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军就曾派出B-25轰炸机对日本东京、横滨、名古屋等地进行轰炸,当时的美国在军事设备和军事基地等方面上,都不具备对日本本州进行实质性打击的条件。所以这些轰炸主要是象征性的进行,并没有给日本造成太大的实质性打击。
到了二战后期,美军之所以能成功开展一系列大轰炸,和B-29轰炸机和攻占马里亚纳群岛等军事基地有很大关系。
一、B-29轰炸机
美国成功研发的B-29轰炸机的时速达563公里,飞行高度超过1万公尺,续航里程为6430公里。打击距离达到2400公里,并能携带9000公斤弹药。当时轴心国的战斗机除Me-262和橘花(日本根据Me-262的蓝图数据及性能数据自行仿制,未量产)以外均不能达到此高度,即使达到也追不上B-29的速度。
绰号“FiFi”的目前保存完好的B-29
1945年8月,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了原子弹的飞行任务也是由B-29执行,可以说B-29轰炸机就是日本人的噩,也终结了日本人的帝国梦。
因此B-29轰炸机的成功研发,满足了美国轰炸日本本州的设备条件。
二、马里亚纳群岛军事基地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二战前期,美军尚未攻占马里亚纳群岛、硫磺岛等军事基地,由中国出发的飞机则会遇到补给问题,而且距离也太远。由中国起飞的B-29必须减少载弹量以运载燃料,故此从中国出发的B-29仅能对日本发动有限的攻击。
直到尼米兹海军上将的跳岛战术攻占了一些接近日本的岛屿后,美军第20航空队被编配到第21轰炸师,美军才开始筹备对日本本州的大规模轰炸,至此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具备,日本人民大难临头。
三、轰炸过程
美军在欧洲曾使用日间精确轰炸战术,但因日本的天气并不适合此战术,最终美军决定在夜间进行地毯式燃烧弹轰炸,派出轰炸机在1500-2000公尺的高度轰炸日本的大城市。
1945年2月23日至24日,美军首次对东京采取大规模燃烧弹攻势。当晚174架B-29轰炸机在东京抛下大量烧夷弹,把东京约2.56平方公里的地方焚毁。
随后在3月9日至10日,美军开始执行「火牛」轰炸行动,派出334架B-29轰炸机从马里亚纳群岛出发,再次使用凝固汽油弹对东京进行持续2小时的地毯式轰炸。每架飞机携带六至八吨燃烧弹,燃烧面积可达6500平方公尺。
美军的战略轰炸造成的伤亡比后来的原子弹攻击还要多,估计大约35万到90万的城市平民因此死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3月9日的轰炸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非核武空袭,这比二次大战中任何一次军事行动都造成了更多的伤亡,破坏力可以和后来的原爆相比。
除了著名的东京大轰炸,日本第二大都市大阪以及名古屋和神户等城市也陆续遭到了美军毁灭性的轰炸。
火攻东京后不到30小时,317架B-29轰炸机又夜袭名古屋,摧毁了该市的飞机制造中心。13日,300架B-29轰炸了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美军在轰炸中使用了1700吨燃烧弹,约20.7平方公里的市区在3小时内焚毁。16日,美军又轰炸神户,摧毁了其造船中心。
这里要提下大阪,作为日本最大的城市之一(现在城市人口排第三,被横滨超过;之前一直是第二,甚至短暂当过第一),在二战之前,阪神工业带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区之一,为日本的战争机器不断注入燃料。
这个“战争机器工厂”最终遭到了美国人的教育。大阪20.7平方公里的市区面积被焚烧成废墟,13万栋建筑物完全被毁坏,大阪核心城区被夷为平地,只有一些比较牢固的建筑物还有残骸。
根据战后统计,大阪城市居民有10388人被烧死,113万民众受灾,美军对大阪的破坏非常大,甚至一直到现代,大阪城市人口都没有恢复到战前最高峰(1940年的370万,现在大阪城市人口大约270万)。
四、小结
当时许多日本人认为,美国使用燃烧弹轰炸东京民居的做法,造成几十万人死伤、数以百万计人口无家可归颠沛流离,其中绝大部分为无辜平民,极不人道。殊不知在二战期间,日本是首先这种发起对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无差别级"轰炸,最终自食其果,让自己的国民也收到了毁灭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