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安家》昨天迎来大结局。这部电视剧之所以热播,很大程度上拜疫情这个意外的因素之赐。对一批宅在家里的朋友来说,刷剧无疑是打发时间的好玩具。
《安家》的编剧,正是《蜗居》的那个编剧六六。
六六是个相当认真的作家。为了写《安家》,2017年1至5月,她花了5个月时间,采访了100多个经纪人(这部电视剧的版权是影视公司从日剧《卖房子的人》买来的,六六其实是重写,但为了照顾版权方面子,也采用了原版的一些元素)。
《蜗居》则恰好是10年前的作品。六六在2007年出版了同名长篇小说,被华谊等影视公司相中,由她本人改编为电视剧,2009年热播。
《蜗居》有35集,《安家》有53集,电视剧越拍越长,这是广告商的需要。孙俪是个认真扎实的演技派,开拍前6个月就开始背台词了,而且是连跟她演对手戏的台词一起背,但从题材深度、剧情吸力、人物张力和社会影响力等来说,《安家》远不如《蜗居》。
两个电视剧的共同点,都与房子有关。《安家》是直接聚焦“卖房子的人”这个群体(孙俪、罗晋等主演),并通过他们来串联几个买房子的人的故事;但房子只是《蜗居》的切入点,故事由海藻(李念饰)为了帮姐姐海萍(海清饰)筹钱买房而引发。
工人日报的评论文章称《安家》(以及写公关界的电视剧《完美关系》等)是“悬浮剧”,说这些行业剧“写一行,毁一行”。这话有点刻薄。同一个编剧六六,不是她的水平断崖式下滑,而是所处环境不同了,《蜗居》放到现在,即使勉强播得出来,肯定也是要大砍大删的。
大不同的,还有楼市。
在攸克君的记忆中,《蜗居》生产和出品的两个年头,2007年和2009年,称得上是过往10多年房地产发展史上两个最狂热的年份之一(中间2008年被金融危机短暂打断,接着开启报复性上涨)。房子像白菜一样卖,就是那个时候的说法。经历过那个时期,今天仍奋战在一线的地产职业经理人,哪怕再过10年估计也不会忘记人们连夜排队抢房的盛大场景。
那是青春的楼市,热血贲张的楼市。如果可以穿越,攸克君也愿意穿越回去,借遍所有能借到的钱,买它十套八套房子。不管是保利的,中海的,首开的,万科的,龙湖的,闭着眼睛,统统来一套。——喂,那谁,醒一醒,现在是2020年……
必须承认,10年时间过去,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杭州成都,房子仍是社会焦点,是人们现实和预期的中心,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比如,即使是正值数十年一遇的全球新冠疫情期间,过去一个月,百度“房价”搜索热度居然增长了8倍。
但也有一些东西,悄悄在变。
谈起房子,人们没那么焦虑了。以北京为例,单价10多万的房子,普遍工薪阶层基本放弃,而且这部分新房的供应量也不大;单价4-6万,尤其是5万左右的房子,供应多了起来,以限竞房和共有产权房为主体;作为过渡期的,还有公租房。体量更大的,是二手房,各种价位的都有,总有一款适合你。
这当然是因为,2016年新一轮严厉调控在2018年下半年终于显出威力。以强大的有形之手,基本控制住了房价上涨;二手房价甚至在缓慢下跌。
这就迎来攸克君今年以来一再重申的话:最合适的购房窗口打开了。购房者可以用一种相对从容的心态选房买房。这种大致稳定的楼市格局,开发商和购房者都需要重新适应。
过往多年,对房子的焦虑,构成了社会性焦虑的核心,而房子的焦虑的缓和,无疑对缓和社会性焦虑有一定的冲抵作用。不过,值得提出来的是,这些年来,以网络空间为主的社会性戾气似乎仍在增长。
再往细分领域看,90后正在逐步成为买房的主体之一。而95后包括00后一代,对房子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对家庭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比如,不愿意做饭,不愿意跟父母住在一起,会不会成为普遍现象?以及,首次买房年龄会降低还是可能增加等等。面向未来的开发商,必须研究这些消费和社会趋势。
而往宏大叙事看,你所身处的世界,更是与10年前迥乎不同。中美关系,以及当下的全球新冠疫情危机,比任何时候面临的不确定性都要大得多。这无疑再次构成了从《安家》穿越回到《蜗居》时代的理由,可惜梦已醒,望来路,汪洋一片。
好在,春天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