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解读87版红楼梦,这是个大工程,所以无论是编者还是读者,都需要耐着性子,重温经典,回味名著,感受不一样的红楼岁月。
我们现在看到87版红楼梦,八月十五葫芦庙里的第一个镜头是佛堂前烛火通明,为什么要先给出这个镜头呢,因为后文中葫芦庙着火,才导致甄家被烧,所以这个镜头就是提醒观众,葫芦庙离烧不远了。
八月十五中秋节,贾雨村一个人葫芦庙里,对月感怀,口占五言一律云,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云: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我先说红线箭头指出的阴影,在电视剧里移动,这属于一个穿帮,可能是摄像机的阴影倒映在雨村的身上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87版红楼梦序集,大部分镜头都被删减了,非常可惜,这些镜头是周岭老师写的分镜头,和小说里的意境结合得很好。本来贾雨村在葫芦庙里的第一个镜头是,时值中秋佳节,皓月当空,清辉满地。葫芦庙檐前的铁马在微风中晃动,佛堂内隐隐传来木鱼声、念经声。
这也是被删减的镜头,雨村在念对联之前,小说里写的是他先口占了一首五言律诗: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其实这一首诗,不可泛泛读过。首先这是小说里的第一首诗,贾雨村并非无能之辈,他是林黛玉的老师,所以林黛玉的诗,肯定会受到贾雨村的影响。
这个也是删减镜头,在贾雨村吟完五言律诗后,小说里写他“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云: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所以我们看这个镜头,是比较符合小说里文字的描写,贾雨村抬头向天,感慨长叹。
但是现在贾雨村念对联的画面,却是低头沉吟,没有小说里搔首对天长叹的感慨,从境界上不如删减的画面。
甄士隐来邀请贾雨村到自己陋室小聚,我们现在看的的镜头和删减的镜头,角度是不一样的。当然这个无伤大雅,这个知道就行了。
当甄士隐提出邀请贾雨村去家里喝酒时,请看贾雨村的表情,刚开始愣住了,因为他想不到甄士隐如此高看他,偶尔又十分欣慰,认为甄士隐乃是自己的知己,故而不再推辞,欣然同去,在这一段表演上,刘宗佑老师把雨村的由惊到喜,表情的转换,毫无缝隙,犹如天成。所以看了这么多版本的贾雨村,唯有刘宗佑老师演出了雨村奸雄之态。
明月在天,揽月亭下,菊花孤傲,螃蟹肥美。87版红楼梦把中秋节,文人雅士的聚会,拍得非常有境界。戏里是中秋节,戏外却是江南早春时节,天气十分寒冷,据说王忠信和刘宗佑老师讲台词,一直到吸着气说台词,就害怕哈出来的雾气穿帮。
中秋螃蟹宴是87版红楼梦里的第一次饮食,中秋佳节 赏菊花 吃大闸蟹,最能体现我古传统文化的精髓,因为我们的饮食文化讲究的就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特别是古人对螃蟹的吃法,极为挑剔,甚至是矫情。螃蟹分为文吃和武吃,而87版红楼梦其实是拍了两次螃蟹宴,第一次螃蟹宴我武吃。
这是被删减的螃蟹宴镜头,从镜头里可以看出,甄士隐和贾雨村就在树木边,石桌上摆些水果,两个人坐在石凳上。但是这样的画面,丝毫没有两个文人雅士的气度,反而是市井小民下班后喝酒吃肉,吹牛扯淡。
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所以甄士隐的文人酸气上来了,非得让贾雨村作诗。一般来说,文人相聚,除了怀才不遇,讽刺古今外,基本上没什么事可干。
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醉意,正自无言剥蟹,沉吟着把蟹黄送到嘴边,听了士隐的话,突然诗兴勃发。从这个镜头就可以看出,螃蟹宴的第一版拍得很粗糙,桌上只是些水果,和一盘螃蟹,而且吃螃蟹也不讲究,就是拿手剥着吃,这就是所谓的“武吃”,表现不出任何文化的气息。所以87版红楼梦又重新拍了一次螃蟹宴,就是要表现出传统文化的高雅和精细。
