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标题之后,一时之间竟然不知从何说起。
那就先说说电视剧吧。
剧版是由唐人参与制作的,那几年的唐人真的很良心,《仙剑》系列、金庸系列、《聊斋志异》系列还有《怪侠一枝梅》等等,都是当时收视率不错、故事有创意有内容、主角配角都很立体的电视剧。而且,现在回过头再去看当年的唐人,几乎邀请了现在活跃在娱乐圈的半壁江山,“胡霍诗”大三角在诗诗刚结婚的时候也很上头。
个人认为,《步步惊心》真的是唐人的巅峰,也是诗诗在成功的角色。我是诗诗多年老粉,从她演《聊斋奇女子之辛十四娘》的时候,我就非常喜欢她。初中的时候看《仙剑三》,演到小破葵跳炼剑池,她跳一次我哭一次,当时还不太知道她和胡歌是唐人的一哥一姐,我就一边哭一边和我姐说,龙葵和龙阳生活里就应该在一起。后来,知道诗诗和吴奇隆在一起的时候,我还在期盼奇迹,奇迹就是诗诗婚礼的时候,胡歌说要送一份大礼,这个大礼就是他没有出现。还记得当时网上都说胡歌和小哇因为各种原因拒了四爷这个角色,大家都觉得无论是谁演这个角色,诗诗都会爱上这个人,可惜不是胡歌。但是吴奇隆对诗诗真的很好,这些年大家也都送上了祝福,只能说,这世间的阴差阳错都是寻常。
剧中的若曦、若兰、明玉、明慧、玉檀,甚至是四爷的福晋也都是很符合形象的人选,当年看到八爷的时候,我只能感受到温润如玉,甚至觉得他年纪有点大,所以我不知道为什么八福晋对他有那么隐忍、浓烈的爱意,加上现代人的伦理观念,我一开始也不是很站他和若曦的CP,四爷同理。
直到几年前我看了原著,小说里如谪仙般的少年,可以随军出征,可以指点江山,同时又温润如玉、隐忍、坚毅,这样的人怎能不爱?郑嘉颖在八福晋死时的那个哭喊与无助悔恨真的封神,结尾时像至亲挚友般孤身一人送若曦离开,一身傲骨被生生抽走,形单只影,真的让人心疼。所以,一开始对他的不喜也添了些怜爱。只是,后来我看到他和佘诗曼分手,我对他真的没有好感了,虽说感情这种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是我对阿佘有早年看港剧的滤镜,《公主嫁到》的插曲《风车》(经评论区提醒,我尽然记混了……)我至今还记得。如果多说一点,说到港圈,好像真的是很伤感的地方,那时的人们敢爱敢恨,爱和恨都放到明面上,大家也都在各种场合乐意捧场,但往往结局令人唏嘘。年前我看到一段很久之前的视频,是一个活动典礼,由郑嘉颖和阿佘采访胡杏儿与黄宗泽,当时都是世人看好的情侣,众人调侃催婚的对象,如今都散落天涯。如此看来,好像我嗑过的CP都BE得彻底。
说说里面的其他配角吧,九爷的扮演者韩栋一直都不是很火,直到去年的《锦衣之下》还算是比较出圈,我也是看了很多他演的剧,主角或者配角,都挺出彩的,就比如在《步步惊心》里,连当一个背景板都始终在角色里。
十三爷,袁弘真的是很可惜的演员,一直以来,唐人的剧都有参演,但就是不火,可能也是本人比较佛系吧。剧里,他真的把那个洒脱、重情义的王爷演活了。
十四爷,林更新当年还是小鲜肉,演起这种意气风发的少年真的很让人信服,只是后来就越来越像喜剧演员。
《步步惊心》和《宫》是同期电视剧,题材相似、背景相似,但是格局真的是高下立判。一个是偏向正剧的良心古装剧,一个是为了挣快钱、搞噱头、粗制滥造的快餐古偶玛丽苏。如果不是当时我对杨幂和何晟铭还有《美人心计》的滤镜,我是不会看的。
《步步惊心》全员演技在线,故事没有注水,翻拍符合原著,配乐经典,直到现在《三寸天堂》的前奏二胡一响,谁能没有穿越回那个下了雪的紫禁城?服化道也很良心,以至于若曦的剧照可以放在沈阳故宫博物馆用来解释清朝女子服饰,高考以后,我去沈阳特意去了故宫,就为了那一张剧照,但是后来太累,没有找到就回去了,当时还遗憾了好久。整部剧拍摄时,有在冬天的戏份,导演为了不让演员说话有水雾,还给他们吃冰橘子,对比现在一两个月一部的网剧,真的是很认真在拍戏了。这部剧的极大成功,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很多成就,比如被翻拍,其他国家的翻拍没有什么水花,只有韩国的《步步惊心·丽》动静不小,又是男团偶像,又是流量歌手,虽然我很喜欢南柱赫、李准基,但是他们没有我们这样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他们也不能理解九子夺嫡的惨烈,所以注定只能翻拍成一部偶像剧。电影版的《步步惊心》只能说和原著以及剧版毫无关系,甚至侮辱了这个名字。关于第二部《步步惊情》只能奉劝大家不要看,第一部多好看,第二部就多难看。
关于这部剧也真的有很多话想说,但大概就先这样吧,接下来说说原著。
我有时自诩自己是个有点小才华的人,但是看了原著之后,我觉得自己可以放弃写文这件事了,因为那是我一辈子都写不出来的故事,那么丰富、那么无奈、那么回味悠长。
