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莹
《人世间》即将收官,剧中人物的命运牵动着观众的心,时代的长河中,不仅仅流淌着风云变幻的历史,更流淌着温暖的情感,这是《人世间》打动观众的最重要因素: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在编剧的笔下,跨越了文字的禁锢,用影像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这是《人世间》成功的关键所在——起用了金牌编剧王海鸰。对于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编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名著改编到小说影视化,都有很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比如87版《红楼梦》至今都是经典,其编剧刘耕录、周雷、周岭参考红学家周汝昌的意见进行编写,历时近三年,而几位编剧更是集红学家、剧作家于一身,这是影视剧成功的深厚基石。
电视剧《白鹿原》海报
而近些年涌现的经典文学作品改编,大都没有实现对原作的超越,比如《白鹿原》,比如《平凡的世界》。说实话,作为这两部小说的粉丝,我对它们的影视剧再现抱有极大的期待,有好的文学故事,有优秀的演员阵容,拍出来的电视剧一定好看。但对两部作品的失望大于期望,原作文字的精美、文学性无法呈现,照搬故事又少了影视剧情节的趣味和细腻,并没有达到小说应有的高度。
李路集《人世间》总制片人和导演于一身,作为资深影视剧业内人士,他在梁晓声同名小说还没有得茅盾文学奖之前就慧眼识珠发现了它,而这部作品的影视改编交给王海鸰更是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中国式离婚》剧照
王海鸰是以生活类影视题材剧为人称道的金牌编剧,她的《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成为自己独有的标签,在中国影视剧中占有一席之地。她对情感的细腻把控,恰到好处地加持了《人世间》的磅礴大气,更具有影视剧的观赏性。
梁晓声在看《人世间》的初剪片时一边看一边流泪,他说,改编得很好。自己的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交由别人去打理,往往带着挑剔的滤镜。在我看来,梁晓声被改编的作品,从《今夜有暴风雪》到《雪城》,都带有“伤痕文学”的印记,而《人世间》增加了烟火气,柔软而温情,这可能是梁晓声对王海鸰编剧称赞的最重要元素。不难看出,剧中人物趣味性台词和细节的增加,在情感和生活化的刻画上更加细腻,角色塑造跃然荧屏,很容易让观众共情。比如春燕主动说自己的择偶标准是“眼角耷拉的,大耳朵的”,周秉昆回:“你找猪呢”,王海鸰的编剧,让严肃文学有了新的表达方式。
近些年,编剧弱化甚至“无名”一直被诟病,在我看来,好的编剧,是影视作品成功的基石,金牌编剧,却是屈指可数,而且名气远远低于他们的作品。《人世间》给我们呈现了一个金牌编剧带来的效应,从文学到影视作品,用影像跨越人世间平凡的喜怒哀乐,这才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