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什么?艺术是文化更高层次的体现。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种服务于精神层面的产物,往往令很多人觉得无法理解。
但是,艺术不是哗众取宠,看似疯狂的背后,都有着艺术家本人所想表达和传递的情感。
何云昌
何云昌,一个被称为艺术“疯子”的人,他的作品是以自己身体为本身,进行的各种艺术创作。
有人觉得何云昌不足以被称为艺术家,因为他的行为,总是疯狂且怪诞。
不过,其实深入了解其作品和本人之后,很难不被其所打动,这是一种炽烈的、震撼的,游离于尘世之外的理想主义。
可以说,何云昌用自己一次次的艺术创作,构建出了属于自己的理想国,在这个国度里,何云昌是绝对的主人翁。
到底是行为艺术,还是哗众取宠,我们不妨略微深入地探索一下。
何云昌其人
1967年,何云昌出生在云南,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何云昌无疑是最受宠爱的。
在那个年代里,大家都相对务实,所学所做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但是,何云昌不同,他对这种千篇一律、循规蹈矩的生活并不感兴趣。
他选择了进入云南艺术学院学习油画,没人理解,这个家境十分一般的男生,怎么偏偏就选择了油画艺术,这样不好就业的学科。
1991年的时候,何云昌毕业了。
或许是骨子里的艺术细胞,影响着何云昌,毕业后两年的油画创作,很是顺利。
在第八届美展上,何云昌的作品还获得过铜奖。
可以说,何云昌是有实力在油画创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的。
可是,何云昌却突然觉得厌倦了,尽管都是艺术创作,何云昌却始终觉得和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差了太多。
何云昌
画布和颜料,已经不能满足何云昌的精神世界,他迫切地希望给自己的生活,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
“尘世间的羁绊已经太多了,你何必再要找一份职业,然后把你困在那些俗世当中”,何云昌这样想着,便也这样做着。
于是,在1993年的时候,何云昌放弃了原本的油画创作,一头扎进了行为艺术当中。
他并非是跳脱于尘世之外,而是以一种另类的形式,来与尘世达成某种默契。
何云昌喜欢这种直白的,甚至有些疯狂的艺术形式,把自己做成艺术品本身,这是件令人兴致盎然的事情。
很多人觉得行为艺术是不可理喻的,何云昌却认为这种直观的视觉艺术冲击,间或传递出创作者本身观念的艺术行为很酷。
何云昌既是理想主义的,也是极端的,这在他的作品中便可见一斑。
同样,何云昌对待生活的态度,与大多数人也十分不同。
于何云昌而言,人生无需拘泥于外在形式,也不用过多考虑柴米油盐,精神上的丰富才更令其满足。
“到北京20年,还是个盲流啊,北漂啊,应该是没房没车啊,车子没有,我不喜欢机器,以前说三无人员,这个是啥都没有啊......”在谈及何云昌从事行为艺术以来,是否积攒了一定的财富,何云昌如是说道。
并非是在行为艺术创作过程中没有收入,相反,何云昌的部分行为艺术作品,市场价值极高。
何云昌坦言,自己打游戏就花了200多万,买老家具又花了200多万,买高古印也花了200多万。
何云昌
何云昌不觉得房子、车子是有意义的、必须的,他觉得这些令自己精神上满足的消费,才是值得的。
并且,何云昌认为,做艺术家大多数时候都是窘迫的,这样的生存状态,才会激发他更多的艺术创作。
“如果我这些年,呆在一个更宽松的环境之下,或者另外一个区域,我觉得,也许对我触发,没有那么痛彻”,何云昌总是在有钱和没钱中间徘徊,一段时间里身家几百万,过一段时间可能就要靠着借钱度日。
