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历史开启了新的百年。时光弥散了硝烟,战争沉淀了记忆。百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是,七十多年前发生在常德古城中日之间的一场生死大搏杀,成了挥之不去的民族之耻,抹不掉的历史之痛,令人反思、催人奋进。
1943年秋, 侵华日军策动“常德作战”,企图挽回太平洋和中国战场接连失利的颓势,威胁国民政府陪都重庆,牵制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抢夺常德丰富的战略物资,以战养战,纠集十万大军,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兵分三路对常德进行合围。从11月18日至12月3日,在短短的16个昼夜里常德市城区炮火连天、地动山摇、血雨腥风。国民革命军74军57师八千“虎贲”之师以“一寸山河,一寸血,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的英雄气概,凭倚城内简陋的工事和低劣的武器与顽敌进行了殊死大搏杀,他们的英雄壮举尽显中华民族的烈烈风骨。
河洑山上国军171团袁自强营凭险固守三昼夜,使敌人每向城内推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战争进入胶着的状态;城内中央银行57师师部守军凭借残存的工事始终拱卫着指挥核心;水星楼上侦察队列兵徐标以一敌十,壮烈成仁...常德守卫战我守军血战到了最后的时刻。
常德外围的战斗也异常惨烈。暂编第5师奉令固守石门,抵抗合围常德的敌西路大军。11月15日黄昏,师长彭士量将军亲临前线指挥,不幸在石门岩门口中弹牺牲。第150师奉令在津市、澧县一带迎敌,在中路日军强势进攻下,该师退至桃源陬市,11月20日,师长许国璋将军身中两弹,血流不止,导致休克。士兵们将其渡河江南,当他醒来发现自己的阵地已经失守,举枪自尽,壮烈殉国。11月18日,防守衡阳的第10军奉令驰援常德,26日进入常德作战位置随即投入战斗。该军第3师曾一度夺回江南战略高地德山,派侦察员进城与守军57师余程万部取得联系。12月1日,担任助攻任务的预10师遭遇多路敌军的围堵,师长孙明瑾将军率部冲至易家冲时身中四弹,壮烈牺牲。12月3日常德城失守。12月9日,国军收复常德。
2014年9月11日,国家民政部公布的全国第一批300名抗战英烈名录中镌刻着常德会战中英勇捐躯的四位少将的名字,他们是:彭士量、许国璋、孙明瑾、柴意新。
(来源:常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