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魏春亮
来源 l 亮见(ID:liangjian0624)
看了两个视频,差点气哭!
第一个:
现实版《狗13》。
孙女养了两年的狗,奶奶怕它咬人,决定卖掉,女孩阻拦无果后,跪地大哭!
女孩撕心裂肺的哭喊,狗贩子的婉言相劝,都没能阻止奶奶卖狗的决心。
这样的阵仗,我以为最起码得卖个好几万,才对得起女孩的哭喊。
谁知道只有区区10块钱,就把女孩付出辛苦和爱心养了2年的狗卖了。
那个女孩的心理阴影,只值10块钱!
孙女含辛养了两年的狗,被奶奶以10块钱贱卖,女孩阻拦无果后跪地大哭!_腾讯视频
第二个:
儿子和喝了酒的父亲吵架,父亲拿起儿子投入大量心血的模型就往地下砸。
忍不住委屈的儿子顶几句嘴,不料父亲把架子上的模具全砸了。
第二天父亲跟儿子说,如果儿子以后还敢顶嘴,他会把儿子所有热爱的东西都毁掉。
孩子看着满地狼藉,哭得那么伤心那么绝望。
跟老爸吵架之后,模型被父亲砸烂儿子痛哭,网友:会留下一辈子的恨#新闻_腾讯视频
真的,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视频看得如此伤心和绝望了。
很久以来,这样不正常的事情,我一直以为只会发生在我生活的那个落后的环境里,没想到这样的事情那么多。
在那两个痛哭的小朋友身上,我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小时候我很喜欢种花花草草,好不容易从邻村同学那里弄来几棵菊花,或者留着桃核杏核,种在院子里,可父母要么放任牛羊去吃,要么嫌它们碍事,这些花花草草从来没有长大过。
而每当我把从河里钓上来的鳞光闪闪的小鱼带回家,父母肯定一句“腥气八哄的东西,又不能吃,要它干啥”,然后就是我不得不忍痛把它们全倒回河里,或者第二天一醒来,发现一盆鱼被倒掉了。
小时候种花养鱼的愿望,从来都没有实现过,以至于现在30多岁了,说到人生中的遗憾,我心心念念的还是这些小事。可能也无关花和鱼,只是可怜自己的爱好和感受从来没有被人在乎过吧。
我上下四方寻求,也找出一个恰当的词语,去形容这种行为的恶劣。是“心灵粗糙”吗?还是“享受权利”?这些大人默认孩子不是人,哪来那么多劳什子感情,给口饭吃把你养大就是大恩大德了。
于是,麻木漠视孩子的情感依恋,简单粗暴地剥夺孩子的尊严,肆意折磨没有反抗能力的孩子的心灵,却又对他们的崩溃、无助和自责无动于衷,或者由衷享受。
我上下四方寻求,也弄不明白这种行为,到底是从何而来。是“穷”吗?还是“没文化”?可是穷人并不意味着冷血,也不意味着残忍;没有文化但温柔的人,也大有人在。有钱有文化的人,把孩子喜欢的小说撕得粉碎的事,还少吗?想破脑袋我也想不明白,做父母和长辈的,为何会对自己的孩子这么恶毒。
想来想去,我只能找到一个差强人意的理由:他们一辈一辈都是这么过来的,缺乏尊重和人性,像动物一样粗糙地活着,从来没被这个世界温柔地爱过,也不懂不愿温柔地去爱别人。
而更让人绝望的是,他们不觉得这样有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祖祖辈辈不都这么过来吗?你觉得有问题?就你特殊,就你矫情!
——奶奶,别卖狗,它是我的朋友。
——我们那时候饭都吃不上,卖一只狗怎么了?
——爸,别砸,那是我最心爱的手办!
——不就一堆破塑料吗?再顶嘴,老子把你喜欢的东西全砸了!
——你这样做,不怕孩子哭啊?
——嗨,小孩子懂啥,过两天就忘了。
他们永远不明白,这些行为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理创伤,或者明知道有多大创伤,就更享受这种合理伤害。
我留意到,文章开头的两个视频里,都有人留言说:会留下一辈子的恨。是的,在这样缺乏爱与尊重、情感被忽视和践踏的环境下长大,真的会留下一辈子难以磨灭和治愈的阴影吧。
史铁生在《务虚笔记》里写过一个故事:一个礼拜天,妈妈答应男孩出去玩,可妈妈买完菜,又翻箱倒柜地忙活,接着又去洗衣服。妈妈嘴上永远说“去,可从“买完菜就去”,变成了“睡醒午觉再去”。男孩就等啊等,从早晨等到下午,又一直等到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洗衣服的母亲终于反应过来时,“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母亲一边亲吻着男孩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史铁生最后写道:
“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务虚笔记》里的小男孩是幸运的,虽然遭遇了情感忽视,可最终妈妈还是发现并道了歉。本文开头被卖狗狗的小女孩,事后父母也给她重新买回之前送走的另外一只狗狗作为弥补。可被砸模型的男孩,他那绝望的呜咽声,到现在也没听说得到什么安慰。
有人说,我们用一生等父母的道歉,父母在用一生等我们的感谢。父母很可能会等来我们的感谢,可我们大部分人终其一生,却等不到父母的一句道歉。
写到这里,我想起前几天在地铁里看到的一幕:一对夫妻在看书,男的在看《第一次做爸爸》,女的隆着肚子在看《吃好孕期》。不因为怀了孕有了孩子,就觉得自己天然地拥有了父母的权利,而是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了迎接一个生命的到来,为了成为合格的父母,他们是那么郑重其事,那么努力用功。我在心里提醒自己,这是做父母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可是想想那么多的孩子都摊不上这样的父母,还是忍不住又佩服又感动又难过。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希望来到这个世界的每个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愿每一个细小的感情都能被照顾,每一个期待都不被辜负,受过的伤害最终都能在别处得到治愈,而我们一起努力让这些伤害不再延续到下一代。
—The End—
作者:魏春亮,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中文系研究生,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南方都市报》前记者,参与翻译《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作品发表于《萌芽》《青年文学》《南方人物周刊》等刊物。现主理公众号“亮见(ID:liangjian0624)”,写真诚的文字,做通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