女教师担任发送资料的教学助手,殊不知自己是因为没有学生选他的课,才被系主任安排跟亚兹一起教学兼学习的。
亚兹虽然获得了女系主任的支持,但却因为院长及其夫人中意其他人选,无法拿到正式职位,只好另谋高就。这条线是“女性帮助女性”在以白人直男掌握主要话语权的美国校园里举步维艰的真实写照。
正因如此,在职场中,女性帮助女性也格外珍贵,就像剧中的老女教授乔安即使在其他两位老教授的撺掇下,提出“弹劾” 女主,但最终,女主也并未计较,反而选择让乔安接替自己,成为新任系主任。
在《英文系主任》中,女性特别是单亲女性在生活和职场上的困境,细密交织成了生活的一地鸡毛。不过,创作者们还是为女主安排了一个突围职场政治的美好结局。
一岁生日时,女主“抓周”,毫不犹豫地抓了代表“教师”的铅笔,她也充分享受向学生们教授文学的乐趣,然而自从她当上系主任后,“不得不跟很多混蛋打交道”,失去了这种乐趣。如果被办公室政治折磨得不想上班,怀疑人生,不相信公平正义等美好的信念,甚至得抑郁症,那还不如摘下官帽子,做一个清贫简单的教书匠。
更令人羡慕的是,女主还有爱情。男主比尔对女主深情告白:“我能为你的生活再增加一点价值吗?”剧终,比尔放弃归隐巴黎的“梦想”,主动留下来,并照顾金智允及其古灵精怪的女儿,所谓“职场失意,情场得意”,这样的结局也不失为一种平衡吧。
真实的美国职场,亚裔女性难突围
在美国,敢于挑战权威的美国学生对老师的态度远没有亚洲学生那样尊师重道。还有美国校园文化独特的“Town Hall” (相当于议事厅) 文化,对于重要校园议题,师生可以同堂讨论。在美国那些纯靠学费收入为生的私立学校,以学生为顾客为上帝,因而商业和学术矛盾频发、各种学生抵制教授的事件层出不穷。
美国的教授们也特别讲“政治正确”,倘若他们一旦言行举止不当,刺激到少数族裔的学生,就会被学生一封邮件告到院长甚至校长那里。2020年底,在加州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院,就发生了一位印度裔教师因为言语不当,被黑人学生向院长告状,结果该教师被卸任了其担任的促进校园文化多元化的“多样化官员”一职。
此外,收入差异和职场不平等现象在美国也非常普遍。根据一项调查,在美国,男女在职场面临着收入鸿沟。一般来说,男性每挣1美元,女性则能挣到82美分。有色人种的女性赚得更少,她们一生的整体总收入相对较少。此外,在领导层,虽然超过一半的管理职位由女性担任,但今年5月发布的《财富》500强榜单中,女性CEO人数仅有37人,却已经创下历史新高。相比之下,男性占据了463个CEO职位。而且,绝大多数董事会仍然由男性主导。例如,2019年,在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公司中,男性占董事会席位的74%,而女性占26%。
《英文系主任》剧照
麦肯锡公司的最新调查指出,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机期间,由于性别不平等,职场女性受到比男性更大的负面影响。女性工作的脆弱度是男性工作的1.8倍。女性占全球就业人口的39%,但在总失业人数中占到54%。对妇女造成更大影响的一个原因是,疫情大大增加了女性在家无偿照护孩子和家人的负担。
《英文系主任》中的金智允绝非纯虚构,这样的女性在真实生活中不少。马来西亚和中国混血的亚裔美籍作者雪梨(Shirley Lim Geok-Lin)就有着类似的遭遇。雪梨在其自传作品《在白月亮脸庞中》(Among the White Moon Faces)中,讲述了自己身为亚裔女性英语文学教师在一所社区大学里遭受到的种族性别双重歧视,虽然她教学和学术优异,却始终得不到提拔,甚至被教导不要太有“追求”,最后她不得不愤而辞职,在其他城市谋得心仪教职。
作为亚裔中的优秀代表,雪梨还出版了专著《学术界的权力,种族和性别》,这部著作无疑为美国学术界中少数族裔女性遭受的双重歧视提供了学术理论支撑。
无独有偶,南加大经济学博士蔚然坦言,此前她并没有意识到作为一名少数族裔女性遭受到了性别和种族歧视,但是直到参加了经济学系组织的“经济学中的女性”的讨论会后,她才意识到原来这些歧视和不公正待遇无处不在。
她总结道:“教学中学生给的评估容易出现与专业性无关的形容,比如衣着打扮,也更容易出现像‘情绪化’这样跟女性特质相关并且会显得不专业的词;女学者在研讨会上发言更容易被人打断,提问时的语气更刻薄;找到的工作会被人质疑是因为有政策偏向,而不是实力达到;论文合作者如果是著名男性学者,会被人私下里议论‘她是不是做了什么’;找某位男老师做导师,会有人说‘他就喜欢女学生’……凡此种种,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社会应该如何对职场女性平权进步给予理性的反应与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