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县古城,位于宿州城区南20公里处,现属于宿州市埇桥区,蕲县镇政府坐落于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迹密集。2000多年来,蕲县人民口碑相传,许多历史故事至今依然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据传,宿州城的城墙就是用蕲县古城墙的砖头堆积起来的,人们从蕲县排成一条长龙直到宿州,把一块块砖头通过几十万人手手相传,一夜之间就传到宿州。这就是人们口碑相传的“夜传南徐州”的故事。因为宿州在徐州之南,历史上称之为南徐州。
蕲地,在西周分封诸侯的时候,设立了诸侯国,国王称范王。蕲县古城境内的邢庄子西头,传说是范王的金銮殿位置。民间关于范王的传说有很多,如蕲地家喻户晓的枣圪针的故事:相传在蕲县城的南城墙上,生长着许多的枣圪针树,这些枣圪针,容易划破衣物和划伤人。有一年范王的王后出游,来到南城墙上,不仅衣服被枣圪针刮破,手也被枣圪针扎出了血。一旁的范王很心疼,就指着这里的枣圪针树说: “枣圪针呀,以后往下长,就不会伤到人了”。因为范王是金口玉言,枣圪针从此果真都向下长了。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一一大泽乡起义,就发生在这里,大泽乡当时隶属于蕲县,蕲县是陈胜、吴广起义攻克的第一座城池,首战告捷,鼓舞了起义军的士气,壮大了起义军的队伍,为摧毁暴秦统治准备了人力资源。
楚汉战争时期,刘邦曾驻军蕲县城周边“七十二连营”内,养精蓄锐,广招贤才,并登临观星台观察星象,预测战争的时机。垓下一战,项羽全军覆没,刘邦最终建立大汉王朝。
这里还是历代一些名人贤达的故里。如:陈胜就是蕲县大泽乡铁棍陈村土生土长的虎胆英雄,留有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东汉的著名仁义之士——赵孝是蕲县东门人士。汉顺帝时期的太尉施延、明初名将康茂才、明朝吏部尚书袁隗、明神宗万历皇帝的老师袁允汉等都是蕲县这块热土孕育成长起来的。
在蕲县古城内外及其周边,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如西上行、东上行、桥上阁、鱼赶集、观星台、金銮殿、二龙戏珠、隐王庙、象窝、古战场、七十二连营等等。由于年代久远,风雨侵蚀等诸多原因,至今所能留存者为数不多。
西上行(航),位于蕲县老街南头,沿浍河北岸向西约100米至200米处,是一处新石器时期遗址,遗址面积约有1000平米,上面叠加着各个时期的生活遗物。自新石器之后还发现有西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先民的生活遗迹。过去陆路交通不便,交通以水运为主,河流是古代运输的大动脉。古代先民多傍水而居,西上行遗址就位于浍河北岸。浍河是一条天然河流,宽阔浩瀚。这里曾经是蕲县城南延续数百年的码头,因而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货物集散地,形成一定的行市。故称作“行”,即随行就市。又称为“航”,据说货物都是船舶从这里运出运人,出航归航而来,所以西上行也叫西上航。
观星台,位于蕲县大街北头,内城东南角。其下用土夯成高台,台上有阁楼一座,阁内设有观测天象的古老仪器。阁楼上有一木制圆台,人可以站立在圆台上观星望月,据说此台建于西周末年诸侯国时期。
为备垓下之战,刘邦驻军蕲县时,经常与军师一同登临观星台,观测星象,预测天气。有一天刘邦观星回来,下令军民备足一月的柴草,众人不解其意。萧何问曰,大王,这是为何?刘邦说,天机不可泄露!依令照办即是。果然没两天,秋雨连绵,一直下了一个多月。这个故事,后代也有古诗佐证。诗日:浍水滔滔西北来,汉王基业步云开,盖世英雄今已负,空留昔日观星台。
隐王庙,位于蕲县集浍水南岸的戴庵村,与蕲县古城隔河相望。庙内塑有三座神像。中间是陈胜,两边分别是吴广和葛婴(符离人)。传说陈胜、吴广起义后期,秦二世派大将童郢率军攻打,起义军节节败退,陈胜曾逃入此庙,躲过了秦兵的搜捕。后来人们为纪念陈胜这位本乡本土的草莽英雄便集资建庙,因蕲县一带一直称陈胜为隐王,故名隐王庙。隐王庙之事,也有古诗记载:隐王庙建浍河南,中塑陈吴各大贤。立志牺牲除暴秦,敢为黎庶弃华年。
象窝,位于蕲县古城西徐桥南靠近浍河的地方。传说在范王执掌蕲县时,交趾国(今越南境内)贡来一头大象。大象是热带动物,喜水源充足之地,范王就遣人把大象散养于县城西门浍水岸边。大象擅掏洞戏水,河湾一带被大象掏了许多窟窿,人们便把这一带称为象窝。象窝周边水草丰茂,岸柳成行,河滩上白鹭与仙鹤成群。尤其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登上西南城墙嘹望象窝处,风景宜人,渔舟唱晚,心旷神怡。有古诗云:往事如烟岁月寒,赏今怀古意缠绵,千秋胜迹知多少,象去窝空不复还。
蕲县古城历经2000多年,古城的夯土城垣大部分尚存,蜿蜒在蕲县新城西、北、东三面,似乎在述说着蕲县古城的暮雨今昔……(资料来源于民间传说)
壹点号 枫叶文集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