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振亚
一早醒来,形势又变得面目全非。一纸通告,复学又延期了。
本来,3月14日应该是苏州中小学复学的日子。这两天,健康码、行程码都上传了,小朋友在上周六也返校去做了核酸检测,所有的作业都准备好,周一就要去久违的学校报到了。从疫情初起的2月14日到3月14日,线下教学整整暂停了一个月。
2月14日宣布暂停线下教学时,按照目前的防控政策,我默算了一遍,大概一个月之后才能正式重启,事实证明也差不多。但算来算去,还是漏算了一点,就是周边情况变得复杂起来。“漫长冬夜还是倒春寒”?我当然相信是倒春寒,谁都希望是。
那就继续网课吧,反正小朋友也不抵触,甚至还相当欢迎。
一个月下来,小朋友爱上了网课。她的理由是:网课时间短,每一节都不到四十分钟,比她在教室里上课时间要短。上课时间短,对于小朋友来说好像是“赚到了”,因为她在课余,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和妹妹玩耍。玩耍是第一要务。
我观察过她。周一到周五,小朋友早上起床后,基本上不刷牙、不洗脸、不吃饭,完全一副蓬头稚子的模样,先打开电脑,然后打开线上教学页面,仔细学完一门课后再做其他事。看到她满不在乎的样子,说实话,我的心里起初是有些担忧的。我相信,这样的担忧绝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所有。
为什么担忧?线上教学毕竟不同于在教室里面对面地接受教育。线上教学虽然做到了“声画具备”,但作为一种教学的“拟态环境”,毕竟少了老师的肢体语言,以及必要的停顿和留白,其效果如何,作为家长的我们,心里没有底。在线上教学中,学生能够接收多少信息,将新的信息解码为自己能够掌握的知识,一般来说,就只能看学生的自觉了。
当然,我也给小朋友分析过线上教学的好处。
我跟她说,如果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完全可以打开视频,重新再看一遍。要知道,到了学校坐在教室里上课,没听明白或者一时走了神,那时可不能重来一遍。她当然明白了我的意思,但是她有没有重新看过曾经学过的教学视频,我就不知道了。但我估计,不少需要动手的视频,她应该看过不止一遍。
看着小朋友课余忙着做手工,做相关小实验,我想,大概线下教学的“补偿效果”吧,至少多一些时间做课外的东西。
一个月下来,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小朋友的体育锻炼习惯。在这一个月中,她的羽毛球技术突飞猛进,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跟她妈妈一起对打几十个回合。我们基本上达成了默契,每天在户外运动一到两个小时,全身会出汗的那种。羽毛球确实是一个方便的选项,也能适当锻炼人的身体协调能力。如果碰到下雨天,户外不能去,还能练练跳绳之类的项目。
当然,“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配足了家长看守小魔兽的。如果家里没有老人照顾,又没有可靠的托班,或者家长不能居家办公,又或者就是居家办公也是忙得飞起,在家上网课带来的不是“赚到感”,而是四分五裂,恨不得原地爆炸:一边是小朋友拿着手机不知道“冲浪”去了哪里,一边是钉钉群里老师催着上传作业,一边是“甲方爸爸”要求修改PPT,然后楼下小喇叭突然喊起“快去做核酸”……
好日子,歹日子,都得过,疫情阴影之下的学习生活,注定要伴随小朋友一辈子,成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死活连不上的wifi,偶尔崩溃的父母,举起棉签的“大白”,当然也有网课压缩了学习的时长,留下的空白时段,可能开启了自己对电脑编程的兴趣,或者磕磕绊绊读完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遍《红楼梦》,或者发现了自己的足球才艺。
我不太同意“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的说法,这三年谈不上“失去”,但只有小孩子才会有“赚到了”的感觉吧!
责任编辑:沈彬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