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剧照
扶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剧中人物的处境已经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心:焉支村的村民能不能脱贫,姜大嗓强占的房子怎么处理,“三不沾”的懒病怎么治…… 《一个都不能少》讲的正是在全国人民奔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饱受地质灾害之苦的焉支村被一场大型泥石流冲毁,要整体搬迁,与丹霞村合并,前一个村是有名的贫困村,后一个村则是有名的富裕村,并且两村因修路迁坟争端,不相往来几十年。电视剧一开篇就把矛盾展开。这些前情,都让后面故事的发展充满戏剧性。焉支村的村民并不相信丹霞村的村民会无私地帮助自己脱贫,丹霞村的村民也有怨言,为什么要把“饼”分给别人。因而在脱贫的路上,这个新合并的村子还要解决两个村子村民团结一心的问题。
焉支村的村民整体搬入丹霞村后,村里重新整合的村干部结成一对一帮扶,村里的贫困户姜大嗓、吉祥和“三不沾”在丹霞村的村干部看来有“等靠懒”的毛病,除了要改掉这些毛病,还要学习新的农业技能——大棚技术、奶牛饲养技术、果树种植技术,等等。而在原焉支村的村干部看来,这三个人致贫的原因却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样:姜大嗓过去打工时受过伤,影响了劳动能力;“三不沾”是有点吃救济吃懒了;吉祥是没有一技之长。因而,在帮扶的过程中,闹出不少矛盾,也出了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让观众体会到了浓浓的生活气息。生活本身就是如此,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会完全一帆风顺。
《一个都不能少》的导演白永成和总编剧曹锐之前就合作过电视剧《苦乐村官》 ,于2017年播出,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剧中青年村官万喜的形象成功地树立起来,这也是根据曹锐编剧的秦腔剧《苦乐村官》改编而来。 《一个都不能少》里则描写了一群村官,有丹霞村书记赵百川,有原焉支村书记夏宝生,还有一批年轻的村干部梯队——刘东桥、丁香、付鹏等。这几个村官一心想让村民们脱贫致富,赵百川和夏宝生为了让姜大嗓腾房,都提出与姜大嗓换房,但是电视剧并没有把他们塑造成高大全的人物,赵百川心里有个小算盘,夏宝生有点保守,这些缺点在两个村合并后,富裕村拉着贫困村一齐奔小康的路上,都得到了克服。而青年村官们在上一级领导的指导下,为村里新的旅游项目做了将一、二三产结合起来的方案,他们在帮助乡亲们奔小康,自己也得到了磨练。
曾当过扶贫队员的曹锐说,多年的基层生活让她亲眼见证了西部贫困地区如何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自力更生的美好生活和寻找到他们的尊严。
为了创作《一个都不能少》 ,曹锐20多次来到咸阳,深入一些贫困村、脱贫村,单是礼泉县袁家村就去了24次,一去就是几天,到那里体验生活、调研考察,了解当地民情民意以及时代发展与脱贫政策带给新农村的巨大变化。
为了把非常熟悉的基层干部形象塑造好,曹锐与原型人物和其家属、同事交朋友,在采风中与农民同吃一锅菜,同睡一张炕,干农活,拉家常,从中得到体验。她说:“这让我笔下的人物时刻充满着生长在那块土地的烟火气息和乡土气息,同时借助艺术的形式和手段,通过描写战斗在扶贫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宣传党脱贫的好政策,歌颂西部的好民风,赞美西部的好山水。通过创作,也让我再一次体悟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
导演白永成希望《一个都不能少》能真正地让观众了解到中国农民现在是什么样子,未来有什么展望,怎么样让农民明确发展方向,“这就是我们创作的初衷” 。甘肃是白永成的故乡,他小时候家里十分贫穷,他对那里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感情, 《一个都不能少》是继《苦乐村官》之后再一次回到甘肃拍摄。白永成发现,今天的甘肃与三年前比较,农村的面貌又有了新的变化。仅从清洁的厕所,就能看出当地老百姓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都有了大跨步的提升,“扶贫先扶智,文化脱贫在这里已经完全显现出来了。 ”
作者:吴月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