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军事、战争题材的影片永远不会过时。
尽管观众已经非常熟悉此类电影的套路,但是这并不妨碍《战狼2》《红海行动》等成为大受欢迎的“爆款”。
不同的导演会采取不同的叙事角度,而不同的角度则会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心灵触动。战争,从来就不只是血与火,生死之间的人性与温情,才是战争电影永恒的主题。
正如著名导演高希希所说,他更希望电影《八子》是“一部充满情感、充满温度、诠释爱的‘非典型’战争片”。
青山埋忠骨,血肉铸丰碑。
6月9日,电影《八子》在重庆举行看片会,这也是该片继赣州和南昌之后举办的第三场宣传活动。大场面、大制作,片子有多“燃”不用多说,片中感人至深的母子情、兄弟情、战友情还看哭一大票观众。
几场活动下来,“热血”、“感动”、“真实”之外,更有不少人感慨“演员们个个是硬汉”。
映后,导演高希希携主演刘端端出席见面会,与到场观众分享幕后故事。
高希希畅谈幕后故事,并与刘端端共述拍摄中的苦与乐。刘端端表示,这是一部“用命拼出来的电影”。
著名演员郭晓东、霍青等也现身助阵,令现场影迷倍觉惊喜。
郭晓东表示:“自己在看片的过程中几度被感动落泪,这不仅是因为剧中的家国情怀,更重要的是,很羡慕他们能够在这样一个热血的年代活了一遍,那种兄弟情、战友情、家乡情,有一种触动心灵的力量。”
演员霍青也在现场谈及了他对这部电影的感受:“这部电影让人很震撼,这不仅是源于它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更在于影片在艺术上以及精神上给到我的感动。”
一部能够打动观众的电影需要精心打磨。
对于一部战争片来说,这就意味着剧组全员要与艰苦的环境作斗争。
高希希在采访中曾谈到,“吃苦是每位艺术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诚然,因怕吃苦而拒绝艰苦的拍摄环境的人无法在艺术这条路上走得长远,也担不起“艺术工作者”的称号。
战争片里很少出现光鲜亮丽的服装,大多数人都是一身“狼狈”,肯吃苦的人才能坚持下去。
对于演员的挑选,高希希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能吃苦。
高希希透露,这部戏一开始招募了四五十个群戏演员,才拍了一周,就跑了一半。
演员们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一张张面孔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狠角色”。
电影去年12月在江西开机,近两个月的拍摄期正值寒冬,拍摄期间竟没有一天晴天。
拍摄需要在密林、河滩、山谷实地取景。有一段时间,演员们每天都要趴在冰冷泥泞的水中,一趴就是十几个小时。
刘端端有场戏要从十几米高的陡坡上滑下,身上多处擦伤。他还戏谑道,“拍摄到中间时,每天下雪,脚冻得像赣南的脐橙。”
被誉为硬汉型男的邵兵已经是第五次和高希希合作了。在《红河谷》、《中华英豪》、《血战长空》等作品中,他的硬汉形象深入人心,因为他也是一位能吃苦的演员。
因为拍摄需要,每天在硝烟战火摸爬滚打,每天收工回去咳出的痰都是黑的。
他在现场自己嫌脸太干净了,在地上捡一坨湿泥巴就往脸上、头发上抹。
高希希也坦言,“我有个毛病,就是拍戏起来有点虐,不太顾及演员自身的感受……我要求演员亲力亲为,不用替身,每个炸点都要自己跑。”
很多剧组会采取减轻演员体肤之苦的方式来应付类似的剧情需要。
而高希希之所以这样严格要求,不仅是因为这一群有演技、能吃苦的演员,也是出于一名艺术工作者的素养,用真实的细节给观众以最真实的感受。
更何况这部电影本就改编自真实的故事。
电影以江西当地家喻户晓的英雄故事“八子参军”为原型,讲述了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为了守护家人、故土,33万赣南壮士踊跃参军,一位老母亲毅然决然把自己的八个儿子全部送上战场最后全部壮烈牺牲的故事。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进入最艰难的时期,在赣南苏区,排长杨大牛在六个弟弟全部壮烈牺牲后,带领全排战士包括最小的弟弟满崽,经历数次以寡敌众的激烈战斗,与敌人浴血肉搏拼至最后一刻、最后一人。
参军的“八子”就是英勇赣南战士的缩影。
电影中没有过多地渲染国仇家恨,因为高希希“希望把温度拍出来”。
高希希称,这不只是战争片,也是一部关于“爱”的电影。
这里的“爱”体现在母子、兄弟、战友之间。
母亲固然爱孩子爱得深沉。但是国仇家恨战胜了她内心的挣扎,她选择送八个儿子去参加红军。
离别之际,她叮嘱儿子们,“你们一定要活着回来。”
她知道没有人能给她肯定的答复,但这是所有的母亲都一定会说的话。
她年复一年地在村口张望,希望能看到儿子归来的身影。
她等了35年,最终还是没有等到儿子,但是等来了儿子们为之献身的新中国。
在家里是兄弟,上了战场就是战友。
在家里的六个兄弟都在战场上牺牲之后,大哥杨大牛的斗志丝毫没有减弱,他只是希望最小的弟弟满崽可以留下来照顾年迈的母亲。
但满崽执拗地奔赴战场。
杨大牛误以为弟弟要当逃兵时,差一点开枪打死亲弟弟。
因为军人需要有原则。
兄弟穿上了军装,就是战友。
生死相托的战友,都是兄弟。
一声兄弟,一生兄弟。
所以杨排长希望带着全排的兄弟们回家。
战火中的兄弟情也是本片所要表达的一个重点。
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同生死、共进退的战友们之间结下的兄弟情告诉我们什么叫无私,什么叫奉献。
在影片《上甘岭》中,除了黄继光用自己的身体堵枪眼的悲壮场面外,还有这样一个情节。
当时第15军紧急从后方采购了近4万公斤苹果,然而运输人员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后,只有一只苹果送进了坑道内。焦渴难耐的官兵们你推我让,20多个人轮了一圈也没把苹果吃完。
虽然,这个画面并不悲壮惨烈,但是这深厚的兄弟情又怎能不让人动容?
在本片中,我方寡不敌众,伤亡惨重。
弟弟要去执行任务,很有可能不能活着回来,但是作为排长的杨大牛知道,自己不能阻止他。
作为战友,他们选择了共同进退。
这部电影真实地再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往事。
借此影片,高希希想表达的是,战火无情,但是我们还能感受到母子兄弟之间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
因为,历史不止真实、残酷,也是有温度的。
6月21日,铭记历史,致敬英雄。