87版红楼梦为了拍出螃蟹宴的精髓,特意找到两套“蟹八件”,我第一次看红楼梦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吃螃蟹要用“蟹八件”,原来古人对吃,是如此的讲究,上等蟹八件是要用白银制作的,而甄士隐家的这个是用铜做。画面里 斩蟹腿这个工具, 就是蟹八件里面的长柄斧,而甄士隐手里用的是蟹针或者叫蟹签。按理说红楼梦小说里并没有写甄士隐与贾雨村吃的是螃蟹,但是八七版红楼梦为了高度还原小说之精髓,为了短短几秒钟的镜头,专门打造这两套蟹八件,由此可以看出剧组的工匠精神。
甄士隐说,逢此良辰,雨村兄必有好诗。也就是说贾雨村作诗,是应了甄士隐之邀,其实在小说里是贾雨村,酒喝多了,七八分醉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所以电视剧里,如果不是甄士隐邀诗,而是贾雨村酒到酣时,情不自禁,吟咏而出,更能表现雨村的“狂兴”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贾雨村的这首中秋诗,我倒是认为是红楼梦里最好的一首诗,这首诗非常有气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单从诗来说,这首诗更能代表曹雪芹的真实水平,红楼梦里的诗词很多,如黛玉的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等等,虽然写得都很好,却不能代曹雪芹的才情,因为他在替宝黛钗等人写诗的时候,还要考虑他们的身份性格年龄等等,这些条件也限制了曹雪芹的真实水平。倒是贾雨村的这一首诗,可以让曹雪芹放开了写,所以我说这首诗最能代表曹雪芹的真实水平,也是红楼梦里写得最好的一首诗。
这首中秋诗第二句有出入,“满把晴光护玉栏”,那么周汇本是“满把晴光护玉盘”,周汝昌老先生的解释是,东坡名句《中秋月》云: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妻韵脚正是盘,看。雨村之七绝暗从东坡脱化,而有意翻用其韵也。又引证,48回里香菱学诗第二首“试看晴空护玉盘”。香菱的老师是黛玉,黛玉的老师是雨村,故而在诗情上属于一脉相传。对于“玉盘”二字,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关于这首中秋诗,脂砚斋的批语很重要,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故而红楼梦里的“三春”“三秋”非常重要。悲喜两大扇,详细写了六年。这一点读者需要谨记。
左边这个画面是我们现在看的版本,右边这个画面是第一个版本,甄士隐听了贾雨村念的诗,拍案叫绝,夸奖雨村必非久居人下之人,还说雨村方才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现。不久即可青云之上。
当贾雨村说出神经路远,囊中羞涩,自己无钱上京时,甄士隐立即让小童带来两套冬衣,还有五十两银子相赠。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版的童子,带着帽子,脸上充满了稚嫩,倒是现在的看到的版本,更符合小说里小童的描写。
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那天已交三鼓,二人方散。贾雨村为什么没有表现出感激涕零呢,我想原因应该有三个吧,第一贾雨村是个豁达之人,况且甄士隐乃真义士也,他无需惺惺作态。第二贾雨村醉意已浓,所以没放在心上。况且此时的贾雨村是读书人,还有着清高的操守,金银之事,不是太挂在心上。第三所谓大恩不言谢。
贾雨村回到葫芦庙,连夜打点行李,天刚亮就冒雨上京,小沙弥出来为他送行。那么贾雨村为什么没有面辞甄士隐呢。我想或许理由有两个,第一贾雨村名利心太重,他在葫芦庙已经呆了一两年了,如今有了路费恨不得立即飞到京城,博取功名。第二,贾雨村害怕甄士隐是酒后豪情,大笔资助他五十两银子,别等酒醒后再后悔,所以贾雨村连夜上京,也不敢面辞,当然这样去想贾雨村,有点小人之心了。因为贾雨村心里是否有这样的想法,我们都不知道。另外87版红楼梦贾雨村冒雨,独自走在小巷当中,非常有意境。恬静的古镇,幽深的雨巷,挑灯的佛陀,功名的过客,如四幅独立的画轴一般,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贾雨村之后,光阴迅速,又到了元宵佳节,十里街口的社火花灯分外热闹,龙头飞舞,鞭炮齐鸣。河港画舫,乐工吹笛,姑娘唱曲,霍启抱着小姐英莲出来看花灯。第四个镜头之后,甄家小荣枯的戏份在第一集里面,就没有了。还有一些零散的镜头,放在了第二集里。按照剧本和87版刚开始拍摄的序集,从元宵佳节,到甄家败落,以及雨村做官等等,全部拍了,非常详细,可惜大部分被删减。所以我们现在看第一集的时候,会觉得情节突兀不连贯。不过我在解读87版红楼梦时,还是要跟着现在播放的电视剧情节去一一解读。