何云昌觉得自己太懒散了,所以他让自己生活在北京,借助环境的氛围,来令自己不至于坠落在平凡的生活中,丧失创作的冲动与灵感。
何云昌喜欢充满挑战性的生活,那使得他的艺术创作更加纯粹,且更加容易达到精神层面的境界。
在被问到是否觉得自己成功的时候,何云昌如是回答:“如果我给别人带来这种假象,或者说这种幻象,我觉得也挺好的”。
何云昌说他很少觉得自己成功了,但是他有快乐,所以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成功。
何云昌与行为艺术
虽然何云昌从1994年便开始从事行为艺术,但是,他真正创作出可发表的行为艺术相关的作品,是在1998年。
是的,何云昌也茫然过,在那4年里,何云昌在不断地探索行为艺术的真谛。
何云昌
“这世界本来就是残酷的,像我的作品,显现的不足万分之一”,不断地摸索中,何云昌发现自己的问题在于,太过于注重形式和语言。
之后的何云昌,更多的是由心而发,将自己的内心感触和对社会的看法,通过行为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
不再拘泥于形式,何云昌的作品,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他在看、在想,从身为艺术家的角度,去探索这时代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他开始思考,自己最关切的到底是什么,那绝不是色彩和其他所堆砌出的没有灵魂的产物。
“我们当然可以去找种种的解释、种种的调查、种种的事,这是偶然的现象吗?还是类似的烈度,相当的情况,到底还有多少呢?”何云昌将自己与艺术融合,将思想与哲学碰撞,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角度去呈现。
于是,他的作品带着痛、带着疯狂,不被所有人理解,但总有人为其感动。
何云昌提到,虽然自己已经有了名气,但也并非拥有很多资源,“穷得只剩想法了”,何云昌如此自嘲道。
确实,很多时候何云昌的行为艺术作品,都耗资不小。
只能说,理想与现实之间很难找到平衡点,何云昌倾向于理想,便自然有很多人,觉得他不现实。
为了支撑理想,何云昌也要去寻找资源,而国内对于行为艺术的态度,并没有众人所想的那般乐观。
何云昌说,自己曾经整整十年,都没有拿到过国内的一分资源,他要自己去找,找到了才能做,才能把所思所想化成现实。
而有些时候,就连国外也未见得能得到良好的资源辅助。
所以,当何云昌恰巧手头有些存款的时候,便会将其拿出来做作品。
何云昌的作品需要金钱,但是何云昌本人对金钱的渴望却极低,这是一种矛盾的、却又能够理解的反差,就像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碰撞。
何云昌说,无论是否要从事行为艺术,每个人都应该保持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考。“你当然也有生活的压力,有各种压力,但是这种事,一定要有一种独立性的,不要人云亦云、随大流,那你的一生要被毁掉上亿次的。”
何云昌是很多人眼里的“疯子”,但是,他却活得通透且炽烈,并且由心而发地带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对尘世的悲悯。
质疑与成就
与何云昌本人谈话时的平淡不同,何云昌的作品,总是带着一股子疯狂,正是这股子疯狂令其备受争议。
艺术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出现争议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
《与水对话》
在1999年,何云昌创作了作品《与水对话》。
他的对话方式,令很多人大呼看不懂也不敢看,想不明白,究竟是什么样的“疯子”,才会让吊车,把自己倒吊在河中间90分钟,双臂划上道子,用自然流下的鲜血与水对话?