有的人说若曦的本质还是傻白甜,她都是穿越的现代女性了,为什么不能像晴川、《庆余年》里的范闲、《赘婿》里的宁毅一样,依靠现代思维把古代朝堂、封建社会搅它个天翻地覆?为什么还会被命运推着走?有这些疑问的人,我觉得你真没仔细看过《步步惊心》。张晓穿越到若曦身上时只有十几岁,她和那些阿哥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至交好友,对姐姐是亲情,对八爷后来也算亲情,对四爷是挚爱,这些人站在利益的对立面,无论谁失败,她都会受伤。她早就将自己融入到了若曦这个身份里,就像是十爷生日时的对比画面,明明每一个人都正当大好年华,大家也都表面上兄友弟恭,但是她却看到日后每个人的凄凉处境,她做与不做都不能改变历史,甚至她就是历史的一环,咬合着每一个人,最后促成各自的结局。所以,从一开始,这个故事就是一个悲剧,那是一种你能看见结局,但却只能看着它一步一步摧毁眼前的美好,然后走向破败的无奈悲剧。就算是赢得皇位的人也失去了自己的亲情与爱情,所以,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
还有人说里面所有的男人都爱若曦,所以还是偶像剧套路。但是,爱与爱是不一样的。太子爱若曦,爱的是若曦代表的马尔泰家的军权,是蒙古王爷对若曦视若亲女的权势,是皇帝对若曦的信任与宠爱,若曦代表的几乎是夺嫡的筹码,所以说,太子爱的是若曦身旁的龙椅。八爷爱若曦,爱的是若兰的影子,就连他自己也说,当初在草原上,若兰就像刚进府的若曦一般快乐无忧,那是他身在皇家所渴望的快乐,所以,就像是快要溺水的人拼命想要抓住河边的稻草,八爷以为拥有若兰就能弥补自己内心的空缺,但是并没有,而且他的贪心还害了若兰、将军、明慧,以及他自己。十爷爱若曦,是青梅竹马的懵懂,后来他和明玉在一起之后也真正的爱上了明玉。十三爷和若曦之间是相惜相伴,是默契知己,是可以为了彼此舍弃自己,单纯的喜欢与爱没有这么伟大,而且他和敏敏、绿芜之间的感情也很令人惋惜。
十四爷是我最惋惜的,从书里赛马收藏若曦的簪子,给敏敏讲两个人的“爱情”故事的时候,他其实是爱而不自知。从前他总是问若曦“你到底想要什么”,他当时还是一个跟在哥哥后边的少年,他不明白一个少女纠结的内心,他不懂男女之间可以“无关风月,只为真心”,他不懂若曦想要保护每一个人,所以他只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公子哥。他会生气若曦和风尘女子在一起,会生气若曦负了八爷,会不明白为什么她宁可在浣衣局给太监洗衣服也不做自己的侧福晋。但他确确实实被若曦所改变,他会在绿芜被欺负时出手相救,会在若曦被罚跪在雨中的时候给她带芙蓉糕,尽管若曦当初讲芙蓉糕的本意是为了劝十爷看清自己的内心,但是只有他还记得若曦该是没吃东西的,然后傻傻的问若曦是否也会为了自己这般求情,得到肯定的答案后,他去求皇帝,也跪在雨中,陪着若曦。那天,若曦真正将自己的心交付与四爷,因为她说“在这样的雨里,有人陪自己受着”,可是,明明十四也跪在了雨中,只是她不知道罢了。后来,十四终于成熟了,也正视了自己的内心,但是若曦已经不可能爱上他了。每看一次,我都会希望,若曦接旨,然后十四登上皇位,若曦成为万千宠爱的贵妃,就算十四没有登上皇位,她是皇帝钦赐的侧福晋,日子也会好过,就像巧慧说的“我原以为姐妹两个总有一个会幸福”,可那就不是若曦了,正是她的博爱造就了自己早逝的结局,但也是整个故事最重要的地方,作为一个看客,我们都会对故事中的人物产生情感,更何况身处其中的若曦呢?如果她不是若曦,这个故事从开始便结束了。
就像是若曦对玉檀的评价“红尘中一痴傻人”,这紫禁城的红墙绿瓦里的人都是如此。在四爷看来,十四拥有自己的一切,父母的疼爱,兄弟的支持,若曦的归宿,但是十四未尝不是个可怜人。母亲临死都没有看到自己最后一眼,皇位被四爷抢走(本故事中),若曦一直爱着四爷,甚至弥留之际口中的胤禛都不是自己胤禵,兄弟都死在自己眼前,最后被禁足,就连若曦所有的物品连同骨灰、名分,四爷都带走了,唯一的珠钗竟然也没有留给他,番外了,四爷死后,十四只要了一匹马,走在昔日少年肆意张扬过的京城,那是怎样孤单落寞的背影啊。
皇帝对若曦的喜爱就像是对自己的十格格,那个古灵精怪的女儿已经获得了幸福,所以他也希望若曦可以幸福。昔日太子虽然没有被废,但是他也没有同意将若曦嫁给他,而是让她嫁给他打算传位的十四,父母爱之深远则为其计之长久,他知道十四会爱若曦,会对若曦好,两个人年纪相仿,都是自己喜欢的晚辈,所以,在若曦抗旨的时候他才会惩罚得那么严重,但是李德全给若曦送药也应有他的默许。
敏敏虽然找到了自己雄鹰,但是却早逝,也是让人惋惜,不过这般敢爱敢恨坦荡大方的女子,真的是在草原上才能绽放的花蕾。
若兰,本也顺应命运安排,与八爷相敬如宾,但是得知将军死讯后,自己也流产了,从此以后就像是没有生气的木偶,最终油尽灯枯之际终于获得了自由。就像是网友所说,大漠草原中鲜活的女子只能无拘无束的肆意生长,不应该被囚禁在紫禁城四四方方的天地里。
想说的真的太多了,每一个角色都在自己的立场中身不由己,悲情且决绝,就先说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