小说里写,贾雨村会了进士,选入外班,升了本府知府。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性狡猾,擅纂礼仪.....龙颜大怒,即批革职。贾雨村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插妥协。却又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那日,偶又游至维扬地面,贾雨村因为盘缠不继,在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家里当家庭教室,妙在只一个女学生,并两个伴读丫鬟,这女学生年又小,身体又极怯弱,功课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贾雨村下山的画面是在四川青城山拍的。
一天贾雨村闲步来到城外,巧遇旧日在都中认识的古董商人冷子兴。在红楼梦里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是很重要的情节,其实87版红楼梦也拍了,但是还是被迫删减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画面,就是删减的画面。画面中贾雨村打招呼的人,正是古董商人冷子兴。
二人在酒肆里闲谈,这个酒肆也是在青城山半山腰的一个木亭里拍摄的,冷子兴告诉贾雨村,他贵宗荣府贾家前几年出了一件异事,二老爷贾政得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因此取名叫“宝玉”
冷子兴好口才,毕竟古董商人谈话,无中生有,蛤蟆也能说成精。他告诉雨村,这宝玉的姑母,就是他雨村如今的贵东家林如海大人的夫人,在家时名字叫做贾敏,和荣国府赦政二公是同胞兄妹。
贾雨村听了恍然大悟,怪不得自己那女学生黛玉言语举止不凡,原来是荣国府的外孙女,可惜其母上个月竟病故了。对于此我觉得林黛玉举止不凡,跟他是荣国府的外孙女貌似没多大关系,主要还是人家老爹林如海遗传基因好,林家本来就是书香门第,钟鸣鼎食之家。
87版虽然把冷子兴与贾雨村的对话删减了,但是还保留了几秒钟的镜头,估计这也是导演想尽办法才留下来的珍贵的镜头。
贾雨村在酒肆里又遇见了旧日好友,乃是当日同僚一案参革的号张如圭者。他本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忽遇见雨村,故忙道喜。二人见了礼,张如圭便将此信告诉雨村,雨村自是欢喜。
当张如圭和贾雨村说悄悄话的时候,镜头里给出了一个旁听者的特写,我不知道给出这个人的特意,有什么寓意,如果没有寓意,多这个镜头,酒肆画蛇添足。但是我看这个人特别像凤姐贾琏的小厮旺儿,总觉得此人很面熟。
贾雨村回到林家,马上求林如海帮忙。林如海为了感谢雨村对女儿的教训之恩,满口答应,并且告诉雨村,他已经修书,托内兄周全协佐,恰好岳母派船只来接女儿进京,所以林如海让雨村跟随黛玉一同进京。
林如海的扮演者是郑乾龙,出身于梨园家庭,其父是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郑传监。林如海07年因病去世,和陈晓旭同一年。其实红楼梦小说里林如海让女儿黛玉入京,我个人不是很理解,总觉得这是曹雪芹强行加速宝黛见面,而导致情理上的硬伤。林如海对女儿黛玉珍爱如宝,怎么可能忍心让她离开自己的膝下,去千里之外的外婆家。即便贾府的生活条件好,可是林家毕竟是官宦之家,黛玉跟在父亲身边,难道还能缺衣少食。除非是林如海的几个小老婆,歹毒奸诈,要谋害黛玉。但是按常理来说,也没有这个必要。又不是这些小老婆有子女,容不下黛玉。所以我始终觉得,林如海让黛玉离开自己去京城,有点不合常理。本节介绍到这里,我们下一节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