而这样挑战生理极限的行为艺术作品,何云昌还做了很多。
为了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触,何云昌总是会对自己的身体,做出各种各样的挑战,极端、疯狂、耐人寻味。
何云昌
他把自己置身在高压水枪的对面,赤裸着上身,这场长达半个小时之久的对峙,就像是无数人弱小但却仍要与现实争一争、搏一搏的心境。
高压水枪,固然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但是,这场行为艺术,却顶着伤害完美完成。
何云昌的作品,总是乍一看不可理喻,但仔细品味却总是能体会到其含义。
身体就是何云昌完成艺术创作的道具,在艺术作品中,何云昌不再是何云昌,而是一种意境与思想。
《抱柱之信》
令何云昌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的,是2003年名叫《抱柱之信》的作品。
这一次,何云昌将自己的手臂,浇筑在了水泥当中,整整24个小时,是一贯的“何云昌风格”。
何云昌用这种方式,将《庄子》中的一则故事进行了全新的演绎。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这是何云昌的灵感来源。
何云昌用这样极端的方式,表达着坚守信约的人,是抱着如何的决心。
必须要承认,《抱柱之信》是一个有灵魂的行为艺术作品,因此,其引起的巨大反响,也在意料之内。
身体的疼痛和精神的坚毅,都是完成这个作品必不可少的。
疼痛的艺术、疯狂的艺术、极端的表现形式之下,是何云昌想要呼喊出声的灵魂语言。
对于行为艺术,何云昌并非是一时兴起,而是报以绝对认真的、炽烈的、持之以恒的态度。
切肤之爱
2008年8月8日,这一年我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那便是我国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而这一天,何云昌也发生了一件大事——他取出了自己的一根肋骨。
《圣经》中讲到,夏娃是由上帝取出的亚当的一根肋骨化成的。
而何云昌突然有了新的灵感,不含世俗的之于,灵魂和肉体上的纯粹的两性关系。虽然不是亚当,但何云昌决定要取出一根肋骨,送给他心爱的女人。
其实,这个想法早在几年前,便在何云昌的脑海里产生了。
但是,一个成年男性,并非出于医治伤病而要求取出身体左侧的第八根肋骨,这令医生感到难以接受。
何云昌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向医生证明自己的精神并没有问题。
三年后,才终于躺在了一家私人医院的手术台上,如愿取出了这根肋骨。
术后,何云昌迅速开始了接下来的工作,他要将其打造成一件献给“爱人”的艺术品。
1200克的黄金,装饰着这根肋骨,成为了项链“夜光”。
制作完成后,何云昌便将“夜光”戴在了他心中的“爱人”:母亲 、女友、老师等五位女人的脖子上,与其合影留念。
何云昌的作品,总是会给身体带来强烈的消耗,但是,在何云昌看来,这样的“疼痛艺术”才更加真实、强烈。
除了《一根肋骨》,何云昌还有一个作品,名为《一米民主》。
这个名字听起来,似乎与疼痛沾不上关系,但是,这个作品却切切实实的,是灵魂和肉体的双重疼痛。
25名参与者,通过不记名的方式投票,而他们投票决定的内容则是,是否要在何云昌的身上开一条一米长的口子。
是的,这个作品本身,就是一场对人性的考验与探索。
在不记名的情况下,人是否还能保持对他人的善良和悲悯?
最终的结果令人深思,竟然有12票是赞成的,10票反对,还有3票是弃权。
众人围观着自己的投票结果,何云昌在不施麻醉的情况下,由医生配合在其身上开了一条一米长的刀口。
伤痛是在何云昌身上的,但是更多的深思,却留给了这个作品的观众们。
南斯拉夫的女性行为艺术家,马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也做出这种有关人性的作品。
1974年,她于意大利那不勒斯,将全身麻醉,周围放着72种物品:枪、刀子、口红、玫瑰花,伤人的、不伤人的。
马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仅仅5个小时,完全丧失行为能力的马丽娜,便差点被一个男人枪击致死,被迫终止活动的马丽娜,身上满是人们留下的恶意。
这就是行为艺术其中的一个意义,它无限的放大了人的善与恶、喜与悲、爱与恨。
形容何云昌等行为艺术家,对于行为艺术是切肤之爱,或许不是最贴切的,却是靠近的。
疯狂与疼痛,不是行为艺术的核心,这只是行为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而已。
“做艺术家,应该是挺难的,你总是要持有,想象和热情、热忱和念想吧”,何云昌是个艺术“疯子”,但他一直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人生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