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是陈凯歌电影中的典型意象。自古以来,鱼都是承载文化内涵的重要意象。鱼可以自由游动,因此鱼多代表自由和无拘无束;鱼又与“裕”谐音,因此有时鱼也有“富裕”的象征意义。鱼是灵动的,然而陈凯歌电影中的鱼却大多在鱼缸中,鱼缸将自由的鱼束缚起来,暗喻着主角的意求突破却被禁锢。电影《霸王别姬》中,程蝶衣吸毒片段里鱼缸第一次出现,鱼被拍得朦胧模糊,在床上吸食鸦片的程蝶衣同样意识模糊,与鱼相呼应,展现了他意识的迷离与彻底沦陷。程蝶衣戒毒时镜头给了鱼缸大量特写,不论是程蝶衣痛苦时将脸靠在鱼缸上还是思念母亲时将鱼缸与他放在一个画面中,都象征着他渴望突破束缚的挣扎。《黄土地》中的鱼是以木头鱼的形象出现的,这与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生存现实有着密切关系。在当地人民眼中,鱼同“裕”谐音,因此鱼是富裕的象征,所以操办喜事时将鱼摆在桌上,突出的是人们的迷信和对贫穷的无奈。“每盘上桌的木鱼都是两条,与‘一对对(那个)鲤鱼(呦)水上漂,一对对山羊岸上跑……’的‘酸曲’相对应。这是结婚喜宴,理应成双成对,以象征新人和合之美,这就是说,一对对鲤鱼(木鱼)与一对对男女新人有了象征性的关联,这也是一种性的关联。然而,妙就妙在此‘鲤鱼’非活鱼,而是木鱼,是纯粹的‘礼鱼’——让人看的。如此,这一象征就让人产生复杂的滋味,尤其是看过那一对老少不般配的‘新人’之后,再来看鱼,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花朵鲜艳且美丽,芬芳娇艳的花朵多被女人喜爱和利用,是浪漫和美好的象征。电影中的花朵意象多蕴含着主人公对美好的向往,对美丽的痴迷,以及形成与内心世界的对比。陈凯歌电影中的花朵经常色彩艳丽且数量众多,多与女人在一起,衬托着女主人公的美丽。电影《道士下山》中玉珍以一身花裙出场,花朵绽放在她的裙子上,将她映衬得楚楚动人。然而越美丽越危险,随着剧情的发展,她的心狠手辣渐渐显露,与她的美丽形成对比,待观众理解了她的阴谋,她如花般的美丽变成了一种反讽。衣服上的花饰代表着她对花的喜爱,于是通往二叔家的小路上的花朵满布便成了她与二叔不同寻常的关系的暗喻。范伟扮演的师父最终被杀害,尸体却放在一块绣满花朵的布上,那花朵繁多且刺眼,暗示着他对美丽的过度迷恋,也交代了他死在他爱的如花似玉的女人手里。
镜子作为日常用品,在电影中是必不可少的道具。镜子具有特殊的反射作用,在电影中常被用来整理仪容、调度空间,在此基础上也可延伸到人物内心的表达。陈凯歌善于运用镜子来间接呈现人物形象,而非用镜头直面人物脸庞,镜子在此时就承担了格外重要的作用。镜子作为意象在电影《搜索》中出现最为频繁,叶蓝秋的出场便是在镜子中刻画完成,得体的职业装、完美的妆容、挺拔的姿态,她的美丽大方被定格在镜子中。此后她多次在镜子中出现,镜子记录了她一步步从健康到病态的过程,记录了她形象的改变。镜子因为其成“虚像”的特点,在刻画叶蓝秋和若兮时也有着重要作用。如叶蓝秋的形象刻画大多在镜子中完成,镜像使得观众对她产生了既看不见也走不近真实的她的感觉,与她被误解的处境有着极大的相似性,而镜子小小的视域也暗喻着她想走出那片境遇却始终走不出的迷茫。
若兮在做重大决定时多在镜子中出现,例如决定报道叶蓝秋事件那一刻,镜子中反射出的若兮表情复杂,使得观众有了摸不透她的想法的感觉,就像镜子里面的人像一样,若兮的内心对于观众来说开始遥远地存在着。电影《百花深处》中镜子以汽车后视镜形象出现,镜子中的高楼大厦快速掠过,像时代的变迁一样飞速不停,后视镜的移动也代表着主人公想要逃离这高楼大厦的欲望,表现主人公想要逃离现代社会的心理。《霸王别姬》中程蝶衣与段小楼在镜前化妆和对话那一幕,镜子在映出程蝶衣的脸庞时也映出对面镜子中段小楼的面容,角度随着对话不断进行转换,使得两人的神态都呈现在画面之中,不会成为只一人言的独角戏。这样的空间调度也使得演员的双表演区,程蝶衣和段小楼的情绪同时都在镜子中显现出来,这样的表演使得画面更有层次感。《大阅兵》中镜子作为士兵手中的物件从前期的圆形变为后来的方形,镜子棱角的变换体现出了军队生活对士兵的规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